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洋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從初中第一次接觸化學,學生就會對各種神奇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帶著問題展開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而在高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對化學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之上不斷對各種問題進行深入的學習,而獲得知識的途徑主要在課堂上,他們很難通過自學形成一個全面的知識系統(tǒng),而在此階段的教學過程尤為重要,我對此總結出一些體會;
我們追求的高效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不再是過去那種填鴨式的教育,首先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學生認為化學這門學科難學,產(chǎn)生了消極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這門學科不感興趣,沒有所謂的求知欲,而很多老師還是沒有轉變教學思想,為了考試而教學,在課堂上沒有利用好化學的優(yōu)勢——實驗。實驗能給學生直觀的印象。例如,講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火焰是蒼白色”,如果學生沒有看過,老師只是告訴學生,記住這個蒼白色火焰,學生頭腦中很難形成這種直觀的現(xiàn)象,不知道蒼白色的火焰是什么樣的,很難形成記憶。而我們學習化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與化學有關的問題,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要能夠實際應用,而不是單純地學習理論,“紙上談兵”。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單純地告訴學生理論知識,講授一堂課,可以通過一些神奇的魔術引入,吸引學生的眼球,讓他們自己產(chǎn)生探究原理的欲望,再展開課堂教學,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一步步引導學生探究科學真相。比如,在講授金屬鈉的氧化物氧化鈉和過氧化鈉時,我們可以這樣開始,根據(jù)我們的常規(guī)思想,水能滅火,然后再拋出一個魔術,水能生火,這樣會牢牢抓住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探究真相的愿望。所以,我們作為老師,是一個引導者,應當充分利用化學的優(yōu)勢——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
其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讓學生看魔術,做實驗就看個熱鬧,要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標注出來,帶著問題聽課。課堂上的聽課最關鍵,要一邊聽、一邊做好筆記,要會記、快記。課上不斷地與學生交流討論,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討論,抓緊學生的注意力。課后要認真獨立完成作業(yè),并鞏固上課學到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鼓勵學生看一些課外書籍,豐富自己的化學知識,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
再次,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我們的語言是否生動、是否規(guī)范、是否能夠扣人心弦,是教師的魅力所在。板書是課堂教學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規(guī)范的板書、教師生動的講解與大方的舉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堂精彩的化學課,能夠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獲得知識與經(jīng)驗,情感得到升華,不斷產(chǎn)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在歡樂中獲得知識。如果能讓學生感覺到,這節(jié)化學課怎么這么短暫?這就是一堂成功的化學課。
在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沒有絕對的經(jīng)驗與規(guī)律之說,只有我們教師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不停地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斷地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加適合學生的成長!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