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麒聲 李福雄 胡少杰
深圳市寶安區(qū)西鄉(xiāng)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 寶安 518000
血漿TXB2、6-Keto-PGF1α及其比值與高血壓腦出血術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陳麒聲 李福雄 胡少杰
深圳市寶安區(qū)西鄉(xiāng)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 寶安 518000
目的 初步評價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手術治療后血漿TXB2、6-Keto-PGF1α及其比值動態(tài)變化及其與患者術后預后的關系。方法 檢測并觀察13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外殼手術治療后,24h內、1周時、2周時的血漿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及其比值(T/6-K)的動態(tài)變化,采用COS評分對患者預后進行評價,同時評價不同結局患者T/6-K比值情況。結果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24h時,血漿TXB2檢查時即明顯升高,1周時達最高值,2周時下降(P<0.05)。而血漿6-Keto-PGF1α水平在術后24h時明顯降低,1周時最低,2周時再次回升(P<0.05)。此外,不同預后組間,隨著GCS評分的減少,平均T/K值有所增加(P<0.05)。結論 密切關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外科手術治療后TXB2、6-Keto-PGF1α及其比值動態(tài)變化,并對患者預后可能存在一定的意義。
TXB2;6-Keto-PGF1α;T/6-K;高血壓腦出血;預后
高血壓腦出血是腦卒中幾種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也是成年人死亡、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發(fā)生率占腦卒中的10%~20%,病死率達50%[1]。近年來,外科的介入治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該病的病死率,但其致殘率仍很高。近年研究[2]證明,血小板參與了腦出血后繼發(fā)性腦損傷,血小板功能在腦出血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TXB2和6-Keto-PGF1α可以間接反映血小板功能,本研究擬對134例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病人TXB2,6-Keto-PGF1α水平及其比值(TXB2/6-Keto-PGF1α,T/6-K)動態(tài)變化進行檢測,同時進一步分析T/6-K比值是否與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病人預后存在關聯。
1.1 研究對象 134例患者,男82例,女52例,年齡47~78歲,平均64歲,既往高血壓病史,均經顱腦CT或MRI檢查證實腦出血入院,術前根據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評分)進行意識分級[3]:昏迷狀態(tài)(GCS<8分)92例,中度意識障礙(9~11分)24例,輕度意識障礙(12~14分)18例。其中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83例,皮質下出血24例,小腦出血18例,丘腦出血10例。手術距發(fā)病時間:≤6h83例,7~12h40例,12~72h11例。
1.2 入院后處理 納入本研究后積極完善相關檢查,根據病情給予脫水、降壓、保護胃黏膜等措施,行外科手術治療,開顱清除血腫75例,鉆顱血腫引流59例。
1.3 預后評價指標 所有患者術后隨訪2周,采用格拉斯哥結果評分(GOS評分)評估患者預后情況,1分:死亡;2分:植物狀態(tài),僅有最小反應(如隨著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睜開);3分:重度殘疾,清醒、殘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4分:輕度殘疾,殘疾但可獨立生活;能在保護下工作;5分:恢復良好,恢復正常生活,盡管有輕度缺陷。
1.4 實驗室指標測量 于患者術前、術后24h、術后1周、術后2周,取清晨空腹靜脈血4mL,分離血清。采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試劑盒由美國Lifekey公司提供)檢測血漿TXB2、6-Keto-PGF1α含量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3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隨訪2周,4例隨訪1周后失訪,平均隨訪時間(13.79±2.24)d,其中1例發(fā)生再出血形成腦疝家屬放棄治療,2例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腎功能衰竭死亡。隨訪至2周后,評估隨訪對象GOS評分,觀察手術預后情況。
2.1 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TXB2和6-Keto-PGF1α水平
如表1所示,隨著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時間推移,TXB2、6-Keto-PGF1α及兩者的比值T/6-K也隨之變化?;颊哐獫{TXB2在術后24h檢查時即明顯升高,1周時達最高值,2周時下降。而血漿6-Keto-PGF1α水平在術后24h時明顯降低,1周時最低,2周時再次回升。任意2組間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患者TXB2和6-Keto-PGF1α水平
