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冬旭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師人格魅力具有獨特的內(nèi)涵和特征,與課堂有效性的實現(xiàn)密切相關。為此,本文通過兩則案例對教師人格魅力影響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性進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礎上總結(jié)出教師人格魅力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性的四種主要影響方式,為教師塑造自身人格魅力、提高思想品德課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人格魅力;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4-0242-02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師人格魅力的內(nèi)涵和特征
1.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師人格魅力的內(nèi)涵。“人格”在蔡元培先生的《普通教育和職業(yè)教育》一文中有較為完整和準確的解釋:“所謂健全的人格,內(nèi)分四育,即:(一)體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庇纱丝梢?,人格不單是人的道德品質(zhì)的統(tǒng)稱,它更是人的才能學識、言行舉止、情感意志、品德素質(zhì)等特征的總和?!镑攘Α痹诂F(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極能吸引人的力量”。因此“人格魅力”就是在人品、學識、能力、氣質(zhì)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而“教師的人格魅力”指的是教師作為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依靠學識、人品、言行等形成的人格吸引力,是教師才能學識、言行舉止、情感意志、品德素質(zhì)等人格因素的綜合。
2.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師人格魅力的特征。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與其他教師相比,因?qū)W術特點所致,既具有與其他教師相通的人格魅力,同時也顯現(xiàn)出了有別于其他學科教師的獨特之處。思想品德課一般具有較強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反映在授課教師身上,則是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具體而言,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人格魅力的特征包括:第一,政治規(guī)范性。這指的是思想品德課老師首先要思想端正,把握社會主流方向,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武裝自己,而后將這種正確的認識帶給學生,并以此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舉止。第二,道德情感性。初中思想品德課不僅是一個增長知識的過程,更是一個由情到行的過程。思想品德課教師需要在教育過程中以真實可親的情感去說服和教育學生,使學生在這種道德情感中不斷受到感化和影響。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人格魅力與課堂有效性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1.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師人格魅力之于教育對象的有效性影響。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教育對象是青少年,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正處于三觀確立與塑造階段的現(xiàn)實的青年。教育對象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和熏陶他們,使其按照社會的發(fā)展要求,通過思想品德課堂的教學活動塑造個人品格,正確成長成才。
2.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師人格魅力之于教育手段的有效性影響。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的教育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交流的過程,是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之間相互影響的過程。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只有具備了一定的人格魅力,才有可能得到教育對象的信任和尊敬,進而使教育對象產(chǎn)生向?qū)W的心理,營造有利于思想品德課順利完成的氛圍。
3.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師人格魅力之于教育過程的有效性影響。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教育手段除了教材和教具之外,更多還需要運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如知識才能、情感意志、道德品質(zhì)等無形的教育內(nèi)容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只有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去影響和感染教育對象,才能使其思想、行為發(fā)生相應的變化。
三、教師人格魅力影響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性的案例分析
為了進一步說明教師人格魅力如何促進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性的實現(xiàn),也為了對老師人格魅力影響方式進行思考和總結(jié),我選取了兩個案例,從不同側(cè)面講述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人格塑造的影響。
案例一:情感交換的力量。
我的好友告訴我,一堂思想品德課改變了她對家庭的看法:當時她的父親正過世,她十分難過,不想回家看到媽媽哭泣的臉,感覺世界都灰暗了。后來在一堂課上,她改變了這種想法。
