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英 陳宗慧
【摘要】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初中生;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從近幾年的初中語文考試中看出,閱讀這個板塊比重越來越大,分值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走重視閱讀,重視積累的路線。語文教師就要注重閱讀方法訓練,幫助學生運用多元化的積累方式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并在閱讀中提升作文能力。那么,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提升。我們經(jīng)過十多年的教學積累和近段時間的思考,總結(jié)出以下幾點不太成熟的經(jīng)驗。
一、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
學生要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的素養(yǎng),只是靠一本語文書和課堂上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課外閱讀可以增長見識,啟迪心智,并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隨著課改的深入,擴大課外閱讀量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改革者的共識。因此,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各年級閱讀的要求和數(shù)量。名著閱讀是課外閱讀中的一大重點,新的初中語文教材就增加了《名著的推薦與閱讀》專項。與此同時,幾乎各級考試也把名著作為一項考察內(nèi)容,這都為語文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提供了重要依據(jù)。但是,由于初中教學時間緊、學科多,學生能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非常少,而名著閱讀又是閱讀中的大工程,很多學生望而卻步。作為語文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把名著閱讀落到實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艱巨任務。接下來談談自己的見解。
第一,給學生明確閱讀的必要性。我想,這是學生啃下一本大部頭名著的動力。因此,除了講明讀書的好處外,我還會搜集一些中考有關(guān)名著的考題,展示給學生看。學生一看到這些與考試掛鉤的東西,明白了閱讀的實際效用,閱讀的積極性馬上被調(diào)動起來了。這比老師講任何大道理都有用。
第二,與學生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初中三年要求閱讀的名著大多是小說類,如《駱駝祥子》《魯濱孫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童年》等,只有少數(shù)的寓言、詩歌、散文類,如《繁星》《春水》《朝花夕拾》等,所以就應重點幫學生制定小說的閱讀計劃。每學期課本要求的三本名著,學生必須人手一本。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例,我先要求學生看看全書共有多少章,每章大概多少頁,讓學生規(guī)定每天必須花的時間,必須讀完的頁數(shù),要求學生最好以一章為一個單位,兩至四天完成一章的閱讀,每讀完一章想想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老師可以與學生談談讀后的感受,若效果不好,就及時提醒他注意閱讀的質(zhì)量,避免學生盲目跟風,只求速度,不講效果。
第三,指導學生閱讀積累的方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讀”要與“寫”相結(jié)合,以求讀出實實在在的效果。閱讀積累具體的方法有:1.制作常識卡片。即摘錄下書名、作者、國籍及主人公的名字和性格特征。2.摘抄精彩片段??梢悦恐芤黄?,也可根據(jù)書的內(nèi)容的多少訂下總的摘抄篇數(shù),各篇不能是相連的內(nèi)容,每篇不少于150字。3.寫讀后感。結(jié)合自身的現(xiàn)實生活,體味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樂趣。4.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名著閱讀計劃的順利實行需要時間上的保障,利用課堂時間是不現(xiàn)實的,只用在校時間也遠遠不夠,這就需要學生利用校外時間進行閱讀,又加之我班大多數(shù)學生寄宿在學校,但在校時學習任務較重,閱讀時間較少,只有利用雙休日在家閱讀。許多學生家長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認為學生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課本上,閱讀課外書是不務正業(yè),對學生讀課外書不僅不支持,甚至橫加干涉。況且我們這樣的偏遠山區(qū),大多數(shù)家庭“三無一有”(無文學書、無雜志、無報紙,有電視),這樣要讓學生在家中有書讀還得需要家長出錢給孩子買。所以,我們利用家長會與學生家長進行充分的溝通,講清現(xiàn)在語文考試方向的變化,努力轉(zhuǎn)變他們這種根深蒂固的錯誤思想,并介紹教師在名著閱讀上的教學計劃和同學們的讀書計劃,在此前提下,要求家長給孩子準備一些必讀的課外書并希望他們在勞動、工作之余督促學生抽時間進行名著閱讀,鼓勵有興趣的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交流。
二、有效地進行課堂閱讀教學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還是要依靠課堂教學。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形成多重對話的過程,是師生在思維上的多重碰撞和交流。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是為了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閱讀教學,從這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看,應做到以下幾點:1.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文本的“多元解讀”。新課程實施之后,《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和解讀作品的策略方面與以往的教學有了明顯的區(qū)別,在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上,由過去主要關(guān)注教學內(nèi)容的思想教育意義到關(guān)注教學內(nèi)容的文化認同、情感熏陶、藝術(shù)審美的價值。所以在作品的解讀上就要注重閱讀者的個人情感體驗和獨特的審美取向。2.注重閱讀教學中的感知能力。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整體感知是辯證法認識事物的客觀要求,有助于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中學語文教科書中的文本都是佳作名篇,不少作品是大作家的成名作、代表作或代表作中的精彩片段。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有很深的文學、文化背景,在學生的閱讀實踐中能起到“窺斑見豹”的作用。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看到文本在全篇或在作家全部作品中的代表的特點,置文本于整個作品或作家整個創(chuàng)作的背景下,對文本進行“知人論世”的整體感知。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從訓練理解語言能力的角度進行洞幽細微的閱讀,進行扎實科學有效的語段教學,舉一反三。
總之,語文教學中要使學生的語文成績能提高,閱讀教學這個板塊必須要做好。但是閱讀教學這個板塊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還有待我們語文教師在實踐中探索前行。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