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潤沖 王理峰
(南京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1.體育部、2.社科部,江蘇 南京210015)
高職院校園體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實證研究*
丁潤沖1王理峰2
(南京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1.體育部、2.社科部,江蘇 南京210015)
通過對江蘇省高職院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現(xiàn)狀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進行調查,認為目前高職院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均有很大的進步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還不能完全滿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從理論上探尋高職院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依據(jù),并結合實際提出具體的應對措施。
高職院;校園體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契合
1.1 研究對象
以江蘇省的高職業(yè)院校為例,將江蘇分為蘇北、蘇中、蘇南、南京四個片區(qū), 分別在每個片區(qū)抽取4所高職院校,在每所高職院隨機抽取100名在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16所高職院的校園體育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實地考察法、走訪座談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對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與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內涵及相互關系進行研究和分析,歸納并嘗試性的提出二者協(xié)同發(fā)展的可行性策略。共發(fā)放問卷1600份,回收有效問卷1438份,有效率為89.9%。
2.1 高職院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現(xiàn)狀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以校園為空間,以師生共同參與為主體,以運動為手段,以各種競賽為主要內容的具有獨特表現(xiàn)形式的一種群體文化[1]。其主要包括體育物質文化、體育制度文化和體育精神文化三個方面。
2.1.1 體育物質文化建設現(xiàn)狀
表1 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建設現(xiàn)狀調查結果(n=1438)
隨著社會各界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提高,高職院校體育經(jīng)費有大幅提高,學校體育在硬件投入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近些年來,高職院校體育場館不斷翻新,運動器材漸趨完善,基本上能滿足正常教學和學生課余的運動需求。通過調查還發(fā)現(xiàn)學生對學校體育圖書及音像資料的滿意度不高,近八成的學生選擇了一般和不滿意,對體育圖書資料覺得滿意的學生只有20.5%。大部分學生對學校現(xiàn)有體育場館器材表示滿意而對體育相關圖書音像資料的匱乏表示不滿。
2.1.2 體育制度文化建設現(xiàn)狀
調查表明各高職院校在體育工作守則、部門的職責和職能、教師獎勵制度、體育運動競賽制度的制定方面及體育場館使用規(guī)定、體育課堂常規(guī)等方面有較詳細的規(guī)定和張貼公示,全體師生對這些成文規(guī)定都有較高程度的認知。針對學生的體育評價制度(包括一年一度組織測試上報的學生體質測試)和針對學生體育社團的管理制度以及課外活動管理制度的制定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夠明確,特別是校園體育文明規(guī)范的制定和養(yǎng)成方面鮮有提及。
2.1.3 體育精神文化建設現(xiàn)狀
表2 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建設現(xiàn)狀調查結果(n=1438)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各界對體育重視程度的升高,學生的健身意識逐漸增強,對體育運動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雖然在體育運動對人體深層次的影響方面知之甚少,對體育文化價值的認識模糊,但對運動本身的價值有一定的了解,在運動觀念上也有所轉變。具體表現(xiàn)為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到體育運動能增進身體健康,改善人的心情,在培養(yǎng)人們遵紀守法和公平競爭方面看法較一致,體育運動能夠鍛煉人吃苦耐勞、勇于競爭、積極向上的頑強意志品質(見表2)。
2.2 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
當前教育主管部門非常重視并不斷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質明顯提高,但是思政教育師資仍然欠缺,教育新理念的貫徹落實較遲緩,教育效果不理想,需要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主要包括“兩課”、黨團組織生活、輔導員教育及網(wǎng)絡學習等方面。
2.2.1 “兩課”
“兩課”指馬克思政治理論課與思想品德教育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高職院校開設的主要課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勢與政策》等。各高職院校在課時和學時上都能嚴格按照教育部教學大綱的要求予以保證,由于各種原因在課的組織上大部分采用“大班制”,通過調查得知,85%是兩個及以上班級一起合班上大課;98.6%的學生認為兩課很重要,和以后的找工作及繼續(xù)深造緊密相連;70.2%的學生覺得政治課所學的是遠離現(xiàn)實生活,不切實際的純理論知識,“枯燥乏味”,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拿學分。
2.2.2 黨團組織生活
被調查的學生中有92%是團員,是入黨積極分子和中共預備黨員的比例達到了6.25%;各高職院校都能定期組織黨團員活動,52%的學生認為活動流于形式,沒有實質性內容。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中自覺積極地參與組織活動的比例占到85%,其他學生中有66%的學生認為參與活動是出于他律,從表面上看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要遠遠高于普通學生。
2.2.3 其他方面
各高職院校每個月都要求輔導員或者班主任召開1-2次班會和班干部會議,深入學生宿舍檢查并和學生談心,能定期參加班級組織的集體活動。90%的學生認為輔導員或者班主任都按照學校的要求去做了,但是深入學生宿舍流于形式;46.5%的學生覺得輔導員或者班主任和學生談心較少,對學生思想動態(tài)了解的不夠。短信、微信、QQ、飛信、電子郵件、微博等網(wǎng)絡通訊工具均被運用于學生的日常管理中,但是主要還是用來傳達各類通知、提醒注意事項等方面,真正利用網(wǎng)絡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的不多。
3.1 高職院育人目標的必然要求
高職院的根本任務就是育人,即培養(yǎng)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秶抑虚L期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進一步明確了高校育人的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是高職院的培養(yǎng)終極目標,這既是對全體學生的要求,也是對廣大教師的總體要求。當然高職高專的教育工作要想實現(xiàn)這樣的培養(yǎng)目標,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同時高度重視學校體育教育工作。正確處理好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兩者只有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才能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適應社會需要的“四有”新人。
3.2 高職院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是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高職院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主要考量指標是體育教學活動,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顯著的區(qū)別,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這取決于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獨特性。首先表現(xiàn)在直接參與思想政治教育,而非其他學科的說教式,是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來達到進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其次表現(xiàn)在動態(tài)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始終處于不斷運動的狀態(tài),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干擾,因此教師可以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注意力、意志品質培養(yǎng),利用學生心理及思想上的微妙變化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寓教與運動之中。最后表現(xiàn)在有助于對學生進行社會性教育,體育競賽的靈魂是公平、公正、頑強拼搏、優(yōu)勝劣汰,參與者必須遵守一定的競賽規(guī)則和體育道德規(guī)范,每一個個體在運動中都會擔任不同的角色,履行各自的義務和行使各自的權力,這些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遵紀守法的社會屬性。因此,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教育素材的同時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豐富、效果更顯著,是推進校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3.3 思想政治教育為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提供方向保證
