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霞
摘 要:高三地理復習應根據(jù)本校的學生實際,立足基礎(chǔ),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面向全體、突出重點、分類推出、抓弱補缺;而學生的層次是存在差異的,在文綜上地理又是學生普遍比較害怕的一個學科,所以,如何有效地在高三教學中尤其是一輪復習中幫助學生打好基礎(chǔ),顯得尤為重要。而分層成功教學法就是立足于學生個體差異進行組織教學的有效方法,通過這種教學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取得進步,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一輪復習;分層成功教學;合理分層;不同層次
一、學情分析
不管什么層次的學校,實際上在同一學科的學習上,由于學生個體是存在差異的,諸如孩子智力上是有差異的、孩子認知風格或者說學習風格也是有差異的。因此,每個孩子學習動機是不一樣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發(fā)展的保證。這一點對學生來講是否能取得學業(yè)上的進步,一輪復習效果怎么樣將直接影響學生對高考的信息,對學習的興趣。而一輪復習也是作為高三甚至高中的基礎(chǔ),要是打不牢,接下來的復習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在一輪復習中如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學習的進步,學習的信心顯得尤其重要。而地理在文科生的眼里又是老大難,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很多東西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的,所以,他們就怕了。其實把畏難情緒去掉后,大部分學生都能學得很好。因此,作為高三文科生普遍畏難的學科,在一輪復習中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學有所成尤為重要。而分層成功教學可以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成。
二、對學生合理分層
通過平時考試試卷的分析以及課堂聽課效率方面深入了解班級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兩個方面的因素,并在做出綜合評價的基礎(chǔ)上,把全班學生相對分為優(yōu)、中、差三個層次,即A、B、C三個組。A組為優(yōu)等生,B組為中等生,C組為后進生(學困生)。在上課時考慮到C組學生各方面能力相對較差,編排座位時首先讓C組同學坐在中間,與A組同桌,這樣有利于A組生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帶動C組學生,使C組學生在有意無意中受到啟發(fā)和幫助。并且學生所處的層次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平時課堂提問以及每周的周考等方式,隨時注重學生的發(fā)展變化,進步的學生,我們就要及時對分層的情況進行調(diào)整,滿足他們的上進心,便于他們能更好地發(fā)展。并且通過對學生層次進一步調(diào)整,也會促進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熱情,這樣在各層次以及整個班級能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共同進步。
三、分層成功教學法在一輪復習過程中的實施
分層教學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在前期對學生的合理分層中,對每個章節(jié)和知識單元先告知相應層次的學生要做到的層面,其中在備課的時候把每個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和考綱進行分解解讀細化,讓學生在課前明確自己需要達到的層面。大致把每一章節(jié)進行知識點的細化:(1)掌握考綱規(guī)定的基本知識,能夠?qū)χR進行基礎(chǔ)的歸納總結(jié),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識。(2)能學會畫圖、填圖、記圖、讀圖、用圖。(3)答題做到規(guī)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題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4)能用學到的地理知識分析生活中簡單的地理實例,做到活學活用。然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A組:需要達到(1)—(4),B組:需要做到(1)(2),盡量做到(3),C組:至少做到(1),努力達到(2)。
課堂問題的設置也進行分層設計,大致是基礎(chǔ)性問題以復習類、基本類的問題,面向C組學生;中檔題則面向B組學生;難度大的問題,如通過用比較、分析等思維方法才能解決的問題,面向A組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司其問,各有所得。這樣可以調(diào)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學習機會均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積極思考。這樣做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面向全班同學大膽地答問,增強了他們主動參與的自信心。
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問題回答上也給予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對學習暫困生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中等生采用激勵性評價,促使他們積極向上,對優(yōu)等生采用競爭性評價,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我。通過評價,使成績進步的學生上升到高一層次.從而在班級中形成競爭意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可能。
四、合理設置課外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是為鞏固學習效果而安排的作業(yè),是課堂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鞏固新授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跨越的一環(huán)。通過課后作業(yè)可以幫助學生做到以下幾點:(1)檢查學習效果;(2)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3)提高思維能力;(4)為復習積累資料;尤其在高三更重要,但是因為學生的層次是有差異的,所以,作業(yè)的設置也應該具有層次性,這樣才不會讓學生對做作業(yè)失去了信心,變成純粹的應付,讓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打擊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除了在課堂學習上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在課外作業(yè)上也要進行分層設置,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作業(yè)要求。具體實施如下:A組:主要是以歷年高考題及模擬題為主,設計要求較高、難度較大的題目,用于拔尖提高。B組:適當降低要求,題型也以歷年高考題為主,但以中等題目為主,以鞏固所學知識為目的。C組:適當降緩坡度,對難度較大的練習分解或給予具體提示,這樣既能緩和學生學習困難的狀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他們的求知積極性。
通過這樣的分層次教學,在高三這緊張而又重要的一年里,能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并且取得一定的進步,而且高考文綜地理中基礎(chǔ)題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其他的題目可以通過平時的訓練能拿到一部分,所以,通過分層成功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參考文獻:
[1]蘇新元.分層教學促進個性發(fā)展[J].成功:教育,2008(05).
[2]魯燕春.分層教學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J].吉林教育,2010(36).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