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占霞,鄭旭冉,李冬靈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河南鄭州 450016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護理體會
祖占霞,鄭旭冉,李冬靈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河南鄭州 450016
目的對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進行探討。方法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84例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給予一般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之上,對實驗組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且觀察與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jié)果實驗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95.2%)顯著高于對照組(76.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SAQ評分與血糖指標均比對照組患者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對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絞痛癥狀,且控制血糖水平,值得在臨床上推行運用。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糖尿病;護理
近些年來,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以及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趨勢;而作為一種心血管疾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合并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隨之增加。在臨床上,一旦患有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合并糖尿病,那將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帶來極大威脅,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療與處理。鑒于此,為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合并糖尿病的護理措施進行探討,該研究選取該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42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84例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全部患者均滿足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2001年)所制定且頒布的有關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疾病的診斷標準;同時也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頒布的有關糖尿病的診斷條件。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心律失常者、精神障礙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排除由于頸椎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臟神經(jīng)類癥狀所誘發(fā)的胸痛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
法,將全部患者均分成兩組,即實驗組42例與對照組42例。實驗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齡介于51~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2±5.8)歲;心絞痛病程在1~4年之間,平均為(2.1±0.7)年;糖尿病病程在1~10年之間,平均為(5.2±1.4)年;心絞痛類型:初發(fā)勞累性19例,惡化型勞力性17例,混合性4例,自發(fā)性2例。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齡介于50~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0±5.3)歲;心絞痛病程在8個月~5年之間,平均為(2.4±0.9)年;糖尿病病程在1~12年之間,平均為(5.9± 1.7)年;心絞痛類型:初發(fā)勞累性17例,惡化型勞力性14例,混合性8例,自發(fā)性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對患者予以藥物治療,比如給予低分子肝素鈉、阿司匹林或者是硝酸甘油、小劑量美托洛爾緩釋片、鈣離子拮抗劑,以及酌情應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他汀類調(diào)脂藥等藥物,以緩解心絞痛癥狀,且避免心肌受到損傷[1];除此之外,依據(jù)患者的實際狀況,對患者予以降血糖藥物治療。之后,對兩組患者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其中,對照組患者予以一般常規(guī)護理,如監(jiān)測病情、健康宣教、飲食指導等,在此基礎之上,對實驗組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有以下幾方面。
①心理護理:因疾病所帶來的不適,以及缺乏對疾病的正確認識,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各種負性情緒,如不安、害怕。對此,護理人員需主動與其交流,掌握其心理動態(tài),了解其負性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之后再針對性的展開心理疏導[1]。如向患者介紹有關疾病的知識及注意事項,以加深其認識;同時講述一些病情好轉(zhuǎn)的病例,以樹立戰(zhàn)神疾病的信心。
②用藥護理:由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并糖尿病屬于復合性疾病,患者存在諸多危險因素,血糖控制差,飲食、運動、藥物的治療依從性差,這些危險因素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康復和治療質(zhì)量。因而,為保證患者正確用藥,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如告知其胰島素或降糖藥物的正確用法,叮囑其定時、定量用藥[2]。針對需靜脈輸液者,應加強觀察,以注意其有無出現(xiàn)藥物刺激癥狀或不良反應,若發(fā)生不良反應,應暫停輸液,且及時告知臨床醫(yī)生以作處理。
③預防感染:相較于年輕人,老年人的身體素質(zhì)較差,因而極易出現(xiàn)感染性疾病。護理人員需叮囑患者處理好個人衛(wèi)生,勤洗勤換衣服、床單被罩,勤洗澡,保持身體潔凈。護理人員在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時,需嚴格遵照無菌操作規(guī)范展開,以防止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皮膚感染、肺部感染的出現(xiàn)[3]。
④監(jiān)測血糖:患者入院后,即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檢測,以掌握其實際血糖狀況;之后,針對患者的血糖,如血糖偏高、血糖偏低等,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處理。另外,還應仔細詢問一些基本信息,如糖尿病史、日常所服用的降糖藥物、血糖控制狀況、飲食狀況、運動狀況等,并對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加以監(jiān)測,以便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與護理[4]。
⑤健康指導: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顒討驖u進,以不引起癥狀為原則。運動時手邊要備有糖塊或餅干等易食用的小食品,一旦自覺有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癥狀時,立即食用,以預防或減輕低血糖癥狀。指導病人避免各種誘發(fā)因素防止心絞痛發(fā)作,由于便秘時病人用力排便可增加心肌耗氧量,誘發(fā)心絞痛。因此,應指導病人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發(fā)生便秘。
1.3 效果判定標準
通過護理,病人的臨床癥狀(如胸痛、胸部不適等)完全消退或顯著改善,且心絞痛未發(fā)作,或發(fā)作次數(shù)顯著降低,疼痛持續(xù)時間在2 mim以內(nèi),同時血糖水平穩(wěn)定,為顯效;通過護理,病人的臨床癥狀(如胸痛、胸部不適等)有所好轉(zhuǎn),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且每次疼痛持續(xù)時間大約為2~10 min,血糖水平趨于穩(wěn)定,為進步;通過護理,病人的臨床癥狀(如胸痛、胸部不適等)沒有改善,并且時常發(fā)作,為無效[5]。
