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紅,楊 琳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超聲科(成都 610017)
近年來,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甲狀腺等淺表器官良惡性病變的鑒別診斷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但應用于宮頸方面的研究較少。單純從婦科觸診檢查中獲得宮頸硬度的信息存在主觀性,對宮頸占位性病變的組織硬度無法量化。本研究應用經陰道超聲彈性成像(transvaginal elastography,TVES)技術檢查54例宮頸占位性病變和30例正常宮頸,根據彈性成像特征和硬度半定量評分判斷組織的軟硬度,初步鑒別病變的性質,現(xiàn)報道如下。
將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就診的宮頸占位性病變患者54例納入本研究,其中宮頸良性占位性病變32例、宮頸癌22例,均經病理確診,年齡40~65歲,平均47歲。同時選取30例宮頸正常的女性作為對照組。
1.2.1 儀器 使用邁瑞公司DC-8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11MHz,配置有實時TVES功能及相關后處理軟件。
1.2.2 檢查方法 囑患者排空小便,取膀胱截石位行經陰道超聲掃查:先行二維超聲檢查,若發(fā)現(xiàn)病灶,了解病灶部位、數(shù)目、大小、形態(tài)、邊界、回聲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然后啟動彈性模式,設置感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ROI),ROI應為整個宮頸或病灶的兩倍左右,分別取橫斷面及縱斷面行彈性成像;獲得滿意圖像后,由兩名醫(yī)師共同行彈性圖像分析。
1.3.1 宮頸硬度半定量評分 參照Thomas等[1]提出的乳腺超聲彈性成像5分法評分標準,標準如下。1分:2/3區(qū)域為綠色,1/3為紅色,極少藍色,占位性病變全體發(fā)生變形;2分:2/3區(qū)域為綠色,1/3為紅色和藍色,占位性病變大部分發(fā)生變形,小部分未變形;3分:1/2區(qū)域為藍色,1/2為綠色,占位性病變邊界發(fā)生變形,中間部分未變形;4分:藍色區(qū)域>紅色區(qū)域,占位性病變均未變形;5分:病灶和周邊組織均為藍色,占位性病變全體和周邊組織均未變形。
1.3.2 宮頸占位性病變應變率 通過比較病灶與鄰近組織的應變率比值來評價病灶的彈性。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正常宮頸30例,超聲彈性評分均為1分;宮頸良性占位性病變32例,其中宮頸肌瘤17例,宮頸息肉15例,31例超聲彈性評分均≤2分、占96.9%;宮頸癌22例,20例超聲彈性評分≥3分,占90.9%(表1)。
表1 正常宮頸、宮頸良性占位性病變、宮頸癌彈性評分結果(n)
22例宮頸癌圖像特征為:病灶以藍色為主,可伴少許綠色和紅色,其應變率比值為4.27±1.43;32例宮頸良性病變圖像特征為:以綠色為主伴部分紅色,伴或不伴中心部位少許藍色,其應變率比值為1.61±0.35,兩者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超聲彈性成像作為一種全新成像技術,拓展了超聲診斷范圍,填補了超聲不能評估組織硬度的空白。近年來,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和甲狀腺等淺表器官的診療已日趨成熟,而應用于宮頸檢查還較少。組織硬度是臨床判斷腫瘤良惡性的重要指標,宮頸癌變時硬度會不同程度增加;同時,硬度也與病理改變緊密相關。經陰道超聲能清晰顯示宮頸的全貌、各層次結構及血流分布狀況,但無法提供組織的軟硬度信息,婦科醫(yī)師傳統(tǒng)的觸診雖能獲得這方面的部分信息,但因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及諸多其他影響因素,難以準確量化。超聲彈性成像于1991年由美國德州大學的Ophir等[2]提出,能夠測量組織彈性,即組織軟硬度。不同組織的彈性系數(shù)不同,受到壓力時發(fā)生的位移不同。TVES通過腔內探頭對宮頸施加一定壓力,根據組織的變形程度得到診斷所需信息。該技術彌補了CT、MRI等影像學的不足。劉艷等[3]認為宮頸彈性圖像特征鮮明、重復性好,是研究宮頸占位性病變的重要影像學手段。
本研究結果顯示:以彈性評分≤2分為宮頸良性占位性病變評分診斷標準,32例宮頸良性病變中31例符合最終病理結果,符合率為96.9%;以彈性評分≥3分為宮頸癌彈性評分診斷標準,22例宮頸癌中20例符合最終病理結果,符合率為90.9%。因此,彈性評分≥3分應高度疑診宮頸癌,彈性評分≤2分則可能為良性病變。
應變率是通過比較病灶與鄰近組織的平均應變率來評價病灶的彈性,與評分法相比,比值法減少了操作者主觀因素的影響,可重復性有所提高[4]。本研究中22例宮頸癌應變率比值為4.27±1.43,32例宮頸良性病變應變率比值為1.61±0.35,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本研究中應用的壓力式彈性成像需要檢查者手動加壓,施加壓力大小和頻率快慢均會對診斷結果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檢查中檢查者應手持探頭輕壓宮頸,以清晰反映各個層次組織的軟硬度,壓力曲線均衡時可獲得滿意圖像。此外,若病灶中有片狀鈣化或長期慢性炎癥等,宮頸會因組織硬度增大而導致假陽性,如果病灶內部有出血壞死、液化等,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容易出現(xiàn)假陰性的結果,這與其他報道[5-6]一致。
綜上所述,TVES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影像學手段,能為宮頸良惡性占位性病變診斷提供參考,對臨床鑒別診斷有較大幫助。
[1]Thomas A,kummel S,Gemeinhardt O,etal.Real-time sonoalastography of the cervix:tissue alasticity of the normal and abnormal cervix[J].Acad Radiol,2007,14(2):193-200.
[2]Ophir J,Cespedes I,Ponnekanti H,etal.Elastography:aquantitative method for imaging the elasticity of biological tissues[J].Ultrasonic Imaging,1991,13(2):111-134.
[3]劉艷,劉佳,岳慶雄,等.子宮頸占位性病變的經陰道實時彈性成像表現(xiàn)[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21(4):332-334.
[4]張偉,朱亞,吳海燕,等.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在乳腺良惡性腫塊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15(6):392-394.
[5]魯蓉,肖螢.超聲彈性成像與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宮頸占位性病變診斷中的對比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2,28(2):166-169.
[6]劉彥英,趙曉虹,叢淑珍,等.灰階超聲聯(lián)合實時組織彈性成像診斷宮頸癌[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2,28(1):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