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曉兵(張家口市陽原縣第一中學 河北 張家口 075800)
所謂運動損傷的含義是在運動員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發(fā)生的各類損傷。運動損傷作為醫(yī)學研究的重要部分,它的目的是避免和減少運動員在鍛煉過程中所受的損傷。導致中學生進行業(yè)余的訓練中收到運動損傷的原因是復雜的,例如運動人員的身體素質參差不齊,其采用的運動方法科學,以及缺乏保護意識等,損傷的種類也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對中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專業(yè)培訓,讓其明白如何在訓練中如何保護自己來預防運動損傷的發(fā)生,以及出現(xiàn)損傷后如何采取及時的治療,就可以大大降低運動損傷發(fā)生的概率。而運動人員也可以達到參加體育訓練強身健體,保證身心健康的目的。
在8所高中學校里面隨機抽取了88名體育高考生,76名男考生,21名女考生。
(1)文獻資料法
為了支持本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和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我們搜集了大量有關業(yè)余運動損傷的文獻資料,并且通過網絡的方式檢索了有關的期刊雜志。
(2)問卷調查
我們首先采用了普查的調查方式,對校醫(yī)院病歷卡上面的記錄以及體育老師的課堂訓練日志所紀錄的內容為進行了查訪,并將個別訪問滲透到了問卷調查里面。
在所調查的所有參加業(yè)余運動訓練的學生中受傷率竟然達到了52.27%人(見表1),說明中學生在業(yè)余運動訓練中運動損傷存在的問題十分普遍,對于如何進行預防與控制的研究很有必要。
表1 中學生運動過程損傷的發(fā)生率
運動損傷的發(fā)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從46名運動損傷的運動員(見表2)所發(fā)生的時間來看,3月份發(fā)生的17名,占比36.96%,4月份發(fā)生的15名,占比32.6%。因此可以分析得出業(yè)余訓練運動損傷發(fā)生的高峰期分別為3月份和4月份,我們也對發(fā)生的原因做了如下分析:
(1)氣候上來說,3、4月份氣溫開始回升,人體學分析,人體的肌肉并未全部展開,一部分仍然在休眠的僵硬狀態(tài),因此如果運動之前沒有做科學合理的準備活動,肌肉很容易受傷。
(2)高考臨近,體育加試時間較早,體育高考生在較重的鍛煉壓力以及較大的心理壓力之下容易鍛煉不當而導致肌肉損傷。
(3)開學伊始,運動會等各類體育賽事也較為活躍,運動員在短時間內急于求成,特別是田徑訓練的項目極易造成運動損傷。11月份為另一個運動損傷發(fā)生的高峰期,比例為8.9%,經過我們的分析有如下原因:
①也是氣候原因,11月份進入秋天,天氣轉冷,人體肌肉也相應的由松弛變?yōu)榻┯玻蛔愕臏蕚浠顒尤菀自斐蛇\動損傷。
②秋季運動會也如期而至,武術比賽、足球、籃球賽事較多,運動量過強,運動員體力不支。
③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沒有鍛煉的基礎,突然間的鍛煉對身體的骨骼會造成壓力,再加上沒有經過很好的技能培訓,不知道如何科學的循序漸進的參加鍛煉,極易造成運動損傷。
表2 業(yè)余訓練運動損傷的月份
中學生在業(yè)余訓練中運動損傷的部位主要以腰部、后背、大腿以及腳踝為主。我們總結了以下原因:
(1)在運動過程里,有高難度的動作,例如跳、伸展、擲等對腰部和背部要求較大的動作,對于訓練不到位的鍛煉者,如果過量就會形成損傷。
(2)運動員平時都在緊張的學習中,現(xiàn)在的交通也很發(fā)達,對足部運動的需求低,突然間的田徑等運動容易造成運動員腳踝關節(jié)受損。
因此,我們在平常的日常生活學習中,應該對中學生加強室外鍛煉,對其灌輸體育知識,這樣才能有效的降低運動損傷發(fā)生的概率。
我們在調查的過程中知道,形成中學生在業(yè)余訓練中運動損傷的條件十分復雜,分析如下(如表3)。
第一,現(xiàn)代人生活的圈子變窄,大多數(shù)人選擇宅在家里,外出鍛煉的機會很少,這樣就使肌肉長期處于休眠狀態(tài),偶爾的鍛煉容易破壞肌肉的發(fā)展規(guī)律。
第二,對體育鍛煉知識了解甚少,沒有做充足的準備活動,就會增加肌肉的粘滯性,從而加上不適當?shù)囊约熬植坑昧^強,運動損傷就極易發(fā)生。
第三,運動員過強的運動量,由于賽事多且集中在幾個月當中,因此教練對運動員的要求較高,急于求成,對每個運動員的個人情況沒有全面的把握和分析,并且訓練也沒有科學的進度,不少運動計劃沒有考慮到特殊性,僅僅是考慮到了普遍性,這就使身體素質較差的中學生難以達到訓練的強度,負荷過重,運動損傷就由此發(fā)生了。
第四,客觀條件也是造成中學生運動損傷的原因之一,學校的運動設施年久失修,體育館的條件差,投資力度小,導致了學生在硬度不適合的地面上做田徑項目,對身體有很大損失。
表3 業(yè)余訓練損傷的原因
本研究還對保定市的幾所中學針對以上運動損傷發(fā)生的時間的概率,發(fā)生部位等問題隨機做了抽樣調查,調查問卷有效率為92%。調查問卷的結果跟我們所分析的結果不期而遇,其中中學生田徑業(yè)余運動損傷發(fā)生率高,威脅了中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而運動損傷出現(xiàn)時間則是以四月和十月十一月為主,運動損傷的部位以腰部、臀部、腿部為主,那么,如何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呢?我們依照實際情況提出了以下建議。
第一點,教練要對不同的運動員有不同的了解,因人而異,針對于那些運動新人來說,要循序漸進,并且把其力量、速度、耐力等各項身體機能組織的提高擺在首位,要盡量避免對其進行超負荷的運動訓練。
第二點,運動員對自己的身體素質也應有一個很好的把握,對于哪些項目能做,哪些不能要掌握好,鍛煉前做足充足的準備活動,尤其在天氣環(huán)境不好的時候,更要注意對自己身體做好保護。
第三點,學校也應當加大對體育運動設施的投資,積極對體育器材進行修繕和增添以及檢查等工作,同時減輕中學生學習的負擔,增加其課外的運動量,使肌肉保持松弛的狀態(tài),體育教練也要使用好學校所提供的訓練場所和設施,對中學生進行安全思想的教育,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第四點,對身體進行全面的鍛煉熱身,同時要加強對平常容易受傷部位的鍛煉,在運動過程中,有意識的提高容易受傷部分的運動能力,以及對運動狀態(tài)的適應。
第五點,訓練完成后,學校要安排給學生一段時間進行身心放松,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每次訓練的疲勞感,還會勞逸結合,讓學生經歷更加充沛的投入到學習中。
[1]安鵬.江西省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現(xiàn)狀及臨床干預效果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3.
[2]王聰.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運動員運動損傷因素調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3]曾顯錢.福建省高校體育院系學生田徑教學課運動損傷致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4]王超義.體操普修課教學中學生專項身體素質水平對預防運動損傷的影響[D].四川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