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裝設計風格對服裝設計而言,奠定了作品整體風貌的基調。服裝設計風格往往注入品牌的基因中,成為服裝品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討論常見服裝設計風格的起源、款式基本特征、色彩、設計元素,進而對服裝設計師從業(yè)人員推陳出新起著一定啟發(fā)作用。
關鍵詞:服裝設計風格 古典 音樂 中性
一、服裝設計常見風格概述
風格,即設計作品呈現(xiàn)出的整體風貌。一個成熟而經典的服裝設計師品牌,通常自創(chuàng)立品牌以來,側重于呈現(xiàn)出的某種自我風格,并多年相對穩(wěn)定的保持傳承。時尚先鋒可可香奈兒女士,曾經說“時間會過去,但風格永存。”著名法國時裝設計師伊夫圣洛朗曾說過“潮流會褪去,而風格是永恒的?!敝獯罄麜r裝設計師詹尼范思哲曾說“別隨大流。不要讓時尚左右你,而是自己去決定自己是什么樣的,用自己的穿衣風格和生活方式來表達自己?!庇纱丝梢姡b設計風格對一個品牌、對每一個著裝著來說意義非凡。
服裝設計風格隨著時代推動,很多藝術流派的萌芽催生出幾十種甚至更多風貌。最常見的風格有哥特風格、古典主義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浪漫主義風格、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爵士風格、嬉皮風格、搖滾風格、朋克風格、迪斯科風格、中性風格、解構風格、太空風格、軍裝風格、預科生風格、極簡風格等。我們按照文化特征主要歸納為三大方面風格類型:偏向古典文化的風格、偏向音樂文化的風格、偏向中性文化的風格。
二、偏向古典文化的風格類型
哥特風格受到12世紀西方宗教影響,是西方中世紀藝術風貌的代表,它在造型上延續(xù)教堂大尖頂、銳角三角形特點,使用縱向線條,描繪出高聳入云的動向。色彩方面以黑色、暗紅等為主色調,設計元素往往出現(xiàn)玫瑰、墳墓、吸血鬼、女巫、廢墟、大教堂等符號,整體營造出怪異、詭異、陰森、凄涼、恐怖、血腥。英國先鋒設計師加樂斯普是實驗性創(chuàng)作哥特風格代表人物,他的時裝也探討了服飾穿著屬性的意義。古典主義風格受到4-12世紀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啟蒙,呈現(xiàn)出理性、莊嚴、素雅、典雅、單純而優(yōu)美的氣質。它的造型特點是合理而柔和的曲線比例,面料質感選擇細褶中長裙,色彩方面采用純度低色彩,面料方面偏向于輕薄紗。古典主義風格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雕塑與神廟。新古典主義風格受到拿破侖約瑟芬皇后的帝政風格影響,將輕薄而自然發(fā)揮到了極致。意大利時裝設計師品牌Valentino即古典主義風格代表。浪漫主義風格,廣義來講甚至可以涵蓋巴洛克風格與洛可可風格,它相對于簡樸理性的古典主義而言,顯得趨于理想化,特別顯現(xiàn)出戲劇性嬌柔,注重人們情感的表達,因而整體奔放而夸張,更有活力。它的主要廓型有A廓形和X廓形。盡管巴洛克風格和洛可可風格有所差異,巴洛克風格更偏向于雄壯氣勢男性風格,洛可可風格更女性化,裝飾細節(jié)更繁復,色彩明度更高,但整體呈現(xiàn)出細腰大裙擺、宮廷花團簇擁的特點,奢華而氣勢宏大,充滿了法國宮廷貴族審美趣味。法國時裝設計師品牌Elie Saab是浪漫主義風格代表。
三、偏向音樂文化的風格類型
