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平
衡量初中生作文高下的一條重要標準就是語言,因為語言是可以訓(xùn)練的。錘煉語言有多種途徑,多寫比喻句應(yīng)該算是簡單易行同時又是效果明顯的一種方法。比喻就是“哈里波特的魔法棒”,什么事物,什么現(xiàn)象,什么道理不好講解時,打個通俗易懂的比方,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好的比喻基本都有下面的二個特點。
1、從生活中選取通俗易懂的喻體。
喻體如果不是讀者所常見熟知的,就達不到比喻的目的。一般地說,總是用形象的事物來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體的事物來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淺顯的道理來比喻深奧的道理。古人師曠為勸晉平公學(xué)習有一妙喻:“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這里聰明的師曠論學(xué)習就作了三個比喻,所選擇的喻體分別是早晨的太陽、中午的太陽光、夜晚的燭光。結(jié)合我們的生活常識,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三個喻體的特點與這三個年齡段的人的學(xué)習能力是很相似的。所以說師曠作的這個比喻很準確很形象,對晉平公有很好的說服力。
再如著名作家曹禺先生這樣形容自己的作品:“我對《雷雨》的了解只是有如母親撫慰自己的嬰兒那樣單純的喜悅,我愛著《雷雨》如歡喜在溶冰后的春天,看一個活潑潑的孩子在日光下跳躍?!边@里,曹禺先生用了兩個通俗的比方來表達自己對作品《雷雨》的熱愛之情。母親撫慰嬰兒時流露的喜悅,那是人類的共性;活潑潑的孩子在溶冰后春天的日光下跳躍,這是生命力的象征,是希望之所在。這兩個比方截取了生活中兩幅美好的畫面,既引發(fā)了讀者無限的遐想,又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作者對《雷雨》的執(zhí)著之情。
2、喻體不求形似,求神似。
文章說到底是一門語言的藝術(shù)。多打比方,多加強描寫,多加入一些流行詞語,議論文讀起來一樣精彩,一樣耐讀。同學(xué)們一定要對自己所要論證的對象和用來設(shè)喻的事物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進行細致入微的體味與揣摩。作喻證用的喻體是為了闡發(fā)觀點,所以相對本體來說應(yīng)該力求神似,以義取形。如下面的比喻就抓住了本體喻體的特點,就很準確。
良知——燈(燈溫暖、光亮,可以照亮世界,照亮心靈。)
人生——白紙(白紙空白、單純。要去填寫,要去充實。)
生命——歌曲(歌曲有低緩,有高亢,要從容吟唱)
精神——豐碑(挺立,不朽,可以感召后人,引領(lǐng)來者。)
當代著名作家馬德有一篇精美的議論性散文《不如優(yōu)雅》中也有貼切的比喻:
人這一輩子,難免會遇上幾個壞人。就像在一條里巷中走著走著,突然竄出一條惡狗來。來了就來了,不必怕!有時候,最多也不過是嚇你一跳。你盡可能且戰(zhàn)且退,當它只剩下遠遠的狂吠,而你僅僅是跑丟了一只鞋子,記得要告訴自己,你已經(jīng)是勝利者。
人這一輩子,也難免會遇上一些厄運。就像隔墻一塊磚頭扔過來,“哎喲”一聲,你蹲伏在那里,疼得半天緩不過勁來。生活就是這樣,有時候活著活著,會突然打擊你一下子。更難受的是,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卻四顧茫然,什么也看不到。
像這樣的表達,像這樣的文章,讀者見了,可能都是會心一笑,絕不會說出枯燥二個字。究其原因,形象的比喻讓人心領(lǐng)神會。生活中見得多了,在文章中又見到了,豈不是遇上了“老朋友”?沒有了陌生感,就像自己寫的一樣,不是好文章又是什么呢?
勿庸置疑,比喻能夠直接折射出同學(xué)們的想像力、情感力、感悟力、審美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批判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自己運用比喻的能力,造出精妙的佳句呢?筆者建議同學(xué)們一定要多讀多背中國古典詩歌,豐富“比喻”的生活之源。
同學(xué)們通過閱讀學(xué)習這些典范的比喻,就能根除作文語言蒼白、生硬、艱澀的弊病,豐富比喻的生活之源,使自己作文的“半畝方塘”映射出極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天光云影”。
【學(xué)生優(yōu)秀習作】
爸爸是一本書
張茂楠
在我的生活中最敬佩的就要算我的爸爸了,他酷似一本書,一本讓人越讀越愛的書;一本內(nèi)容豐富、立體多變的書。
在學(xué)習的時候,爸爸是一本《百科全書》。他把知識像泉水一般灌進我的心中,他讓我不斷地在知識的海洋里漫游,去尋找正確的答案。瞧,他手拿著筆,坐在書桌前,嘴里不停地給我講述著重點難點。我把上課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有時還提一些千奇百怪的問題。爸爸總是不厭其煩地給我講解,隨著我的謎團被揭開,我心里就更加地愛我的爸爸了。
在生活中,爸爸變成了一本《孫子兵法》,幫我出點子,想辦法,排憂解難。有一次,我和同學(xué)鬧了矛盾,爸爸知道后,主動幫助我們調(diào)解,告訴我們同學(xué)之間應(yīng)該和睦相處,互相幫助。聽了爸爸的對話后,我們兩個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都主動向?qū)Ψ缴斐鍪帧S幸淮?,我做手抄報,要摘抄一篇非常長的文章,還要寫其它內(nèi)容。爸爸就讓我在電腦上打印出來,再粘上去,就方便多了。但版面非常亂,他又告訴我做定位,版面漸漸排得井井有條,我向爸爸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在做別的事情時,爸爸總是教我、幫助我、鼓勵我,使我對所做的一切都充滿了信心。
活動的時候,爸爸又好似一本《幽默哈哈大全》。有一次,他給我講了一個《打豆油》的笑話笑得我前俯后仰,上氣不接下氣,笑聲在屋里久久回蕩?;顒訒r他又好像回到了童年。我跟他打籃球,他突然來了一個轉(zhuǎn)身后仰投籃,球進了。我高聲歡呼,這一幅歡樂景致將永遠留在我心里面。
其實爸爸更像一本《思想品德》。他經(jīng)常教育我們,要好好學(xué)習,樂于助人。
爸爸,您是一本多變的書,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事情里,您可以變來變?nèi)?,變成許多種“書”,給我?guī)矸奖?、幫助與快樂!您知識淵博,幽默機智,通過您這本好“書”,我吸取養(yǎng)分,快樂健康!
【特色簡評】
如果把作文比喻為大廈,那么,材料無疑是大廈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了。如何把這些建筑材料組裝成大廈,有一種常用常新、簡單易行的方法——詞句立骨法,即通過圍繞一個中心詞或中心句來組織材料,一唱三嘆,反復(fù)吟詠,綴聯(lián)成篇。小作者深諳其道,每一段均以“爸爸是一本……書”這句比喻開頭,構(gòu)成了中心句,嚴謹圓潤。每一段的開頭扣題,具有回環(huán)往復(fù)、一唱三嘆之風。首尾呼應(yīng),顯得中心突出,主旨明確。
獻給爸爸
童 童
我要把這一首詩,
獻給天下所有的爸爸,
讓他們都成為
孩子最喜愛的好爸爸。
還要把這一首詩,
獻給未來的爸爸,
等他們長大了,
也做一個小時曾向往過的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