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
【摘要】學習動機是影響英語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動機消減現(xiàn)象在一些學生當中較為普遍,如何維持良好的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至關重要。本文討論了學習動機及其類型,針對動機消減,提出了一些調控策略。希望能對英語教師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學習動機 動機消減 動機調控策略
前言
SLA(第二語言習得)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過去的四、五十年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大體來說,二語習得的研究對象主要有兩個:語言和語言學習者。其中,語言學習者是近年來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而學習動機作為學習者因素中最具能動性的因素之一,更是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國內外學者圍繞學習動機開展了大量研究,其結果證實了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影響重大。
一、學習動機
雖然大量研究表明成功的語言學習和學習動機有關,但是對于學習動機的定義的卻不是那么容易的。
1.定義。Brown(1987)描述動機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并且會促使人們進行某一行為。Gardner(1985) 提出動機包括四個因素:目標,付出努力的行為,實現(xiàn)目標的愿望以及對待有關行動的積極態(tài)度。盡管研究者們對于動機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承認動機研究實際上是研究人類行為的向和量,即人們?yōu)槭裁磿x擇某種行為,對于這種行為能堅持多久,為了堅持這種行為會努力到什么程度。
2.分類。對于二語學習動機,主要的分類有兩種:工具型動機與融合型動機,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工具型動機與融合型是由Gardner和 Lambert(1972)提出的。前者指的是語言學習的實用目標,如通過考試,找到一份好工作,提高社會地位等。后者指的是語言學習者喜歡所學語言并對其文化也感興趣,樂于與其人民進行交往,渴望成為目標語群體的一部分。
而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則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另一種劃分,由Deci and Ryan(1985)提出。內在動機指的是學習者對語言學習活動本身感興趣而產生的,他能從語言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和滿足感。而外在動機指的是以學習活動以外的因素或學習結果為目標而引發(fā)的,如獲得外界的獎賞或逃避懲罰等。
二、學習動機的消減現(xiàn)象
由于二語的學習是一個長期并且枯燥的過程,學生不可能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學習動機。因此會出現(xiàn)動機消減的現(xiàn)象。動機消減,即學習動機水平的降低。它既指動機下降或衰退的過程,也可以指動機降低后的狀態(tài)。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有外在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內在狀況等。外在因素,如對老師不滿意,不喜歡使用的教材,對取得的成績失望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自身而造成學習動機的削弱降低。
三、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由于學習動機是動態(tài)的,而非靜止的,因此可以從學生自身和教師方面采取一些策略來調整控制學習動機,確保學習的持續(xù)性,保證最佳的英語學習效果。
1.學生自身。研究者發(fā)現(xiàn),當受試學生面對很多消極經歷時,他們都試圖保持或恢復他們的積極動機。學生自己所采用的調節(jié)控制學習動機的策略也稱為動機的自我調控策略,這也是學生們自我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學生自身在發(fā)現(xiàn)動機減退的情況下,可以采取以下幾種策略:興趣提升策略:看英文電影或電視劇,聽歐美音樂,增加對英美文化的了解;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材料來學習,變換學習方式,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英語學習中一些有趣的東西,使學習不那么枯燥;
自我獎勵策略:把英語學習目標分解成幾個小目標,每完成一定的學習計劃時,就獎勵一下自己。
自我效能提升策略:在英語學習遇到困難或自信心不足時,可以自我鼓勵,告訴自己只要努力肯定會學得更好,也可以用自己在學習上曾經取得的進步來激勵自己。
任務價值提升策略:時常告誡自己學好英語很重要,是未來交流學習必備的技能,事關自己以后的個人發(fā)展等。
2.教師方面。由于教師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施者,因此在喚醒、保持和加強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方面,英語教師的態(tài)度和行為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創(chuàng)造愜意的學習環(huán)境,開展有趣的課堂活動。創(chuàng)造適宜的并充滿個性化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改善師生關系;給學生充足的機會交流討論發(fā)表意見;此外,教師應該盡量展現(xiàn)自己激情的一面,并安排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吸引學生并使他們投入其中,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2)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保持和激發(fā)其英語學習動機。英語教師和相關的管理人員應該努力了解學生對英語教學的不同需要,在課程設置、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調節(jié),使英語學習與學生自身的切身利益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其畢業(yè)后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則會更加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3)幫助學生確立明確的長期和短期目標,并幫助他們實現(xiàn)。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定目標,幫助學生先聚焦于短期目標,通過短期目標的實現(xiàn)來增加他們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以此激勵他們朝著下一個目標努力。(4)采取適當多樣的方式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評價。對于翻譯課,口語課等,可以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及時測評,最后幾次結果累加作為最后的課程成績。這樣會刺激學生英語學習的外在動機,激勵學生不斷地努力。
四、結論
英語的學習是持續(xù)性的深度學習,而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又是復雜的,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學習動機是個系統(tǒng)的過程,需要學生、廣大英語教師和教學管理者的長期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Brown,H.D.1987.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 Hall.
[2]Joseph,F(xiàn).& James,E.2009.Demotivation:Affective states and learning outcomes[J].System37,pp.40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