1.4 觀察指標
采取SAQ評分(心絞痛調(diào)查量表)對兩組患者的心絞痛發(fā)作情況進行判定與評估,該量表共包含五大項,具體為PL(軀體活動受限程度)、AS(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AF(心絞痛發(fā)作情況)、TS(滿意度)、DP(疾病認識程度)[6]??偡譃橐话俜?,得分愈高,說明生活質(zhì)量愈好。
1.5 統(tǒng)計方法
①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情況分析:對照組中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為76.2%(32/42),實驗組中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5.2%(40/42)。組間總有效率相比較,差
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比較[n(%)]
②護理前后的SAQ評分情況分析:見表2所示,由表可知:護理前,兩組患者SAQ評分的各指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Q評分各指標均高于該組護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SAQ評分比對照組患者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Q評分情況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Q評分情況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該組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PL AS AF TSDP對照組(n=42)實驗組(n=42)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61.9±11.8(73.5±11.5)#61.6±11.9(88.9±10.6)*#73.3±11.1(72.8±10.1)#62.8±11.9(80.7±10.5)*#65.7±12.2(71.3±10.9)#66.1±11.5(80.1±10.9)*#64.7±10.3(72.9±10.6)#64.9±10.4(84.5±10.1)*#43.2±10.6(70.1±10.2)#43.5±11.5(76.7±10.3)*#
③護理前后血糖情況分析:見表3所示,由表可知:在各血糖指標(如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方面,兩組患者護理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比該組護理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血糖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的血糖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的血糖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該組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實驗組(n=42)對照組(n=42)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13.8±2.1(6.7±0.3)*#13.6±2.4(9.2±1.7)*15.9±2.3(7.5±1.0)*#15.7±2.5(10.9±1.7)*9.4±2.4(6.1±0.4)*#9.3±2.6(7.8±0.5)*
一般而言,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疾病的發(fā)作機制表現(xiàn)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缺乏穩(wěn)定性,致使血小板大量聚集、斑塊破裂,形成微小血栓,且在狹窄病變前提下出現(xiàn)冠狀動脈痙攣,使得管腔狹窄加劇,繼而對血液供應帶來影響,最終造成心絞痛[7]。若在患有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基礎之上,患者血糖偏高,將激活血小板,繼而強化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同時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從而進一步加劇患者的病情[8]。
在該研究中,筆者對實驗組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護理期間,通過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使其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疾病,繼而提升其治療的依從性[9]。此外,通過其他方面的護理,如排便護理、血糖監(jiān)控等,可使患者的身體保持在一個較好的狀態(tài),從而有助于疾病的好轉(zhuǎn)。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即95.2%>76.2%;此外,在血糖與SAQ評分方面,實驗組患者也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由此可見,對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絞痛癥狀,且控制血糖水平,值得在臨床上推行運用。
[1]韓則乃白.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探討[J].醫(yī)藥前沿,2011,1(16)∶15-16.
[2]王艷紅.多樣性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護理中的實施探討[J].醫(yī)學美學美容,2015,12(5中旬刊)∶581-582.
[3]蔡津津.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5,14(2)∶204-206.
[4]張久霞.左旋卡尼汀聯(lián)合丹紅注射液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效果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16(6)∶542-544.
[5]林嘉鱗,龔佳青.穴位貼敷特色護理對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3)∶2807-2809.
[6]閆現(xiàn)華.優(yōu)質(zhì)護理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藥,2015,22(10)∶1584-1586.
[7]管曉君.優(yōu)質(zhì)護理在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21(8)∶1046-1048.
[8]焦紅玉.預見性護理在45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36(5)∶111-113.
[9]熊學勤,羅碧霞,鄭曉玲,等.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西部醫(yī)學,2013,25(7)∶1095-1097.
Nursing Experienc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with Diabetes Mellitus
ZU Zhan-xia,ZHENG Xu-ran,LI Dong-ling
Zhengzhou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Henan Province,450016 China
Objectiv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84 cases of unstable angin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95.2%)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6.2%), which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SAQ score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diabetes mellitus is effective,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angina pectoris and control blood glucose level,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Diabetes mellitus;Nursing
R47
A
1672-4062(2015)12(a)-0147-03
10.16658/j.cnki.1672-4062.2015.23.147
2015-09-03)
祖占霞(1964.3-),女,河南鄭州人,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內(nèi)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