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白 Text by Xiao Bai
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
◎文/小白 Text by Xiao Bai
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常秀麗的非凡之處,是她以一個癌癥患者的身份,帶領一家人幾十年如一日踐行孝道,并且,她所侍奉的老人,是與她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繼父!常秀麗說,她們的家庭有著共同的信念: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而這種共同的信念,得益于父母的言傳身教。
面對一家人數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老父的故事,一般人會疑惑:“烏鴉尚且反哺,孝順老父是極應當的,這有什么可宣揚呢?”那么如果這位老父是同女兒沒有血緣關系的繼父,而他的女兒又是一名收到過三次病危通知的癌癥患者呢?這個數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繼父的真實故事,就發(fā)生在沈陽市和平區(qū)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區(qū)的常秀麗家中。
“我并沒有做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作為子女,孝順父母是我們應當做的?!辈稍L過程中,常秀麗總是將這句話掛在嘴邊。而在鄰里與社區(qū)居民眼中,她們一家對繼父的孝順與照料,很多親生子女都難以做到。
“從小我就跟著媽媽一起照料患腦血栓的姥爺。那時候出租車很貴,公交車也少,每次送姥爺看病,我和媽媽都用平車推著他走到醫(yī)院。姥爺特別胖,冬天風冷路滑,每次走到醫(yī)院,我和媽媽都滿身大汗?!?/p>
常秀麗心懷感恩無所求,細心照料繼父數十載
“我剛剛出生三個月,父親就病故了。媽媽帶著我,還要照顧姥爺,經常忙不過來。每天早上給姥爺喂飯,就成了我的習慣。姥爺的飯要軟、爛,并且他吃得很慢。上學后,經常有小伙伴約我一塊兒上學,但為了讓姥爺安心吃飯,我總是獨自走?!闭勂鹦⒌溃P沱愓J為身教遠勝言傳,在母親給姥爺洗衣、擦身,陪伴姥爺看病、聊天的身影中,孝順的道理早已心手相傳,成為習慣。
2006年,常秀麗與母親不幸一同患上癌癥。母親去世前,她向母親承諾:“媽媽,你放心走吧,我會好好照顧爸爸的。”照顧老人對一個普通人家來說都是個不輕的擔子,更別提是一個癌癥患者了。而常秀麗懷揣著對繼父的愛與對母親的承諾,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她不但將繼父照顧得十分妥帖,更以堅強樂觀的心態(tài)戰(zhàn)勝了癌癥。
“爸爸在我十八歲時來到家中,他是非常溫和、善良的人,給了我渴望已久的父愛。這么多年一起生活,他就是我的爸爸。媽媽走了,他是我唯一的親人,我必須要照顧好他?!睘榱嘶I錢給常秀麗治病,丈夫回到湖南老家賺錢,家里只剩常秀麗和繼父。讓一個體重僅有七十幾斤的重病人去照顧老人,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那時候我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一次爸爸把大便拉在了褲子里,我趕緊為他清理。洗不動的衣物可以扔掉,但是爸爸必須洗澡。我扶他洗完澡,把他安置到床上躺下后,再也使不出一點兒力氣,兩眼一黑跪在了地上。跪著歇了好一會兒,才爬起來把剩下的衣物洗完?!?/p>
常秀麗對繼父的盡心、孝順,深深感染了周圍的人。大家爭相幫助她照顧繼父,渡過難關?!拔乙苍浗^望、無助過,想過放棄。在我最艱難的時候,是社區(qū)工作人員和鄰居們的幫助支撐我走了過來。”
