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25例療效觀察
張少校
(貴州省納雍縣中醫(yī)院貴州納雍553300)
摘要目的: 總結25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用微創(chuàng)穿刺抽吸引流術的療效。方法: 回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采用微創(chuàng)穿刺抽吸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25例臨床資料,與同期采用骨瓣開顱清除術25例比較。結果:25例采用微創(chuàng)穿刺抽吸引流術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得到明顯恢復14例,中度殘疾7例,重度殘疾2例,植物生存1 例,死亡1例。采用骨瓣開顱清除術25例中得到明顯恢復11例,中度殘疾6例,重度殘疾3例,植物生存3 例,死亡2例。結論: 微創(chuàng)穿刺抽吸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優(yōu)于骨瓣開顱清除術。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骨瓣開顱清除術;微創(chuàng)穿刺抽吸引流術
【中圖分類號】R743.2
高血壓腦出血屬腦實質內一種自發(fā)性腦血管病變,是由于腦內的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破裂而引發(fā)的,具有高血壓特性的高血壓腦出血病,是一種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和致死率高的全球性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常見的嚴重疾病之一[1],因此,積極有效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至關重要?;仡櫸以?010年1月-2014年6月采用微創(chuàng)穿刺抽吸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25例,療效滿意,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25例采用微創(chuàng)穿刺抽吸引流術治療(實驗組),最大年齡64歲,最小年齡53歲,平均年齡(58.5 ±1.35)歲。其中男15例,女10例。出血量:30-150ml,平均(65.4 ±9.15)ml; GCS(格拉斯哥)評分:l3-15分16例,9-12分5例,3-8分4例,平均(9.7 ±0.32)分。25 例采用骨瓣開顱清除術治療(對照組),最大年齡66歲,最小年齡52歲,平均年齡(59.1±1.08)歲。其中男14例,女11例。出血量:30-140ml,平均(64.9 ±9.34)ml; GCS(格拉斯哥)評分l3-15分16例,9-12分6例,3-8分3例,平均(9.4 ±0.86)分。兩組基本情況,即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等方面相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做好相關術前檢查,完善術前準備,嚴格無菌操作。①微創(chuàng)穿刺抽吸引流術(實驗組):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后,結合CT提示的血腫部位和大小,選擇距離頭皮最近、面積最大、無大血管經過的區(qū)域進行穿刺,顱骨鉆孔,切開硬腦膜,用帶針芯的14 號硅膠引流管緩慢穿刺,進入血腫達到預定深度后拔出針芯,可見部分血腫流出,妥善固定引流管,小心抽吸血腫,首次可抽吸血腫量的 50%左右,之后夾管。殘余血腫每日開放管子引流1 次,2-3日后引流管接無菌閉式引流袋持續(xù)引流,引流管內注入生理鹽水5 ml+尿激酶5-10萬單位,促進血腫的融解、排出,動態(tài)復查頭顱CT 直至血腫﹤5ml 后拔管。如血腫破入腦室的,同法加行側腦室外引流。②骨瓣開顱清除血腫術(對照組):全麻下行弧形或馬蹄形切口,去骨瓣放射狀切開硬膜,皮層進入血腫清除,術后置引流管,腦壓高者硬膜減張,去骨瓣減壓?;坠?jié)區(qū)腦出血,多選用擴大翼點入路,翻開肌骨瓣切開硬腦膜后,適度分開外側裂顯露島葉,避開重要血管后切開島葉皮質 2cm顯露血腫,如顱內壓力較高,則沿顳上回或顳中回切開腦皮質2-3cm,顯露血腫,直視下清除血塊并進行適當止血。如血腫清除后腦組織出現明顯塌陷,血腫腔一般不放置引流管,縫合硬腦膜,硬膜外放置負壓引流管一根肌骨瓣復位固定,分層縫合頭皮;如血腫清除后腦組織塌陷不明顯,則去骨瓣,減張縫合硬腦膜后關顱;如血腫破入腦室的,徹底清除血腫的同時反復沖洗,直至沖洗液清涼為止。兩組術后常規(guī)行抗炎、止血、補液治療,同時頭低腳高位 ( 15-30°),對心肺功能無異常者,每日補液至2000-3000ml天,其中鹽水和糖鹽各1000-1500ml ,以利于腦組織修復。術后第2天常規(guī)檢查頭顱C T,以及早發(fā)現顱內感染及血腫復發(fā)。
1.3 療效評定[2]根據GCS(格拉斯哥)預后評分病情,5分為明顯恢復, 4分為中度殘疾,3分為重度殘疾,2分為植物生存,1分為死亡。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 SPSS 15.0統(tǒng)計進行分析,兩組之間基本情況及療效比較采用X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療效比較:實驗組明顯恢復14例,為56%,植物生存1例,為4%,死亡1例,為4%。實驗組明顯恢復11例,為44%,植物生存3例,為12%,死亡2例,為8%。二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觀察組預后評分情況比較[例(%)]
注:兩組明顯恢復及植物生存、死亡比較, 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血壓腦出血占腦血管疾病1/3,多發(fā)50-60歲人群[3]。高血壓腦出血容易導致血腫的形成,血腫壓迫腦組織,使患者出現腦水腫,同時血腫本身還會釋放出多種代謝產物,這些代謝產物嚴重損害患者腦組織,產生更多不利因素。高血壓腦出血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嚴重威脅著廣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嚴重影響患者健康的恢復[4]。
我們采用微創(chuàng)穿刺抽吸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25例,與同期采用骨瓣開顱清除術25例比較,實驗組明顯恢復14例(56%),植物生存1例(56%),死亡1例(56%)。實驗組明顯恢復11例(44%),植物生存3例(12%),死亡2例(8%),二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手術方法優(yōu)缺點的分析,優(yōu)點:傳統(tǒng)的骨瓣開顱清除術可使顱腦內的壓力快速降低,有效的防止了腦組織的繼發(fā)損傷,適應于出血量大,病情較重的患者。微創(chuàng)穿刺抽吸引流術具有手術方便簡單、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較短等優(yōu)點,適用于年齡偏大、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缺點:骨瓣開顱清除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大,且造成顱骨缺損,如果手術部位在骨窗,有造成腦組織損傷、導致腦缺血等繼發(fā)性損傷的可能。由于高血壓腦出血中老年人偏多,可見微創(chuàng)穿刺抽吸引流術能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使病人的生存質量得到明顯提高,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明顯優(yōu)于骨瓣開顱清除術,為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最佳手術方式。
參考文獻
[1]郝清川.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 72 例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 ,34(1)72-73.
[2]陳牛 ,曾令春,皮英,等,高血壓腦出血的手術治療效果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0 ,22(8):1446-1447.
[3]顏杰浩,李在雨,王莉,等.MRI三維定向神經內鏡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2,35( 2):166 -168.
[4]朱鳳清,杜子威,神野哲夫,等.超早期手術治療高血壓被殼出血的療效分析[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1,13(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