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間,火紅的木棉花大搖大擺地爬上了枝頭,一大朵、一大朵地在華麗小學的院墻外宣泄著夏日的火熱。院墻里,老師們照例開展著每學期次的教學比武競賽。然而,在本屆的教學競賽場上,與熱情的木棉花遙相呼應的卻是道與風格迥異的風景: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里,學生都在默默地埋頭閱讀、書寫,沒有了以往華麗的課件,沒有了老師慷慨激昂的鋪墊,沒有了對難題抽絲剝繭的剖析,更沒有了學生繪聲繪色的表演……有的只是單刀直入的導入,緊張的自學,平淡的互動,限時的堂練。課堂氣氛顯得異常沉悶,聽課的老師們有的打起了哈欠,有的甚至在閉目養(yǎng)神……沉默成了課堂的主基調(diào),沉默就這么輕易地顛覆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很多人開始質(zhì)疑了:這樣的課堂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我們的孩子們能行嗎?老師們能堅持得下去嗎?
一個多月下來,事實給出了答案:學生們完成練習的速度在慢慢變快;老師沒怎么講,學生也沒有變成朽木,作業(yè)反而完成得蠻不錯。來一次單元測驗摸摸底,實打?qū)嵉姆謹?shù)告訴大家:教學質(zhì)量雖然還沒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至少穩(wěn)中有升。老師們懸著心終于落到了肚子里,從事教學多年,第次有了偷著樂的感覺。
這種現(xiàn)象似乎有些奇怪,仔細琢磨琢磨也并不奇怪。
新模式下,每堂課下來,教室里常出現(xiàn)同一種情景:幾個同學相視笑,伸個懶腰,長舒口氣說:“好累呀!”聽到這個“累”字,我總是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呼喊一聲:“累得好!”一個“累”字道出了課堂上沉默背后的思考:學生們在沉默中找到了思考的方法,找到了思考的狀態(tài),找到了思考的自信。學生們思想的熊熊火焰在沉默中煅燒出智慧的結(jié)品,此刻的沉默是金??!
我反思這段時問對先學后教、以學生教學生的教學模式的實踐,內(nèi)心總是交織著一種復雜的情感:既有醍醐灌頂?shù)男老玻钟邢嘁姾尥淼倪z憾,同時不乏十幾年來總是事倍功半的羞愧難當。前輩蔡林森讓我看到了 種事半功倍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至少從三個方面打動了我。
首先,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本身促使老師必須真心地反思教學中的成與敗,讓老師真正的把學生的思考當作自己思考的重心。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們也在課前精心地各自己、備教材、備學生,但課堂上難免出現(xiàn)自己預料不到的狀況,這些狀況其實暴露了教師在備課方向的不足。在教師主導的課堂下,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量達成自己預設(shè)的結(jié)果,老師們通常會選擇省時省力的單刀直入,或花獨放式的白欺欺人。待到事實反饋學生根本沒聽懂,老師就用反復講解的方式來彌補教學上的不足。這樣做的結(jié)果不但殘忍地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權(quán)利,使學生思考的發(fā)動機直處于休眠狀態(tài),到頭來還要倒打一耙:不是我不勤奮,是學生太懶。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必須做到少講甚至不講,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這是衡量一個老師是否運用新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就要求老師必須及時反思自己在引導學生思考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斷總結(jié)方法,把教學的重心真正地放在如何啟發(fā)學生思考上來。只有老師進行有價值地思考,才能換來學生真正的思考。
其次,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把學習的壓力交給了學生,而學習的壓力可以轉(zhuǎn)化成思考的動力。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老師講得多,這就導致老師無法及時了解學生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因此總是擔心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識要點,常借助華麗的課件、精準的鋪墊等手段把學生引到教學的重點、難點上,必要的時候還要加上抽絲剝繭般的剖析,不厭其煩地、 一點、一點地教給學生,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實在不行十脆叫過來單獨輔導。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老師很“負責”地替學生背負了學習的壓力,而學生在慣性的作用下,心安理得地認為,反正有老師替我思考,我只要用耳朵聽、用腦子記就是好學生。這樣越俎代庖,老師教得很累,乏味的記憶式學習讓學生學得也很煩,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受到雙重的打擊,教學的效率當然不盡如人意。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只是把合理的教學日標交給學生,給以適當?shù)姆椒ㄖ笇?,其余的任務得全部由學生自己完成。這樣大膽地放手,等于是把思考的壓力重新放在了學生身上,學生被逼的只能自己動手、動腦尋找答案,這樣,學習的壓力就變成了思考的動力。
再次,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把學習的自信交給了學生。實踐證明要讓學習的自覺性成為 種持續(xù)的力量支撐學生不斷地思考、探究,必須要讓自信給這種自覺性不斷輸血,因為自信才是學生能從學習活動中體驗快樂的源泉。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老師最大限度地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了學生,這實際上在向每個學生傳達個信息:老師相信你自己能夠通過思考解決問題,你有能力利用有效的力法完成學習任務。這是非常積極地心理暗示。在這種心理晴示下,每個學生(而不只是部分學生)一次次努力積極思考,一次次體驗成功的快樂,隨著學習能力的提高,自信不斷地在學生的心中激蕩,自信也使學生成為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gòu)的主動參與者。這種自信牽引著學生步、一步走向自主學習的美妙境界。課堂上,百花齊放的生態(tài)人文景觀取代了一花獨放的凄美。
雖然這種新的教學模式?jīng)]有張揚的風格,沒有華麗的課堂花絮,但是它正以種鋪天蓋地的氣勢席卷著整個中華大地。我想,它定有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匹敵的優(yōu)勢。雖然我對這種新教學模式理解得還不透徹,運用得還很不純熟,但是在她的樸實但高效的魅力的吸引下,我愿成為一個既為學生思考又為自己思考的改革者。
作者簡介
湛麗萍(1970.4 -)女,漢族,大學畢業(yè),河北唐山,現(xiàn)工作于深圳市安芳小學,中級,語文教師,從事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8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