如今,常秀麗早已痊愈,坐在我眼前的她,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曾經的病痛困苦沒在她臉上留下什么痕跡。“我是從生死線上走過來的人,這么多年,我接受了大家太多的幫助,對大家的回報、對父親的照顧都遠遠不夠,心上總覺得不安。”
于是常秀麗將這份歉疚與不安化為動力,更加悉心地照顧繼父,孝順老人不僅是常秀麗一個人的事情,更成了全家人的習慣與默契。繼父有糖尿病,她就每天親自為他制作糖尿病人的飲食,挑選低糖水果給繼父補充維生素;繼父喜歡泡澡,她就買來折疊浴缸一桶桶提熱水,讓不便外出洗浴的繼父隨時能泡澡?!斑@么多年一起生活,我們早有默契了,爸爸晚上一起身,我就會醒;他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我就知道他想要干嘛?!?/p>
常秀麗的丈夫擔心她的身體,偶爾會說:“我們夏天也是一天洗一次澡,爸爸洗一次也沒關系,你對爸爸好我沒意見,可是你也是曾經生過病的人呀!”他嘴上嗔怪妻子照顧老人“用力過猛”,自己卻也一絲不茍,每天在家陪伴老人解悶,做老人愛吃的飯菜,一樣不落。
兒子郭震霄從小被姥爺帶大,更是特別支持常秀麗。在美國留學的他每次打電話回來,都要跟外公聊天,明知道外公聽不清楚,他也依然把自己的生活點滴講給姥爺聽?!袄褷斅?/p>
不清楚不要緊,重要的是他知道我在陪他”,郭震霄對母親這樣說。
“他對姥爺的耐心,比我還好。姥爺一個問題反復問,他從不嫌煩,還主動給姥爺講自己的見聞故事,聽姥爺說心事。我這個做女兒的有時都做不到。我得向他學?!闭f起兒子的孝順,常秀麗一臉欣慰。
“毛毛(郭震霄乳名)給我取了個網名叫‘嗯、啊、行’”,這個奇怪的網名著實讓我吃了一驚。常秀麗笑著說:“他這是讓我順著姥爺,姥爺說話要有問有答,實在沒話兒了,就說嗯、啊、行,鼓勵老人傾訴。她說這樣對姥爺的身體好。”
常秀麗覺得“孝順”二字中,“順”比“孝”更難做到,也常被忽略?!皬那拔覍Ω赣H更多的是孝,無微不至地照顧他的生活?,F在,我更懂得理解爸爸,順著他的心意。”
“老人的想法有時候挺難理解。冬天他覺得房間悶熱,必須把屋里的窗子都打開,自己卻蓋著棉被再壓上羽絨服、毛毯睡覺。從前我怕他被吹病了,總是想講道理說服他不要開窗。現在,我給他換上厚被子,每天提前打開電熱毯暖好床。我和丈夫怕冷,睡覺時就把門掩上些,但也不敢關死,怕他晚上叫人我們聽不見。”
扇枕溫席、一飯一蔬地照顧繼父生活,所做的平凡細事,卻能真正與繼父貼心,讓他感到溫暖。
就是這一家三口,幾十年如一日踐行孝道
在外,常秀麗時時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掛在心間,把自己的“孝順”之心奉獻給其他老人。她定期去敬老院做義工,為老人理發(fā)、剪指甲,陪他們聊天兒;同時她還是文安路社區(qū)的義工,鄰里間有哪些是空巢老人,哪些需要特別的照顧,常秀麗都爛熟于心;不論在哪兒,只要見到需要幫助的老人,她總是毫不猶豫地施以援手。
“我母親七十歲時還堅持在社區(qū)做義工,兒子在美國也參加了很多義工組織,我們都想將自己得到的溫暖再傳遞給別人。懂得感恩與回報,不僅能更好地孝順自己的親人,更能把‘孝順’這一傳統(tǒng)美德散播到全社會?!?/p>
付出的同時,常秀麗也收到了很多來自老人的溫暖與感動。鄰居孫大爺是一名空巢老人,與常秀麗一家非常熟悉。常秀麗買菜時,經常為孫大爺帶一份;做好飯菜,也總是給孫大爺送一些?!耙矝]啥,我做多做少都是一樣的,還能幫他省點事兒,一順手的。”孫大爺十分感動,于是只要看到常秀麗家門外有垃圾,就順手給倒掉?!拔覀兒髞矶疾桓彝T外放垃圾了”,常秀麗邊說邊樂。
“我接受過太多的關愛,而今我戰(zhàn)勝病魔,成了有能力助人的人,我要用我自己關愛老爸爸的行動去感染別人。孝順是一種能量,我想把它傳遞給更多人?!?/p>
常秀麗說:“我們一家人,總能其樂融融,不為別的,只因我們有著共同的信念——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幾十年心手相傳的家風,孝順就是習慣了,不論在哪兒,我們都會源源不斷地將這個正能量釋放出來!”
這就是常秀麗一家,做扇枕溫席的小事,以至孝之舉,將溫暖源源不斷地播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