2.2 患者預后組間TXB2和6-Keto-PGF1α比值比較 表2所示,134例患者術后隨訪2周后,35例患者恢復良好,57例患者存在輕度殘疾,31例重度殘疾,3例植物狀態(tài),4例死亡,分別對不同恢復狀況組計算T/K值,結果顯示,隨著GCS評分的減少,平均T/6-K值有所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不同組間進行兩兩比較,GOS評分3分組與4分組間、3分組與5分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2 不同GOS評分組平均T/6-K比值比較
高血壓腦出血是腦實質內的由非外傷引起的出血,同時會形成血腫,血腫易損傷局部神經細胞,逐漸增大的血腫壓迫周圍腦組織,引起腦組織缺血,同時血腫分解后的一些血液成分,如凝血酶、血紅蛋白、血小板等會產生毒性作用引起腦組織水腫,顱內壓增高。腦血管內皮損傷時,血小板激活,TXA2是血小板激活后釋放的因子,在腦血管病發(fā)病中起重要的作用。TXA2與PGI2是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家族中的兩個重要成分。TXA2產生的活性物質具有強烈縮血管和促血栓形成作用。PGI2作用與TXA2相反,PGI2是血管舒張因子,具有擴張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4]。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TXA2/PGI2保持動態(tài)平衡,維持血管緊張度,共同參與維持冠脈張力,保證血液通暢。TXA2-PGI2失衡可導致血栓形成和組織缺血,或者出血傾向等一系列改變。但由于TXA2和PGI2不穩(wěn)定性,不易檢測,TXB2和6-Keto-PGF1α為血栓素A2(TXA2)和前列腺素(PGI2)的代謝產物,性質更加穩(wěn)定,通過檢測兩種代謝產物的比值,間接反映TXA2與PGI2的水平[5]。本研究發(fā)現,高血壓腦出血術后24hT/6-K比值明顯增高,血漿6-Keto-PGF1α水平下降,表明腦出血患者有明顯的血管內皮損傷,內皮損傷引起血小板的活化,TXB2增高,T/6-K比值升高。此外,剛發(fā)病如病人服用脫水藥物,如病人液體補充量不足,增加血黏度,也可激活血小板[6],使TXB2增高。隨著TXB2的持續(xù)升高及血漿6-Keto-PGF1α水平的降低,1周時T/K比值達到高峰,2周后有所下降。由于不是原發(fā)血栓形成而引起的TXB2升高,因此第2周時,隨著疾病的恢復,TXB2明顯下降,導致比值下降明顯,但此時尤其需要關注TXB2/6-Keto-PGF1α比值變化,以便及時采取措施,積極預防再出血的發(fā)生。
本研究采用GOS評分評價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預后情況,由結果可知,不同預后組間T/K比值也有所差異,GOS評分越高,患者預后越好,T/K比值也相應較低,尤其是在GOS評分3分與4分組間比較可見明顯差別,說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恢復與TXB2和6-Keto-PGF1α水平是否逐漸趨于正常有一定關聯,尤其在機體功能恢復不同組(3組與4組,3組與5組),其比值相差較大,暗示內皮功能損傷及血小板功能情況也是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恢復過程中不可忽視的觀察指標,關注此類患者術后T/6-K比值變化情況,對患者預后具有一定的意義。根據其變化情況,可提示治療者及時采取措施,預防不良預后,但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小,并且未能排除其他可能影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預后的因素,如手術方式、其他感染、后期護理等因素,因此本研究結果僅能提供部分線索,如需確定兩者是否存在關聯,仍需更大樣本量的研究予以證明并完善。
[1]林杰,張國華,史福平,等.腦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的臨床意義[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6,19(5):385.
[2]呂鶴,劉冉,張巍.血管內皮細胞病變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跩].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5,22(2):187-189.
[3]袁棟才,劉季麗,王曉莉,等.腦出血的病理與臨床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6,12(10):268-269.
[4]李震乾.心血管病患者血漿中血栓素、前列環(huán)素的水平及臨床意義[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3):365-366.
[5]高向東,劉慶新,靳曉華,等.腦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CD42b表達及血漿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的變化及其意義[J].臨床神經病學志,2007,20(5):331-333.
[6]郝洪軍,金海強,孫偉平,等.急性腦血管病患者血漿血栓素B2和6-酮-前列環(huán)素的動態(tài)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9):1 612-1 615.
(收稿2014-07-23)
R743.34
A
1673-5110(2015)10-00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