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艷
【摘要】指導孩子們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本文在此進行了一些嘗試。
【關鍵詞】課外閱讀;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心里都明白:僅僅靠課本上數(shù)量有限的幾篇文章,怎能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漲的孩子們呢?豈能培養(yǎng)出視野開闊的,知識豐富,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跨世紀人才?《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中規(guī)定:“課外閱讀總量五年制不少于100萬字,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p>
因此,指導孩子們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校接受了省“發(fā)揮沿海版教材特色,培養(yǎng)學生讀書興趣”的教學實驗,目的是通過研究,探索實踐。根據(jù)沿海版教材選文內(nèi)容豐富多樣的特點,引導學生對知識,對科學的追求,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讀書興趣,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相關的書籍,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我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嘗試: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烈的興趣可轉化為可貴的自覺性。學生的讀書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培養(yǎng)產(chǎn)生的。
(一)思想激勵引趣
就是鼓勵學生從課文走向課外。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座談,講名人故事,如數(shù)學家華羅庚“想書”的故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故事等,使學生明白單單學好課內(nèi)的知識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識來源于課外的學習,許多名人成功的秘密都是多讀書多動腦。曾經(jīng)有人向魯迅先生請教過寫作經(jīng)驗,他也這樣說,哪有什么經(jīng)驗,無非是多看幾本書而已,讓學生認識到課外閱讀的好處,從而激發(fā)起其課外閱讀的興趣。
(二)憑借課文引趣
就是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引導學生看有關的課外讀物。蘇教版教材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反映地方風貌的,有贊頌改革開放的,有人物故事的,有科普知識的等,很適合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例如,教了《大海睡了》后問:“環(huán)境世界里還有許許多多有趣的知識,你還想了解環(huán)境知識嗎?那就請你多看一些有關環(huán)境的書籍,如《十萬個為什么:天文地理環(huán)境》等。
(三)開展競賽引趣
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手抄報、黑板報、故事會、成語接力等競賽,促使學生自覺去看書,找資料,創(chuàng)造競爭機制,激勵情趣,營造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
(四)定期交流引趣
定期組織“閱讀心得”經(jīng)驗交流會和定期展示讀書筆記,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吸收更好的讀書方法,促使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指導學生選擇有益的課外讀物
社會上的出版物何其多?并不是每一本都適合小學生閱讀。別林斯基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彼?,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我主要從“趣”“廣”“適”幾方面考慮。
趣,即有趣??菰餆o味之物,誰會去品嘗?我們不想把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全變成孔乙己般的之乎者也,也不指望他們現(xiàn)在就去背高等函數(shù)。但正如《安徒生的童話》《十萬個為什么》《天方夜譚》等才是孩子們的朋友。有趣的讀物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廣,即廣泛。魯迅先生在《給顏黎民君的一封信》里告誡少年朋友說:“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yōu)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鼻宕票肟偨Y讀書經(jīng)驗時也說:“閱讀宜必博,經(jīng)史與古文時文,不多閱則學習膚淺,胸中不富?!笨梢姀V泛閱讀的重要。我鼓勵學生,只要是健康的書籍報刊,不管是文學還是數(shù)學,不管是天文還是地理,你都可以看,這樣才能博覽群書。
適,就是合適。過深、過古的讀物不僅浪費學生的時間,而且會適得其反,使學生厭倦讀書。我們沒必要拿《鄧小平理論》等讓孩子們啃,我們也不能為了適合學生的口味而拿一些毒蘑菇來喂學生。諸如《少年文藝》《讀寫算》《中國少年報》《上下五千年》等都是學生的朋友。
三、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
要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外閱讀中獲得豐富的知識,一定要有正確的讀書方法,才能提高閱讀能力,收到好的效果。
閱讀方法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是精讀,一是略讀。課外閱讀應該以略讀為主。因為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廣泛,小可能也沒必要讓學生篇篇精讀,段段深究。但是略讀也不等于囫圇吞棗,只追求數(shù)量,這樣的結果必然一無所得。略讀方法也很多:瀏覽、泛讀、連讀等,但無論哪一種略讀方法都按“速讀—尋找知識 點——摘記”的方法來獲取有用的知識。讓學生學會根據(jù)不同文體,不同讀書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讀書方法。在當今時代,尤其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速讀能力,以便他們能夠快速高效獲取有用的信息。
四、指導學生學會積累和運用
語文教學向來強調“厚積而薄發(f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后才能著萬言書。要想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收到實效,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寫讀書筆記,因為“好腦袋不如一支爛筆頭?!奔确e累語言,又培養(yǎng)了良好的閱讀習慣。讀書筆記方法很多:
1.摘記筆記。把書中的好詞、好句、好片斷摘錄下來。
2.提綱式筆記。篇幅較長的文章,用提綱形式把它概括出來。
3.寫讀后感。把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寫成小文章。
“學習知識就是為了運用知識”。我指導學生開展課外小寫作,把積累的好詞、好句、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把積累變成自己的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