爵士風格誕生于美國戰(zhàn)后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呈現(xiàn)出消瘦女男孩的模樣,它的設計線條呈現(xiàn)出直而寬松的特點,常用釘珠、亮片、皮革、繡花作為裝飾工藝手法,打造出一種異國情調的東方女孩。嬉皮風格的精髓來自于神秘東方密宗與原始部落的圖騰信仰。嬉皮風格著裝者性格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騰云駕霧、甚至聚眾生事,服裝款式特點有寬松隨意大塊布印度衫、長念珠等。搖滾風格突出強烈金屬質感,款式廓形方面緊湊短小,上裝短夾克,肩部尤其硬朗,下身緊身褲裝。常見裝飾工藝有柳釘、鏈子、涂鴉等。朋克風格號召著裝者自己動手將廉價服裝與布料再創(chuàng)造,常見細節(jié)有毛邊、拼接、鏤空、褶皺、酸洗等,呈現(xiàn)出歇斯底里、反叛、無所事事、吶喊風貌。迪斯科風格顯得緊身合體而寬肩窄腰,通常搭配有飄逸長巾、肌膚裸露、配件夸張、金屬質感,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舞廳燈光的炫目閃爍,氣氛喧鬧歡快,局部富有跳躍感。雖然迪斯科這種音樂娛樂形式已經不再是主流娛樂形式,但迪斯科風格亮片面料循環(huán)出現(xiàn)在時裝流行的舞臺上,有時以整體西服套裝形式出現(xiàn),有時會以裙裝形式出現(xiàn),更多出現(xiàn)在服裝飾邊的局部運用。
四、偏向中性文化的風格類型
中性風格模糊了兩性界限,雌雄同體而無性別特征,它的色彩偏向灰白、純度明度低,常見圖案有條紋、格紋、千鳥格等。著名日本服裝設計師山本耀司是中性風格的代表人物,他熱衷于黑色的中性表現(xiàn),同時也是無國界、無民族、反時尚設計掌門人。太空風格屬于前衛(wèi)風格,常見設計元素有塑料靴、假發(fā)、頭盔、短小上裝配超短裙、銀色、白色等太空色,讓人聯(lián)想到宇航科技。軍裝風格線條硬朗,肩部平寬,常見設計元素有雙排扣、胸部對稱兩貼袋、金屬扣子、肩章、穗帶、臂章、肩袢、勛章等裝飾元素,以迷彩、軍綠等軍裝色彩為主。預科生風格屬于鄉(xiāng)村俱樂部學院風,源自對常春藤聯(lián)盟東部名校的模仿,保守而老派。極簡風格摒棄了一切的裝飾細節(jié),甚至拉鏈與紐扣都不允許出現(xiàn)在服飾上,線條簡潔極致,崇尚干凈利落,自然的裁剪,精準高級的品質,完美的質感,奉行原則“l(fā)ess is more”。極簡主義代表設計師品牌有德國的Jil Sander、意大利品牌Giada等。波普風格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誕生于英國,抓住生活中的典型形象,宣揚流行文化,視覺夸張。波普風格在時裝設計運用中,常表現(xiàn)在面料印花方面,比如波普大師安迪·沃荷的系列繪畫常出現(xiàn)在女士裙裝中。歐普風格,即視幻藝術,以顏色轉移時顯現(xiàn)出的波形變化,或以制圖儀畫出很細的線條,以及人工處理的光色變異,給人造成視覺差錯的“光效幻象”。這種具有光感視錯覺的圖案也常常以條紋構成的方式出現(xiàn)在服裝印花上。解構風格常將物體拆解現(xiàn)象、將可見的客觀形象分析,解體為短直線與幾何塊面,重新主觀組合。它破壞原有的形式美,進行變形、扭曲、斜翹、掰開、揉碎、堆積、再組合。著名時裝設計師Martin Margiela以解構與重組設計風格著稱,他堅持將服裝“做舊”,認為服裝還是舊得好,分析構成衣服的構造及布料的特性,例如把長袍解構并改造成短外套、以大量抓破了的舊襪子造成一件毛衣等。解構主義風格重新定義了服飾部件的位置感,重新定義了服裝組成的方式。
五、結語
服裝設計風格除了上述風格以外,還有嘻哈、甜美、田園、洛麗塔、街頭、民族等。每個著裝者有自己偏好的一到幾種風格,因而他們消費會形成固定品牌的購買習慣。每年都有新的流行文化、思潮、流派對服裝設計產生新的影響,服裝款式不斷創(chuàng)新,面料紡織科技不斷進步,流行色每年也有新的靈感。雖然服裝設計風格會有不斷新鮮元素與血液的注入,但往往是原基礎風格的改良,比如性冷淡風格是中性風格的演變,因此設計師要不斷學習服飾歷史,了解各個服裝風格的演變與特點,根據(jù)品牌自身風格文化,融入新的設計亮點。
作者簡介
楊月雙(1989 -),女,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專業(yè)方向:戲劇影視美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