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然
【摘要】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是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對閱讀進行訓練的過程即對學生進行語文運用能力提升的過程。非指導性教學是一種間接性、非命令性、不明示性較強的教學方式,其本質是以學生為本。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非指導性教學,有助于學生發(fā)展自身的個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非指導性;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當下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教學必須做出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乃至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僅僅作為接受知識的載體。對于學生而言,這種教學模式機械化又枯燥乏味,教師強烈的個人意識往往會對學生進行較強的指導性教學,即要求學生整齊劃一,在看待問題時非黑即白,將教師強烈的個人意識加諸學生,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自己思考的能力,對學習上的相關問題過分依賴教師,這對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加強非指導性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非指導性教學的概念首先由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其在教育領域充分體現了人本主義思想。羅杰斯認為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凌駕于學生之上,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同時對學生有著極大的不信任,往往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檢查,在學生犯錯的時候給予批評甚至嘲笑,這種方式使學生對課堂學習提心吊膽,對失敗更是恐懼至極。這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對學生的一種心理傷害,要轉變這種傳統教學模式,要加強對學生的非指導性教學,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當下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不足
(一)逐句講解,細碎煩瑣
現在許多高中語文教學者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沿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逐字逐句的講解,讓學生分析句子內涵、段落大意、每段中心思想等等,這種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高中生的需求。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很重,學生往往比較愿意把時間花在成績提高很快的科目上,對于語文這種靠平時積累的科目,學生往往會有一定的忽視,學習的興趣也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還是采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不僅成績提高慢,對語文學習也會日漸煩躁,提不起半點興趣。
(二)主題式教學
相較于逐字逐句的講解,主題式教學有其進步性。其在講解文章時抓住文章大意,從全局的高度去把握文章,避免了瑣碎的缺點,但是這種方法在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例如,在使用這種方式進行一些內涵與情感表達較為豐富的文章教學時,就會有一些疏漏,《邊城》《祝?!愤@種文章,其情感較為復雜,作者的個人風格也比較突出,在這種情況下,若僅僅考慮對文章的主旨進行剖析,就會導致學生錯過對文章藝術風格、敘事特色等的賞析。文章的主題剖析在閱讀教學中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重要點,除了主旨,文章能夠給予我們的還有更多,主題式教學的缺陷在這里就暴露出來了。
二、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非指導性教學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即不給學生以過于具體的教學,而是進行適當點撥,讓學生自主感悟,而后將文學作品的精髓領悟透徹,再進行表達闡釋,從而實現“消化知識”的目的。這種教學模式的本質在于為學生進行自主理解構建一個合適的契機,讓學生在自由閱讀文章的同時體味文章中的意境,與作者進行交流與對話,品位作者的情感,通過“悟”,真正提高學生的品位,提升語文素養(yǎng)。與其他自然科學類學科不同,語文這種人文性質較強的學科更需要學生自己領悟,對待具體的作品,往往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統一的答案。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者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符合文章的情境與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內在動力,讓學生產生表達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氛圍會變得尤為熱烈,對學生的交流、感悟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熱烈中學生的思路有可能會偏離軌道,例如脫離具體的時代背景,脫離作者的生平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給予及時的點撥,幫助學生收回思緒,回到“正軌”。要使非指導性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首先教學者自身要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要對相關文學作品有豐富的積累,這樣才能在課堂中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耳濡目染,提升內在修養(yǎng)。例如詩詞的教學,古詩詞相對于現今的學生而言是較為抽象的藝術形式,要讓學生真正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教學者就應當有足夠的古詩詞底子,在講解的過程中能夠進行自由的穿插與拓展延伸,不拘泥于書本,從而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悟,以提高教學成效。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當是一個學生自主探索、求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需要適當點撥即可,過多的指導性干預反而會使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的信心與興趣。語文學科是一門注重探究性學習的學科,學生的主體性需要被充分挖掘,需要通過教師輔助、學生合作等方式提升語文學習的內涵。實踐證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富有啟迪性和教育性的環(huán)節(jié),體現了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果起到了檢測和修正的作用。另外,語文閱讀也是學生進行自我學習的過程。學生自主參與閱讀學習,能拜讀更多的名家文章,能進行延伸閱讀,不斷拓寬知識面,完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 陳日亮.如是我讀——語文教學文本解讀個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