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強
摘 要: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工作任務繁重,學生的課程安排比較緊湊,各個學科的學習壓力都很大,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讓學生真正掌握教學內容,就成為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初中語文課程處于小學和高中的銜接階段,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僅要提高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文章閱讀分析能力、古文詩句的理解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為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做好鋪墊。但是初中階段的學生面對大量的課程安排,每個科目的學習時間都很緊張,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好課堂時間,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一、精心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一堂生動的語文課離不開教師精心設定的課堂情境,初中語文課程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文章分析能力,那么在閱讀講解的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閱讀文章中的角色進行扮演,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推動文章情感主線的發(fā)展,在輕松幽默的課堂情境下學生能夠很快融入文章的思想中。在這樣的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內涵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之間的團隊配合和溝通能力。
二、寫作課程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
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賞析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創(chuàng)作文章表達情感。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對于寫作的教學往往不是很重視,很多教師都是簡單地給學生布置題目和材料,然后用幾篇范文舉例,之后就任由學生自己完成。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并不能真正明白自己究竟要表達什么,寫出來的文章也會有很多問題。初中的寫作任務主要是分為敘事文和議論文兩種,兩者更偏重于議論文的寫作,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給出一個討論性的題目讓兩組學生分別查閱資料,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每個人都拿出自己的觀點,在這樣反復查閱資料和辯論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清晰地知道自己要表達的內容,對于邏輯思維能力和文字駕馭能力都是個非常大的幫助。通過小組討論學生之間也能夠碰撞出非常新穎的思路,寫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文章。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任重而道遠,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都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效率,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學業(yè)。
參考文獻:
孫銀燕.淺議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J].新課程:中學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