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斯杰
落花無聲,敗草無息。我靜靜地倚在衰敗的老橋上,恍然間聽到了老橋的心聲:“繁花落盡,吾已為強弩之末,又有孰能陪我?”陣陣嘆息叩開了我記憶的大門。
早在孩童時,我便熟識了這座橋。每每晚飯后,外祖母就背著我在橋上玩耍。當時的老橋光彩照人:青褐色的石板,惟妙惟肖的小石獅在夕陽的照射下恍如鍍了金一般閃閃發(fā)光。我常常與外祖母倚靠在橋上,看那如夢似幻的泡影一個接一個地消散;看那歡快的魚兒在橋底下嬉戲;看自己黑乎乎的影子在水中來回晃動。我還時不時在橋上與自己的影子賽跑,玩久了、累了,便趴在外祖母堅實的背上,這時我發(fā)現(xiàn)地上的影子有了奇妙的變化——外祖母微駝的背竟彎得像座橋?!皹蛏蠘蛏蠘颉毕胫胫?,我漸漸進入了夢鄉(xiāng),臉上掛著幸福的微笑。
時間的梭子飛快地在歲月的綢布上滑動,悄然間,我們已搬到縣城好久。盡管快樂的回憶一直促使我心中“回家”的苗兒成長,卻始終被種種沉重的石頭壓在身下,直到那一天,堅石被擊碎,苗兒破土而出!
那天,外祖母摔倒了。接到消息后,我們立刻回到家鄉(xiāng),不顧一切地向老屋跑去。那時,外祖母正靜靜地望著窗外,眼里滿是期待。她的背徹底駝了,看著她那滿是溝壑的臉龐,看著她那瘦弱無力的身軀,我的心中仿佛爬滿了一條條長著尖刺的荊棘,毫不間斷地痛著。她望見了我們,頓時兩眼放光,雙眼不停地搜索著,一遍又一遍。她的眼眶突然紅了,仿佛想傾訴些什么,但終于硬生生地咽了下去,隨之發(fā)出一聲嘆息:“唉!又沒啥事,何必趕回來呀!”我們呆呆地站在那兒,不語……
外祖母漸漸睡去,抓住閑暇,我走出門,再次與老橋相遇,卻發(fā)現(xiàn)它竟變得這般不堪——星羅棋布的青苔,滿是灰塵的橋身,一陣陣寒風吹來,刮得它似乎也在發(fā)抖。我的心不禁一陣絞痛:“老橋已經淪落成這樣,正像漸漸老去的外祖母,我們又能和她在一起多久呢?”
夕陽西下,我駐足在歷盡滄桑的老橋之上,久久不肯離去。
落紅無聲,敗草無息。于此黃昏之際,老橋,我陪你!
佳作點評
這座老橋不僅僅承栽了“我”童年美好時光的記憶,還承栽了“我”和外祖母之間濃濃的親情。作者將老橋和外祖母交織在一起描寫,二者的形象是那么相像,都是歷盡滄桑,都已進入暮年,相聚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多,這些相似的特征讓二者融合得無絲毫不和諧之處。
(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