課堂上,李老師在講“我和父母”一課中“家是人生幸福的港灣”時,突然有幾個同學在講臺下議論起來。李老師示意其中一名女生站起來,并問道:“你們有什么疑惑嗎?”女生抬頭看向李老師,說:“老師,我不贊成您的觀點。雖然您講家庭是幸福的港灣,但是我看到您的女兒,她坐著輪椅。您怎么能說自己的家庭是美好的呢?”一瞬間,全班都安靜了。李老師沉默了三秒后,笑著向大家說:“我同意小佳的想法,我也曾經(jīng)質(zhì)疑過我的家庭還幸福嗎?”李老師示意小佳坐下,然后坐到第一排的一個空位上,面對我們笑著說:“我的寶寶今年也和大家一樣大呢!她和大家一樣美麗,一樣善良,唯一不同的是她一出生就不能站起來了。老師剛開始也不能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所以非常傷心。有一段時間甚至不能夠面對我的孩子。后來我終于想通了。我想問下大家,有沒有同學的親人眼睛看不見或者耳朵聽不著,身上有殘缺的?”有幾個同學默默地低下了頭。李老師繼續(xù)說:“親人的不完美不是指家庭的不幸福。我覺得家庭的幸福恰恰在于它接納了這種不完美,并且守護著這種不完美,這是之所以為家的意義所在。”在好友的記憶里,她不僅深深為李老師的寬厚的人格魅力所感動,而且她在李老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中真正體會到了家的含義。在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她都會將這個含義牢牢記住,走出失獨的痛苦,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這從側(cè)面也反映了李老師實質(zhì)上是在用個人的品格去影響自己的學生,讓學生關愛殘疾人,親愛親人,關愛家庭。在這樣的言行教導下,無疑會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這就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人格,發(fā)揮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的積極影響。
案例二: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魅力。
這一案例是本人親身經(jīng)歷。對我和我的同學來說,初中思想品德課不僅有趣,還總能引發(fā)我們的人生思考。
王老師是一個十分認真的老師,上課從不遲到早退,筆記清楚,講課完整。同學們都非常喜歡上王老師的課。早在第一節(jié)上課前他就和我們說:“不許請假,不許早退,不許曠課,不到扣分。”這四個“不”字如緊箍咒一般牢牢地拴在了每一個同學的額頭,誰也不敢妄動。有一次調(diào)課,教務處通知我們將王老師的課調(diào)到了周二上午。但到了上課時間,王老師遲遲沒有過來。班長作為代表給老師打了個電話:“王老師,您好。今天有您的課,大家都來了,您有事耽擱了嗎?”王老師急忙回道:“很抱歉,我沒有收到通知。我現(xiàn)在馬上趕來。請大家先將第八章的課后練習做完。我很快就過來?!卑嚅L猶豫道:“老師,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上課五分鐘了,您還趕得來嗎?”王老師說:“我現(xiàn)在打的過來,麻煩同學們等我一下。”十分鐘后,王老師氣喘吁吁地跑到教室,一放下材料便開始講課。一節(jié)精彩的思想品德課準時在鈴時結(jié)束了。下課前,王老師向大家道歉:“很抱歉,今天我遲到了還差點曠班了?!比嗪逄么笮ΑM趵蠋熇^續(xù)說:“我向大家道歉,并且給自己扣分。但是由于規(guī)定我不能給大家加分。因此我決定我以課時抵分。我們班有四十個人,我共欠大家四十分,一分相當于五分鐘,因此我還應該在課后給大家無償輔導200分鐘?!甭犕赀@句話,全班同學都愣住了。有同學站起來和王老師說道:“老師,不是您的錯,教務處調(diào)整上課時間,沒有通知您……”誰知王老師擺擺手,說:“不論是誰的過失,我遲到是事實。我甘愿受罰。請大家給我機會?!庇谑?,全班響起了掌聲。教師的模范作用就是這樣。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根據(jù)教學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來影響學生,既可以是嚴謹求實的治學態(tài)度,也可以是飽滿激昂的上課熱情,更可以以自己行為折射出來的高尚品格去影響學生,保障了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性。
四、教師人格魅力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性的影響方式
1.教師人格魅力之以才育人。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人格魅力中的才指的是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修養(yǎng)。教學質(zhì)量理所應當是教師有效教學的基礎。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思想品德教師要提高自我的教學能力和教學修養(yǎng),更新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不斷做到與時俱進。只有用發(fā)展的目光去審視自己的教學,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教師人格魅力之以行樹人。思想品德課教師的言行舉止往往對塑造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意義深遠。教師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全過程,是思想品德課有效性的重要維度。在學生中塑造良好的榜樣作用,也將使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在課堂內(nèi)外都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斷以模范的標準來要求和約束自己。
3.教師人格魅力之以情感人。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師生間的一種心理體驗,這種心理體驗能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勇氣,增進師生間的距離。良好的溝通交流是建立師生情感的有效渠道,也是教師展示自己的學識、才能、品格和人生經(jīng)驗閱歷等人格魅力的機會。這就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以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生,更要在課下努力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做好充分準備。
4.教師人格魅力之以質(zhì)尚人。教師人格魅力中的質(zhì)即品德素質(zhì)。思想品德課有效性的最有力體現(xiàn)就是學生品德素質(zhì)的提升。思想品德課教師要以自我人格去影響和塑造學生的人格,要讓學生意識到教師人格的正確性,即魅力所在,關鍵在于要以才、行、情為基礎打造自己的人格吸引力、感染力,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和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最終實現(xiàn)樹德立人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建云.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的人格魅力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2]朱萍.思想品德教師的人格魅力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3]趙奇.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性初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