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上為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過程提供指導,確保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幫助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愛國主義意志品質,學生通過參與體育活動領悟體育精神,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到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使校園體育文化得以持續(xù)發(fā)展。
在體育物質文化建設方面學校應該繼續(xù)加大體育經(jīng)費投入,充分利用現(xiàn)有場館和器材,合理布局,提高利用率,讓學生感受體育環(huán)境的熏陶,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空間。在體育制度文化建設方面應該進一步完善現(xiàn)有的制度,固定成文加大宣傳,克服重重阻力堅決執(zhí)行,善始善終,用制度去約束、激勵師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為思想政治教育營造一個規(guī)范有序的環(huán)境。在體育精神文化建設方面要充分挖掘校本特色,建立各個學校自己的傳統(tǒng)項目,形成學校自己的團隊精神和意識,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個學生的精神世界,為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另外還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4.1 培養(yǎng)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無形
所謂師范,即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體育教師與其他科目的教師不同,在教學過程中幾乎是零距離和學生接觸,十分注重互動,甚至在運動場上與自己的學生同場競技,對學生是真正意義上的言傳身教,通過教學內容傳授其知識和技能,同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無形中對學生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想在教學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體育教師就必須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較高的業(yè)務水平,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培訓,通過多種渠道培育體育教師必要的技能和素養(yǎng),可以嘗試體育教學部和思政教學部老師集體研討備課,選取典型案例進行剖析,融思想教育于日常的教學工作之中,從而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只有教師的素養(yǎng)提高了,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yǎng)、綜合素質及審美情操才有可能提高。
4.2 充分利用高職院校園體育競賽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院的校園體育競賽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二之選。校園體育競賽包括競賽的前期準備工作、賽場的組織工作、賽后的總結與頒獎儀式。競賽項目的參與者是全校的師生,不單單只有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還有組織者、裁判員、志愿者、啦啦隊及更多的師生觀眾,涉及面廣,參與人數(shù)眾多??梢耘囵B(yǎng)、強化師生的體育意識,自發(fā)形成參與鍛煉的內在驅動力,養(yǎng)成好的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把體育運動徹底內化為自我要求,輔以適當?shù)耐獠勘O(jiān)督和鍛煉制度的約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全校師生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收到單純思想政治教育所達不到的效果。
4.3 調整組織架構,優(yōu)化校內資源,營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圍要想將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必須要對現(xiàn)有學校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合理利用學?,F(xiàn)有資源,進行最優(yōu)化調配。可由主管教學的副院長牽頭思政部和體育教學部共同組建一個理論研究小組,在理論上進行探討研究,為學校更好地開展工作提供理論上的支撐。同時擴大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構成人員,當然仍由分管院長擔任主任,可以多充實一些二級部門及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擔任副主任。包括體育部、宣傳部、思政部、學工處及財務處等,這樣便于調動各方面力量,更好地組織學校層面的大型體育活動,增強體育活動的宣傳和鍛煉效果,提升學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力。體育部還可以和思政部共同主辦校園體育文化節(jié)或者體育文化宣傳月,內容可以包括體育知識競賽、體育游戲、體育攝影作品展、體育社團表演,
發(fā)動并組織全校師生參與、觀摩。同時運用校園廣播、校園網(wǎng)、板報、電視、校辦刊物等媒體對活動進行宣傳報導,還可以穿插學校體育工作計劃和學校體育賽事安排等體育信息、體育新聞的報導,以期吸引更多的師生關注體育,共同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1]劉勇,胡建忠,周健生.校園體育文化本質探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7):116-118.
[2]胡啟良,蘭自力,王云玲.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動的策略[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3):70-73.
[3]梁培根,蔣琴華.江蘇省校園體育文化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5):92-96.
[4]徐禮才,蘇醒.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構建研究與實踐[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14(5):34-37.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onjunction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DING Run-chong, etal.
(Nanjing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jing 210015, Jiangsu, China)
Through to the jiangsu provinc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campus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think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and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ve great progres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age, also can't fully satisfy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This paper try to explore in theory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campus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college sports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it
*項目來源:南京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院級課題(Y14041)。
丁潤沖(1977- ),江蘇淮安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