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臨城中學054300)
淺議中學數學教師角色轉變
趙連凱(河北省臨城中學054300)
理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科學而先進的理念是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取得成效的催化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教師必須以新的角色積極參與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與實驗。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學習創(chuàng)新教育的理論和觀點,掌握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與實驗的方法,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完成由應試教育觀念向素質教育觀念的轉換。在現(xiàn)代社會中,數學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進一步深造的基礎,是終身發(fā)展的需要。數學教師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因此,有必要對中學數學教師的角色做認真的研究。
(一)數學教師要有全新的教育觀念
首先,教師的教學理念必須改變,“親其師而信其道”道出了一種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帶來良好的學習效果,這是教師們早已熟知的古理。其次,教師的職能應該做相應改變,應由封閉式、填鴨式的教學改為指導學生的“開放式”學習。另外,由于數學知識具有復雜、多樣、千變萬化等特點,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一些靠理論和經驗解決不了的問題。例如,回顧二十年的數學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高中某些女生對立體幾何的恐懼,由于多數女生對立體物體的不敏感,導致方法掌握不到位,使其學而不得其法。這就要求我們開展教育科研活動,研究怎樣使女生建立立體感,成為“科研型”的教師。所以,教師實現(xiàn)角色轉變就要具有探索意識,注意收集資料,勤于動腦思考和反思,不滿足于工作中的“輕車熟路”。
(二)數學教師要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
學校教育是知識創(chuàng)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搖籃,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突破傳統(tǒng)觀念,培養(yǎng)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思維具有超前性和獨創(chuàng)性。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xiàn)代信息素質,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有開闊的視野,善于分析綜合信息,有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善于創(chuàng)設“創(chuàng)新的自由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園地。現(xiàn)實生活中,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對此教師可以利用教育儲蓄的實例,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有效的相關信息,并設計成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探究。比如:
1.依教育儲蓄的方式,每月存50元,連續(xù)存3年,到期3年或6年時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
2.依教育儲蓄的方式,每月存a元,連續(xù)存3年,到期3年或6年時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
3.依教育儲蓄的方式,每月存50元,連續(xù)存3年,到期3年時一次可支取本息比同檔次的”零存整取”多收益多少元?
通過比較不同的儲蓄年限和方式,既可以使學生學到非常實惠的儲蓄理念和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又能夠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到自主學習的快樂,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三)中學數學教師要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
首先,教師的數學能力是其教育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數學教師應具有廣博的專業(yè)知識。其次,教師組織教材的能力是保證教學效果,使學生順利地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數學教師要經常能夠以學生較容易理解和感興趣的形式,靈活地將數學知識傳授給他們。我們可以對上例題目進行調整,重新設計為,某中學生接到大學通知書后,需要按期如數交納學費,試問:
1.依教育儲蓄的方式,原打算每月存100元,連續(xù)存6年,可是到4年時,需要提前支取全部本息,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
2.依教育儲蓄的方式,原打算每月存a元,連續(xù)存6年,可是到b年時,需要提前支取全部本息,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
3.開放題:不用教育儲蓄的方式,而用其他的儲蓄形式,以每月可存100元,6年后使用為例,探討以現(xiàn)行的利率標準可能的最大收益,將得到的結果與教育儲蓄比較。
再次,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職業(yè)要求的基本條件,因此教師的語言要精煉、清晰、幽默、風趣、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等。最后,教師還要具有較強的組織教學能力和多媒體使用能力以及教學監(jiān)控能力等。
(四)中學數學教師要具有高尚的人格
首先,終身教育要求數學教師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廣泛的學習興趣,經常學習新的科學知識,并善于把自身的學習與對學生的教學結合起來,善于將新知識吸收到教學中,用新的科學知識充實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其次,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等都會從教師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來,并通過教師“映照”在學生的人格世界中,而作為數學教師,其言傳身教決定了其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這就要求中學數學教師要按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去塑造自我,實現(xiàn)“超我”。
(一)教師要提高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現(xiàn)代教學媒體是在教學活動中,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傳遞信息的工具?,F(xiàn)代教學媒體以其信息量大、形象化,豐富的表現(xiàn)力等特點,在教學中起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積極作用。這就要求教師掌握計算機工具,能使用常見的數學教學軟件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能評價課件的好壞,有能力選擇好的課件,有能力在網絡上獲取教學中所需的信息資料等,教師還要能夠組織引導學生參與數學實驗。例如利用動畫技術演示幾何圖形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正弦曲線、余弦曲線的形成過程,探求點的軌跡等。通過實踐探索,使學生體驗數學家的思維過程。教師要能為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意識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教師還要能指導學生使用計算器進行繁雜的計算,節(jié)省計算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二)教師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由于高中教育的普及和大學升學率的提高,讀高中的學生會越來越多。因此學生的差異也會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教師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學法。從學生學習認識理論的角度去分析學生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都有所進步。
綜上所述,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中學數學教師要及早認清未來教育和社會的發(fā)展對數學教師角色的期待,作好角色轉變的準備,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為國家培養(yǎng)出一流的人才。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