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軍
摘 要:高效課堂是廣大語文教師一直追求的目標,目的就是在確保語文課程目標最大化實現(xiàn)的同時,也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水平得以培養(yǎng)和提高提供保障。所以,為了確保語文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xiàn),也為了促使學生和諧發(fā)展,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確保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同時,也促使學生在教師構建的多樣化的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教學方法;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語文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健康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要結合教學內容,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選擇恰當的、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豐富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使學生在高效的語文課堂中樹立起終身學習語文的意識。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進行論述,以確保高效語文課堂順利實現(xiàn)。
一、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法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的基礎,更是確保課程目標最大化實現(xiàn)的保障。所以,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來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究,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確保高效課堂順利實現(xiàn)。
例如,在教學《爸爸的花兒落了》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文本中作者回憶了哪幾件事?(2)為何本文要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目?有什么含義?(3)文章中展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爸爸形象?(4)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討論上述的這些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體會那份深沉而偉大的父愛,還能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進而大幅度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二、先學后教學習法
先學后教模式是相對于先教后學模式而言的,是打破學生被動學習的有效方法,也是構建自主高效課堂的方式之一。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先學后教模式的價值,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先學后教”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能確保語文課堂效率最大化實現(xiàn)。因此,本文就以先學后教模式在《我的母親》一課中的教學為例進行論述,以提高課堂效率。
先學: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即:學習運用具體事例表現(xiàn)人物品格特點的寫法。體會母愛的偉大,感受作者對母親無限的懷念之情等,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從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反饋問題,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當堂練環(huán)節(jié):(1)“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蹦赣H為什么這樣教訓兒子?(用原文回答)
(2)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么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
后教:在結束上述兩個環(huán)節(jié)之后,我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和講解,并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文本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以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進而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做好保障。
通過整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看出,先學后教模式的實施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進而,確保語文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xiàn)。
三、小組交流學習法
小組交流學習法是為了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在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中掌握拓展思維,提高學習能力,進而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做出相應的貢獻。而且,小組交流學習法也是課改以來廣泛被推廣的一種學習方式,該方式不僅能夠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沉悶,將課堂主體歸還給學生,拓展學生的思路,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開放性試題的練習中,如運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一詩句,寫一段完整的話,表現(xiàn)一個人的奉獻精神。組織學生對該題進行自主編寫,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和寫作角度,同時,也將自己寫好的小文章與小組成員共同分享,并在互相評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比如,語法上的不足、錯別字的存在、詞語的選擇不當等,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存在的不足,指明自己的改進方向,同時,也有助于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
四、對比閱讀教學法
對比閱讀教學法是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去尋找文本之間的異同點,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進而,也為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同時,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例如,在閱讀《智取生辰綱》《楊修之死》《范進中舉》和《香菱學詩》時,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本中的人物描寫以及作者的寫作手法,在閱讀教學時,我們要鼓勵學生對這幾篇文本進行對比閱讀,思考:每篇文章中都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手法?有什么不同?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對比文本之間的異同,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對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故事復述學習法
復述能力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力之一,也是提高學生社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改變以往的語文教學活動,要通過組織“故事復述”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在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中心思想的同時,也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復述不是簡單的一兩句話概括,也不是中心思想的說明,而是要交代起因、經過、結果,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文本概括能力,同時,也能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學《愚公移山》時,為了凸顯學生的主動性,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在預習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自主翻譯,并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以“復述故事”的形式來幫助學生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而且,這樣的導入還能減少學生對文本學習的盲目性,進而鍛煉學生的復述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六、直觀展示學習法
直觀展示學習法的應用主要是將抽象的語文知識形象化,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減少學生學習的盲目性,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做出相應的貢獻。因此,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功能,要有效地將文本中所描繪的情境直觀地展示出來,以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教學《威尼斯商人(節(jié)選)》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授課時,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話劇《威尼斯商人》,這樣一來能夠有效地將學生引入文本所描述的場景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二來能夠確保語文課堂的高效開展,同時,也能確保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想情感和態(tài)度。
教無定法。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為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吳文澤.初中語文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方法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