冰心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半夜里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nèi)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jīng)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飄在水面。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大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里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動——
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有刪節(jié))
仔細品味以上幾篇短文的寫作思路,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樣的構思規(guī)律:
開篇要引出事物,接著細膩地描述事物,之后筆勢轉折,因物抒情,最后收縮文章,基本符合“起承轉合”的脈絡。更加簡潔地表述,就是:
引語——物語—情語
定向——描寫——開掘
敘述——描寫——抒情
這樣我們可以總結出“詠物抒情”散文的基本寫作步驟:
第一步是選物。選出心愛、美好、熟悉或常見、稀罕的事物,從它們身上展開某一方面的聯(lián)想;
第二步,對所選之物進行精致的描寫,努力寫出這個事物的外在形態(tài)或內(nèi)在精神,描寫一定要向著自己抒情的方向發(fā)展;
第三步,由物及人,由此及彼,筆勢躍進轉折。要確定好引申或轉折的取向,這決定了文章立意的優(yōu)劣高低。
第四步,具體考慮要用哪些描寫事物的方法,以摹其形傳其神,使事物的外在形態(tài)與內(nèi)在精神高度統(tǒng)一,實現(xiàn)從實到虛的轉化。簡單地說就是因物抒隋或因物明理。
有同學選擇以下物象吟詠抒情,都很有個性和真情。如《一件外套》《那片絲瓜藤》《懷念小黑》《倔強的蟬》《竹》《野鴨子》《酒杯》《破銀元》《夏日里的清純》《舊書》等,都能緣情體物,借物抒情,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理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