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
摘要:
黨建即黨的建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中戰(zhàn)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之一,也是我國能夠取得巨大社會化建設成就的重要保證。重視黨的建設是我們黨的一個歷史傳統(tǒng),也可以說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區(qū)別于資本主義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毛澤東同志曾把黨的建設稱為“偉大的工程”。在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上,又把黨在新時期的建設稱為“新的偉大的工程”。
關鍵詞:黨建工作;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快速發(fā)展,得到了世界的公認。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中占有主體地位。其中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國有經濟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fā)展起主導作用。公有制經濟的黨組織在我國黨組織的建設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不同于非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在我國經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知道作用。公有制經濟中,黨組織對企業(yè)的機構設置、人員調動等具有支配權。在公有制經濟中黨組織的號召力以及凝聚力相對于非公有制經濟更強, 公有制經濟的資產是全體人民所有的,黨組織在公有制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個人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強化自身,提高黨建覺悟,增加公有制經濟黨建向心力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經濟的關鍵時期,面對新的形勢以及新的挑戰(zhàn),公有制經濟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仍然存在著諸如思想認識不到位、職能發(fā)揮不充分、貪污受賄頻發(fā)等的弊端以及缺點。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而公有制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的主體,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題中之意。加強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對鞏固黨的執(zhí)政能力,提高黨的執(zhí)政地位,增強企業(yè)活力,造福于廣大人民群眾具有深遠的意義。要認識到黨建工作不僅是黨組織、黨員的大事,更是全體人民的大事,要充分調動每一位處于公有制經濟中的個人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只有每一個個體都參與到黨建工作來,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才能增強活力、取得實效。在繼續(xù)堅持我國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中的良好作風的情況下,同時也要與時俱進, 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能夠適應當代要求的新方法、新作風、新思路。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調動公有制經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主動性,以此來保證公有制經濟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把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作為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的出發(fā)點以及落腳點,不斷增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
二、把握當前、發(fā)揮特色、循序漸進
公有制經濟由于自身性質不同、自身的實際情況不同、 組織機構不同于非公有制經濟等特點,在進行加強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的過程之中,不可“一刀切”,必須要結合當前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如石油能源開采企業(yè)與生產制造企業(yè)的黨建工作不一樣。因此要積極調整思路,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黨建工作,防止因黨建工作虛化淡化從而導致黨建工作未能如實開展,虛假聲張,形式主義,要做到黨建工作落到實處,嚴格執(zhí)行。在推進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的過程中,應該由點到面、循序漸進的開展工作,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做到將加強黨建工作的成本以及風險降到最低。
三、改進方法、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
自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的階段,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形式,在這個階段公有制經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對促進我國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加強和改進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能夠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公有制經濟中的國有經濟多數處在國家經濟發(fā)展的重要部門以及關鍵領域,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發(fā)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維護社會安定等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只有堅持黨在公有制經濟中的政治領導地位,加強與完善公有制經濟中的黨建工作,對于促進公有制經濟改革發(fā)展,增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具有意義深遠的影響。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能夠實現黨的領導、鞏固黨的領導的重要方面,改進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地位,這樣既能改善也能夠加強黨的領導。文化建設是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與思想政治工作結合在一起起到引導人、凝聚人、培育以及發(fā)展人的作用。只有將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文化的“軟實力”作用,才能夠推動公有制經濟的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國內外環(huán)境對我國黨建工作的影響是深刻的,能夠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fā)展,通過接受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追求自身價值取向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發(fā)展的一個大趨勢。在強調黨員隊伍自身教育以及管理的同時,不僅要切實維護黨員的合法利益,尊重黨員的民主權利,也要強調黨的紀律,加強黨的監(jiān)督機制。目前公有制經濟的決策者仍在缺乏有效監(jiān)督以及制約的條件下進行決策往往會出現決策的失控,因此不能忽視對公有制經濟決策者的依法制約與監(jiān)督,繼續(xù)探索這一方面的成功案例與經驗仍是全黨亟待解決的任務。黨組織要充分自身的政治核心作用,進入公有制經濟的管理中去,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保證黨組織意圖的實現。加強黨員監(jiān)督機制能夠確保公有制經濟決策者的綜合素質達標,保證交叉任職的黨委成員能夠貫徹黨委意圖。
四、轉變思維方式,改變工作作風
黨組織要帶頭執(zhí)行并取得實效,通過轉變思維方式,創(chuàng)新工
作方法,改變工作作風,改變公有制經濟中條條框框的束縛,打破陳規(guī)陋習的影響。克服安于現狀,怕?lián)L險等思想情緒。結合公有制經濟改革發(fā)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公有制經濟黨的建設,促使黨建工作的能有取得較大的創(chuàng)新成果。針對現有的廣大黨員的思想狀況,加強黨員自身理想信念教育、黨史以及形式政策教育。通過以打造具有高素質的黨員隊伍為目標,加以制定黨建專項培訓計劃,確保培訓投入,嚴格把持培訓的標準,以此推動黨務工作隊伍的專業(yè)化建設,建設一支有思想、理論強、作風好的工作隊伍。
實踐證明,能否運用科學的理論知識,對于提高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的科學性,充分發(fā)揮黨組織政治和心作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聯(lián)系著千家萬戶,使黨建工作信息化,利用互聯(lián)網和相關信息技術來開展黨的活動,如設立網絡課堂、黨務論壇、 黨建工作微信平臺等,通過黨建工作的信息化能夠為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開拓一片新領域。伴隨著國外敵對勢力通過一系列通訊設施迷惑、蠱惑黨員干部,通過建設黨建工作信息化,使得黨建工作與時俱進,能夠把握科技發(fā)展潮流,推動黨的現代化建設,使得黨建工作透明化,公開化,是轉變黨思維方式,改變工作作風的一項新的舉措。
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還要做到求真務實,通過重視以及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工作第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深入群眾中去,在群眾中發(fā)現黨建工作的問題,在群眾中了解民眾對黨建工作的期待以及好的建議,傾聽群眾呼聲,把握群眾思想,反映群眾意愿,以此激發(fā)黨員的工作熱情,為人民服務的熱情,充分調動員工、黨員以及黨建工作這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的積極性,有針對性的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以及難點問題。作為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有制經濟黨的建設在新時代條件下日益彰顯出自身的重要性,作為一項理論研究,是需要不斷地探索以及改善。
本文在公有制經濟黨的建設提出一些自身的看法以及觀點,有的不夠深入,有的不夠系統(tǒng),仍需進一步努力。正如黨的建設是一項需要長期發(fā)展與努力的歷史任務一樣,對于我國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的理論研究仍需不斷的探索與追求。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商業(yè)總公司,山東 鄒平 2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