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以及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化,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在很多學科中得到了豐富的應用。在我國的護理專業(yè)教學中,為了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護士自身角色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常選擇實施角色扮演的方法開展教學。角色扮演法能使護生更真切地感受患者軀體和心理所遭受的痛苦,同時還可以建立護生對護士角色的認同,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使學生領悟護理的真正理念,樹立為患者精心服務的高尚的道德素養(yǎng)。
關鍵詞:角色扮演法 高職護理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8(a)-0147-02
角色扮演法的起源來自于美國的精神病學家Moreno建立的一種社會心理技術,這項技術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對角色的模仿和觀察,實現(xiàn)教師的教育和學生的學習。角色扮演這種方法在高職護理教學中的主要應用形式是:護生在護理專業(yè)課堂中分別扮演護士和病患的角色,并在各自的角色中體會角色情感以及身體感知狀況。目前這一教學方法在高職護理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實現(xiàn)了高職護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教學效果的提升。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中護生的護理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并逐漸建立起對護士這一行業(yè)的正確認識,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對護理專業(yè)學習的積極性。
1 高職護理教學中角色扮演教學法的實施方法和步驟
1.1 確定護理教學的內容
角色扮演法這一教學方法在高職護理教學中并不是通用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實施這一教學方法前首先要結合這一教學方法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恰當?shù)倪x擇,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選定合適的角色扮演法進行教學實施。
1.2 選擇角色扮演法實施的環(huán)境
為了在護理教學中營造恰當?shù)沫h(huán)境,使學生能夠更好、更快地進入角色,教師可以對教學環(huán)境事先進行一些布置,例如,在護理專業(yè)基礎課程——《基礎護理》中,有一項教學內容是“為臥床病人更換床單元”,在進行此項內容的教學環(huán)境布置時,可先在模擬病房擺設一張病床,讓一名護生穿上病員服躺于病床上扮演臥床重病人,另一名同學扮演病人家屬,扮演護士角色的護生穿上護士的服裝等等,為學生角色扮演營造相適宜的氣氛實現(xiàn)學生情感的帶入。
1.3 課前知識的準備
在角色扮演的護理教學開始之前,教師要對學生所扮演的病患的病情進行相關的介紹,對護士的角色需要掌握的護理技能進行一定的培訓,保證角色扮演法在教學中順利開展。
1.4 角色扮演法具體實施的步驟
教師在準備階段對情景進行一定的描述,并對學生提問一些有關教學情景中的問題,使學生對課堂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隨后教師對學生需要扮演的角色進行任務分派,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析,結合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合理的人物角色安排,重視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教師要給與學生一定的時間對自身角色的語言和動作進行一定的構思,做好充分的準備。除了情景中扮演角色的學生開展一定的學習,作為旁觀者的學生在教學中的學習也不應該被教師忽略,教師可以提示旁觀的學生對整個情景活動進行細致的觀察,要求學生在進行觀察后寫下自身觀看的感受,以及對角色扮演中各個角色的操作進行一定的分析,對自身的觀察結果進行一定的分析,實現(xiàn)旁觀者在角色扮演教學中的學習,同時還要促進旁觀者之間的交流。接下來教學進入角色扮演的階段,扮演者正式進入角色,使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真實的體會到患者的身心等各方面的感受,以及作為護士在面對病患的過程中的感受。
在學生扮演的活動結束以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整個課堂的效果做出客觀的評價,教師在角色扮演法實施的過程中盡量不要投入到學生的表演活動中,教師在學生的表演結束后引導角色的扮演者以及表演活動的參觀者進行積極的討論,鼓勵學生對課堂教學中的真實感受進行表達。通過對首次表演的經(jīng)歷進行討論,學生可以找出自身在表演過程中的缺陷,此時可以使學生再次展開表演,修復之前表演中的漏洞,在每次的表演中學生和教師都可以展開一小段的討論,幫助學生找出操作中的漏洞,實現(xiàn)學生護理技能的不斷提高和完善。在角色扮演法的多次實施中,學生可以通過角色互換的方式實現(xiàn)學生對不同角色的感受,最終表演課堂要留出一部分時間,滿足護士的扮演者和病人的扮演者之間交流互相的感受,學生在角色扮演教學中充分體會到患者的感受,學生也能夠對護士這一職業(yè)產(chǎn)生深刻的認識,為今后走向臨床護理崗位后真正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2 高職護理教學中角色扮演教學法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
2.1 角色扮演法能夠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應對能力
在傳統(tǒng)的護理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總是占據(jù)主角的地位,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耳相傳的形式進行教學,學生的表達能力很難在教學中實現(xiàn)提升。在角色扮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中只需要對學生的活動進行組織和一定的指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成為教學的主體,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身扮演的護士和患者之間的交流實現(xiàn)自身表述能力的提升,學生在交流和溝通中會面對很多突發(fā)性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他們通過對這些突發(fā)問題、情況作出合理的分析應對,可幫助學生提升應對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也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
2.2 學生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對患者產(chǎn)生關愛
學生在角色扮演學習中學習對患者的換位思考,使學生在走向護理崗位時能夠更好的理解患者的身心感受,幫助學生從患者、患者家屬等多角度考慮問題。學生對患者能夠產(chǎn)生同情和關愛的心理,在今后的護理崗位上能夠從護理知識和技能上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幫助,在面對患者時有更加良好的態(tài)度和溫馨的語言。學生在角色扮演教學中學會從患者的角度進行思考、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更好地實現(xiàn)對患者優(yōu)質的護理。
3 角色扮演教學法對我國護理教育的影響
角色扮演教學法實現(xiàn)了我國護理教育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應試教育在我國的教育發(fā)展中成為了落后的教育理念,如何打破應試教育的局限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實施是我國教育轉型的中的重要問題。角色扮演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實現(xiàn)了素質教育在護理教育中的實行。在應試教育的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總是處于被動的位置,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許多學生在復雜的護理專業(yè)知識中逐漸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角色扮演法的實施促使學生積極的進行學習,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的表現(xiàn),更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在護理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實現(xiàn)學生專業(yè)技能水平的有效提升。學生一旦成為了護理教學課堂的主體,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會顯著增強,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均能得到充分地發(fā)揮,角色扮演法這一教學方法改變了學生被動死讀書的現(xiàn)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護理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
4 結語
角色扮演法在模擬護士實際工作環(huán)境中,學生在護理的學習中得到實際工作的訓練和體驗,這一教學方法以直觀的知識形式豐富學生的實踐技能。護理專業(yè)課程的知識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教學內容包含的范圍比較廣,角色扮演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升了學生對護理實際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護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的加強,對患者的身心進行深刻的感受。這一教學方法在高職護理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護理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磊.角色扮演法在高職五官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4(5):3052.
[2] 楊玉潔.角色扮演法在《內科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3):96-97.
[3] 丁洪瓊,鄔山,劉俊香.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教學法在高職高專護生崗前培訓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3(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