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要】文章從一次公開課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Reading教學中,感受頗深。筆者認為,執(zhí)教老師在這節(jié)課中,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的高度重視,從教學的組織,導讀的問題設計,到閱讀的各種方法的訓練以及教學評價等,處處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終極目標。本文重點談談自己的收獲和體會。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教學策略
英語閱讀教學之重要性人人皆知,閱讀是基本的必備的素質(zhì),閱讀水平、閱讀習慣等直接影響著聽、說、寫的發(fā)展,制約著英語整體水平的提高。對于初一學生的英語閱讀的訓練,教師們也都進行了探討,可是,收效甚微。閱讀不盡人意。前幾天的一節(jié)英語公開課,執(zhí)教老師的“高瞻遠矚”、“欲擒故縱”、“欲言又止”、“快馬加鞭”等,使我感概頗深,為我們同行們上了一節(jié)理論和方法的指導課。下面,簡單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一、 口語教學,“高瞻遠矚”
執(zhí)教老師執(zhí)教內(nèi)容是七上unit2 reading,執(zhí)教老師在教學的組織階段,使我們?nèi)粲兴?、若有所悟?/p>
師生簡單問好Good morning, class! Good morning, sir后,教師緊接著問What day is it today? 學生們回答:Tuesday. 教師繼續(xù)問how to spell it?
看似與教學主題相差萬里,因為Tuesday不是這節(jié)課的生詞,問星期幾也與本節(jié)課的教學無關,似乎與教學有所偏差。然而,這就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亮點,體現(xiàn)執(zhí)教者的“高瞻遠矚”。教學不應該只教教材,應該用教材教,應基于教材,再高于教材。如果今天周二學生學會Tuesday,那么周一到周五的幾個星期名稱就記住了,集中學習時,學生們會感到So easy!
二、語音復習,“欲擒故縱”
執(zhí)教老師在口語訓練的基礎上,對于Tuesday的發(fā)音,引出20個元音,其中重點復習了12個單元音,在書寫五個長元音時,故意寫了兩個/u:/,有同學站起來并指出,隨即,老師問,那么,這個重復了,那個是什么呢?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插曲”,顯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善于觀察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上課的專注力,同時,也是引導學生,敢于說真話,敢于挑戰(zhàn)“權威”,培養(yǎng)學生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三、拓展處,“欲言又止”,善于“留白”
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首先對文章的題目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從文題——My favourite football star 入手,捕捉課文的信息。讓學生明白這篇文章寫的是“我的最喜愛的足球明星”,強調(diào)兩個關鍵詞“最喜愛”、“足球明星”。
再提出相關的問題:Who is Simons favourite football star? What does Li Hua do every day? What does he do in his free time? What does Li Huas dream?學生們先口頭回答,再把答案寫作黑板上,對于最后一個問題的答案,有的同學寫的是Li Huas dream is wants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next World Cup.不足之處顯而易見,于是,老師讓學生找出不足之處,于是,有同學說His dream is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next World Cup.有的說應該是His dream is playing football in the next World Cup.于是,同學們有了爭議,不能用to play,有的堅持不能用playing.于是,教師微笑著說,其實兩個沒有對錯之分,但用法有微妙的不同,好學習的你一定課后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不定式和動名詞的不同之處。簡單的激勵性的評價,欲言又止的藝術效果,給課堂增添了亮點。
四、精彩處,“快馬加鞭”
待學生們讀了文章,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教師再次引導學生從文章的篇章結構上,分析文章,從而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脈絡。如老師首先給了一個任務:Discuss,討論的內(nèi)容是連線題:
Para 1 What is Li Huas dream?
Para 2 Who is Li Hua?
Para 3 Who is Simons favourite football star?
Para 4 What does Li Hua do in his free time?
這個任務的設計,無疑是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更引導學生從謀篇的角度分析文章的寫法,為學生的寫作給于有力的指導,同時,實現(xiàn)了讀寫結合的理念,改變了傳統(tǒng)的講讀法,局限于理解文章大意的做法。
在此基礎上,教師又“乘勝追擊”,再次巧設任務,促其學生捕捉主要信息和關鍵詞,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并關注主要信息的能力:
Name __________ Looks__________
Age____________ Comes from________
Club_____________ Lives in_____________
這個練習,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難度雖然大,但通過反復閱讀文章,已經(jīng)“熟能生巧”,這個任務難度系數(shù)也不是很大。
總之,這位老師,對于這篇文章采用的是整體教學法,走出了一句句分解、一段段翻譯的傳統(tǒng)灌輸法,而是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巧妙設計問題,并注意課堂的“留白”,聽說讀寫全面訓練,引導學生多種方式閱讀文章,打造了學生會讀、樂學的高效課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教師們不斷探討,立足課改,定會使課堂教學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乙麗.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的實施初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38.
[2]蔣中華.初中英語整體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