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1h46min(展映時長7分鐘)
導(dǎo)演:Nicolas Falquet
主演:Dani Arnold
出品:Mammut Sports Group AG
國家:瑞士
出品年份:2015
當(dāng)你已經(jīng)是世上速度最快的人,惟一的對手就是你自己。瑞士登山家Dani Arnold就是這樣一個接一個地打敗世界速攀紀(jì)錄:2011年,Dani Arnold以領(lǐng)先20分鐘的成績刷新了Ueli Steck在瑞士艾格峰北壁的速攀紀(jì)錄?,F(xiàn)在,他又來挑戰(zhàn)馬特洪峰。
今年正值人類登頂馬特洪峰150周年紀(jì)念,Dani Arnold完成一項壯舉:solo攀爬馬特洪峰的傳奇北壁,在無任何保護下以驚人的1小時46分鐘完美登頂。比Ueli Steck在2009年的速攀紀(jì)錄快了10分鐘。
到底是什么讓Dani Arnold如此爭分奪秒?我們曾在2015年第10期阿爾卑斯山專題《速攀馬特洪峰》一文中對Dani Arnold進行過專訪,他的回答是:“很純粹,樂趣,不管是solo還是結(jié)組,是快還是慢,沒有關(guān)系,我就是單純喜歡登山?!?性格如此坦率,言語這般真誠,相信,在這部紀(jì)錄片《1h46min》中,我們可以一窺這位極速登山家的內(nèi)心世界。
OUTDOOR:是什么讓你對快速攀登(speed climbing,簡稱速攀)產(chǎn)生興趣的?
Dani Arnold:最早是我和一個朋友一起出去登山,那次我們都爬得比較快,我發(fā)現(xiàn)自己挺享受這種快速攀登的。后來就開始思考,如果我不是和搭檔一起,不浪費時間去結(jié)組定繩,我也許會爬得更快一些……
OUTDOOR:速攀過程中,什么是讓你感覺最美妙的?
Dani Arnold:當(dāng)你快速地攀爬一座山峰時,你會進入一種非??岬墓?jié)奏中。感覺忽然之間,一切水到渠成,如有神助。而且通常速攀時你會少帶很多攀登裝備,渾身上下都輕松。可能形容那感覺像飛一樣不太準(zhǔn)確,但的確相當(dāng)美妙。
OUTDOOR: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速攀者?
Dani Arnold:有幾個基本要求。你必須熟練掌控攀登中的技術(shù)難度,必須保持身體狀態(tài)足夠健康,足以承受如此快速的攀爬。但最關(guān)鍵的要素是你的心智,你必須有足夠自信,必須有處理復(fù)雜情況的清晰思路和能力。
OUTDOOR:你通常會帶哪些裝備?
Dani Arnold:登艾格峰的時候,我?guī)е踩珟Ш屠K子。類似這種項目的攀登,你不可能為所有無法預(yù)料的情況做萬全的準(zhǔn)備,總會有意外發(fā)生,我只需要保證自己能安全下撤返回就好。但是在爬Crack Baby時—Kandersteg上的一條攀冰路線,我什么都沒帶—繩子、安全帶,甚至螺形冰錐都沒帶,因為我知道(以我的能力)爬這條路線用不著這些裝備。
OUTDOOR:為什么選擇馬特洪峰作為世界紀(jì)錄的挑戰(zhàn)對象呢?與馬特洪峰的首登150周年有關(guān)系嗎?
Dani Arnold:哈哈,我就知道你會這么想,你看這日期選得多巧。不過那對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在冬春兩季的工作量很大—做登山向?qū)Ш透呱交┫驅(qū)?,這些年的經(jīng)驗告訴我長時間坐辦公室對我的體能沒好處,于是我意識到,如果整個冬春季都在登山的話,這種良好的體能狀態(tài)會保持到下一個冬季開始。
OUTDOOR:據(jù)說,在攀登馬特洪峰開始之后,你身體感覺并不太好,但是你還是繼續(xù)攀登了……
Dani Arnold:嗯,當(dāng)時我狀態(tài)不佳是有原因的。兩天前我登上馬特洪峰去踩線、檢查山上的情況,還登頂了。但那天雪特別大特別厚,我們有很多追蹤布線等工作要在這種情況下完成,身體累積大量的疲勞,到真正挑戰(zhàn)這天并沒有完全恢復(fù)。所以一開始我還不能進入狀態(tài)。接著,我給自己定制了一個小小的目標(biāo),我告訴自己,只要能抵達第一個挑戰(zhàn)點就好了,如果到時情況沒有好轉(zhuǎn),大不了掉頭下山。忽然,路況變了,從令人費勁的積雪變成了閃閃發(fā)光的冰面—這下好了!我整個人也振奮起來,開足馬力走吧!
OUTDOOR:其實回顧起來,如果不是開頭難的話,你應(yīng)該還會更快一些。你想再試一次嗎?
Dani Arnold:哈哈,不了。我想現(xiàn)在挺好的。不過這么一想確實讓我自信心更充足,因為我知道開頭并不順利,我當(dāng)時確實身體狀態(tài)不好。下一次,如果天氣給力,我相信我會做得更好。
OUTDOOR:你和Ueli Steck關(guān)系怎么樣?你接連打破了他在艾格北壁和馬特洪峰的兩個世界紀(jì)錄……
Dani Arnold:這事兒經(jīng)常鬧誤會。確實,我很清楚其他登山者登頂所用的時間,尤其是Ueli Steck的,我也知道我需要怎么攀登才能超過他們。但對我而言,這真的是針對自己的一項挑戰(zhàn),就像一場考驗自己行還是不行的游戲。一旦強加給自己外界的競爭壓力,那樣的攀登就真的危險了。
OUTDOOR:速攀挑戰(zhàn)到底有多冒險?
Dani Arnold:證明的方式就是,我不用在危險地帶耽擱太多時間,但我很清楚其實很危險。在沒有繩索的情況下,不能出一點差錯。
OUTDOOR:你是那種會“回頭”的人嗎?有沒有玩出格、超出極限的時候?
Dani Arnold:我經(jīng)常攀爬馬特洪峰,因為它的中下段其實很平緩,也就是說,撤退可以很簡單。如果出了什么事—不是落石或雪崩這種客觀發(fā)生的事,而是直覺告訴我有什么不對勁—我可能比誰都撤得快。
OUTDOOR:現(xiàn)實生活中你也是那種追求速度的人嗎?
Dani Arnold:不全然。我仍然做著登山向?qū)У墓ぷ?,工作中,我要保證所有隊員有足夠的時間享受他們在登山過程中的時刻。至于我的個人生活中,我得承認,其實我特別有耐心。不過耐心也是最終會耗盡的,如果某件事情給我的回應(yīng)太慢的話。哈哈!
OUTDOOR:你能想像不登山的生活嗎?
Dani Arnold:依我這種性格,不登山必須找點其他的目標(biāo)。但目前我根本無法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