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洪山,李秋平
聊城市中醫(yī)院骨科,山東聊城 252003
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應用于腰腿痛治療的臨床價值探析
范洪山,李秋平
聊城市中醫(yī)院骨科,山東聊城 252003
目的 探討分析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應用于腰腿痛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 隨機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該院收治的100例腰腿痛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患者50例,采用雙氯芬酸鈉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50例,采用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進行治療,察觀兩組患者的總不良反應情況、臨床療效以及疼痛評分。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0.00%,總不良反應率為28.00%;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6.00%,總不良反應率為4.00%,且實驗組患者疼痛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治療腰腿痛有顯著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應用并推廣。
雙氯芬酸鈉;鹽酸乙哌立松;腰腿痛
腰腿痛是以腿部和腰部疼痛為主的傷科病癥[1],多發(fā)于長期久坐或者長期體力勞動的人群。它的誘發(fā)因素很多,包括:骨質增生、腫瘤、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2],腰腿痛的病因十分復雜,與遺傳因素以及環(huán)境因素有關。該院隨機選取了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收治的100例腰腿痛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治療腰腿痛的臨床效果進行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該院收治的100例腰腿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
對照組患者50例,男性患者為30例,女性20例;年齡為34~78歲,平均年齡為(48.56±12.64)歲;病程為1.5~37年,平均病程為(9.84±4.31)年。
實驗組患者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為35~80歲,平均年齡為(49.01±12.71)歲;病程為1~35年,平均病程為(10.01±3.21)年。
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平均病程都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雙氯芬酸鈉(國藥準字H44020865,廣東臺城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治療,一片為50 mg,1片/次,一天服用兩次,總共服用一個星期。并觀察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實驗組:給予實驗組患者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國藥準字H20020170)進行治療,雙氯芬酸鈉的服用方法與對照組相同?;颊咴诜秒p氯芬酸鈉的同時也需服用鹽酸乙哌立松,具體服用方法如下:服用1片/次,1片為 50 mg,服用 3次/d[3],總共服用 2個星期。并觀察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情況。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疼痛減輕;未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變化,疼痛也沒有減輕。
1.3.2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評分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評分,具體的疼痛評分標準如下:0分:沒有疼痛;1~5分:輕微疼痛;6~10分:疼痛會對患者睡眠造成影響;10~14分:有強烈的疼痛感,患者難以忍受。
1.4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 1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使用率(%)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進行對比分析,使用()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進行對比分析,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總改善率以及總不良反應率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總改善率以及總不良反應率分別為96.00%、4.00%;對照組患者的總改善率以及總不良反應率分別為80.00%、28.00%,實驗組患者的總改善率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的總改善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χ2=6.061);實驗組患者的總不良反應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χ2=10.714),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總改善率以及總不良反應率比較分析表[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與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的疼痛評分,且實驗組患者疼痛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表(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表(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別 治療前疼痛評分 治療后疼痛評分對照組(n=50)實驗組(n=50) Pt 10.24±2.11 10.53±2.21>0.05 0.671 6.01±2.31 1.49±1.34<0.05 11.968
腰腿痛多發(fā)于長期久坐或者長期體力勞動的人群[4],病情較輕的腰痛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可緩解,如果再次出現外傷或者受寒,病情仍然會復發(fā)甚至加重;病情較為嚴重的腰痛患者,不僅僅腰部有疼痛感,而且會波及到腿部,呈放射性疼痛[5],患者咳嗽時會加重,部分患者腳部會有麻木感,甚至出現走路困難等癥狀。誘發(fā)腰腿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椎間盤突出、腫瘤、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先天發(fā)育不良等。所以,要想徹底治愈腰腿痛,必須先找出正確的病因,對癥治療,經過檢查確診之后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本文采用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治療腰腿痛取得了不錯的臨床效果。
雙氯芬酸鈉又被稱為扶他林、雙氯滅痛[1],它是一種非甾體消炎鎮(zhèn)痛藥物,呈白色粉末狀。它能抑制花生四烯酸環(huán)氧酶系統(tǒng),從而減少血小板以及前列腺素的生成[5],除此之外,它還能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從而發(fā)揮消炎鎮(zhèn)痛的效果。
鹽酸乙哌立松是一種中樞性骨骼肌松馳劑[6],它可以改善肩周炎、腰痛癥等疾病的肌緊張狀態(tài),具有抑制疼痛反射,降低肌梭靈敏度,擴張血管,改善血流供應的作用。在采取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的方式進行治療后,與單純采用雙氯芬酸鈉進行治療的效果相比較,其具有顯著降低不良反應率,減輕患者疼痛的優(yōu)點。
據相關文獻資料顯示: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在治療腰腿痛方面,有相當不錯的療效[7]。該結論與該研究結果相一致,該研究當中實驗組患者的總改善率96.00%,對照組患者的總改善率為80.00%,實驗組患者的總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比對照組要低,雖然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都有所下降,但是實驗組患者的疼痛評分降低更顯著。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疼痛評分為(1.49±1.34)分,由原來的“劇烈疼痛”轉化為“輕微疼痛”,對照組患者的疼痛評分變化不大,由原來的“劇烈疼痛”轉化為“疼痛對睡眠產生影響”,所以相比之下,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方法更具有安全可靠性。
綜上所述,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治療腰腿痛有顯著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楊乃軍.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治療腰腿痛40例[J].中國藥業(yè),2013,22(11):123-124.
[2]高中偉.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鹽酸乙哌立松治療慢性腰腿痛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1):43-44.
[3]徐曉輝,袁忠,劉紀濤,等.藥物治療慢性腰腿痛效果評估[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9):112-113.
[4]高衛(wèi)鋒,羅建中.骶管注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6):22-23.
[5]胡永生,陶蔚,朱宏偉,等.老年人腰腿痛的微創(chuàng)外科治療[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4,33(8):842-844.
[6]林進.老年人腰腿痛[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5,34(6):587-588.
[7]岳劍寧,王琦,倪家驤,等.表現為腰腿痛的隱匿性汞中毒二例誤診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4):1661-1662.
The Clinical Value Study on Diclofenac Sodium Combined with Eperiso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ocrural Pain
Li Qiu-ping,Fan Hong-sh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Liaocheng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Liaocheng,Shandong Province,252003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iclofenac sodium combined with eperiso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ocrural pain.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mbocrural pai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diclofenac sodium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diclofenac sodium combined with eperisone hydrochloride treatment,and total adverse effects,clinical efficacy, and pai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total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80.00%and 28.00%,96.00%and 4.00%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and the improvement of pai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clofenac sodium combined with eperiso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ocrural pain is significan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Diclofenac sodium;Eperisone hydrochloride;Lumbocrural pain
R681.5
A
1674-0742(2015)12(a)-0142-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5.34.142
2015-09-07)
范洪山(1970.6-),男,山東聊城人,本科,主任,研究方向:頸肩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