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馳,佟鐵鷹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 體育學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
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研究
張 馳,佟鐵鷹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 體育學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調(diào)查研究等方法,對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特征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主要體現(xiàn)在參與性、時空性和多樣性三方面,其對冰雪體育需求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競技運動、休閑娛樂、強健身心向人與人的溝通交流、社會階層流動和運動體驗轉(zhuǎn)變。這種新的冰雪體育需求發(fā)展趨勢不僅與經(jīng)濟水平、興趣愛好、行為目標息息相關(guān),同時也受到黑龍江省城市冰雪體育場地設(shè)施的影響。這一方面說明黑龍江省城市人群冰雪體育的需求已經(jīng)隨社會的發(fā)展步入新的階段,而另一方面也說明黑龍江省城市現(xiàn)有公共冰雪體育服務(wù)的不足,是制約群眾性冰雪體育需求的根本矛盾之所在。
關(guān)鍵詞:黑龍江省;城市人群;冰雪運動;體育行為
黑龍江省作為國家重要的老工業(yè)基地,在市場經(jīng)濟改革的進程中,其整體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與發(fā)達地區(qū)相比差距較大,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水平,同時也制約了公共體育服務(wù)體系的發(fā)展。同時新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對我國社會體育供給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不斷完善現(xiàn)有的公共體育服務(wù)體系,以滿足城市人群對體育的需求。而目前,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我國社會結(jié)構(gòu)和利益格局發(fā)生了變化,以經(jīng)濟資本為劃分標準的多元化黑龍江省城市社會人群在冰雪體育行為方式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分化特征[1]。群眾性冰雪體育運動行為的新發(fā)展,充分展現(xiàn)了人們從事冰雪體育的主體思想,表達著對冰雪運動的實際需求及需求結(jié)構(gòu)[2]。而這些需求目標不但反映著黑龍江省城市人群為達到運動目標而進行的冰雪體育活動方式,還體現(xiàn)著群眾性冰雪運動同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因此,運用社會學理論分析黑龍江城市人群冰雪體育行為,確立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需求結(jié)構(gòu),為構(gòu)建符合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群眾性多元化冰雪體育服務(wù)體系提供依據(jù)。
為分析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本研究選用湯國杰編制的體育行為狀況調(diào)查問卷[3],以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等地的城市人群為調(diào)查對象,在每周活動次數(shù)、每次活動時間、活動強度、主要運動項目、人際環(huán)境、空間環(huán)境、時間段等7個維度上,對其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展開研究。
2.1 參與性特征
體育的參與性是指,社會個體在可自由支配的時間里主動或被動的參加各類體育活動[4]。它一方面體現(xiàn)了人們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行為,表達著通過人們的親身參與過程中體驗某種感受;另一方面也通過參與特征的結(jié)果,詮釋體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展現(xiàn)城市人群的體育觀念和想法。
從對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分析來看:首先,在主動參與性上。社會中下層人群所占比例最高,達到了29.4 %;社會下層人群為21.3 %、社會上層人群為18.7 %、社會中層人群為16.3 %、而社會中上層人群體育的主動參與性最低,為14.3 %。雖然黑龍江省城市人群在冰雪運動的主動參與性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從總體上看這種差異性并不大。這說明,黑龍江省城市人群在冰雪運動中均具有較高的主動參與性,表達了社會各階層人群對冰雪運動所具有的健身、休閑、娛樂等文化內(nèi)涵和健身功能價值的認同。而社會中下層和下層的體育主動參與性最高,說明了這兩類人群從事冰雪運動的意愿則較其他階層更為主動。即社會底層人群有更強烈的冰雪運動需求欲望,且冰雪運動已經(jīng)成為其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社會底層人群通過參與冰雪運動來滿足對物質(zhì)和精神文明的需求。而社會中層以上人群主動參與冰雪運動的行為較低說明,雖然這幾個階層的人群也認識到冰雪運動所具有的功能和價值,但冰雪運動在其體育運動乃至日常生活方式中并不占據(jù)主導位置,因此其冰雪體育的主動參與性要低于社會中下層和下層。其次,從社會人群冰雪體育行為的參與頻次和運動強度來看。不同階層人群每周冰雪運動的次數(shù)和每次冰雪運動的時間長短呈現(xiàn)由社會底層至上層呈現(xiàn)遞增的特征,即社會階層越高,每周冰雪體育的運動次數(shù)越多、時間越長。這說明,經(jīng)濟水平越高的社會人群其冰雪體育參與程度越高。而這種冰雪體育行為在中下層社會人群中主要是為強健身心,而在社會的中上層則還包括了休閑娛樂、階層流動、社會溝通、認知體驗等行為目標。此外,從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的運動強度來看,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的運動強度具有局部的分化特征,即社會中上層及上層在運動中保持著中等強度的負荷水平,而社會中層、中下層及下層保持著中等至高等強度的負荷水平。這反映出,社會中上層及上層人群的冰雪體育是以休閑、娛樂為主體的行為目標,而社會中層、中下層及下層則體現(xiàn)出強健身心、增進健康的體育主導思想。
2.2 時空性特征
體育運動的空間性,是指參與休閑體育的城市人群根據(jù)個體個性和偏好差異選擇不同體育活動場所的特性[5]。城市群眾性體育行為的空間性,一方面表現(xiàn)為人們在特定的體育空間中進行活動,即體育活動場所;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不同社會階層人群對體育活動場所具有不同層次的空間感知與選擇偏好,這種空間的等級層次成為限制社會階層參與體育活動的客觀因素之一。時間是人類日常生活所擁有的必然條件,也是人類實現(xiàn)自我意愿的必要條件[6]。社會不同階層人群體育活動的開展受制于擁有可自由支配的時間的多少。它一方面揭示了時間是休閑體育活動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城市居民個體屬性的差異和體育活動中時間利用方式的差異。
首先,從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活動的空間行為來看,社會中層、中上層及上層人群在冰雪體育活動中,不受活動場所空間地理位置的制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活動需求安排各種冰雪體育活動。而社會下層及中下層人群在冰雪體育活動中,由于受到空間地理位置的制約在冰雪運動的空間選擇上受到的制約明顯。這表明,社會中上階層人群在冰雪體育活動中不需要在特定的空間中進行冰雪活動,可以根據(jù)需求目標選擇冰雪運動空間;而社會底層人群在冰雪體育活動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只能在特定的空間中進行冰雪體育活動。這不僅形成城市社會人群冰雪體育活動中的空間差異性,也促進了冰雪體育運動中社會階層的分化。其次,從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活動的時間需求來看。雖然各群體冰雪體育活動的時間相對固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相互交叉,但從可支配的時間資源來看,社會中上層及上層人群的冰雪體育活動時間大都處于社會生活中的黃金時段[7];社會中層及其以下人群冰雪體育活動時間一般處于社會生活中的空余時間。不同階層對時間資源的占有和支配,不僅顯示了社會中上階層人群的優(yōu)越性,也說明社會中下階層人群不僅缺乏對經(jīng)濟資源的占有,同樣也缺乏對時間資源的占有,這也就導致了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中的時空差異性特征。
2.3 多樣性特征
冰雪體育項目,是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的載體。城市人群正是通過參與不同的冰雪運動,來實現(xiàn)強健身心、休閑娛樂、溝通交流等行為目標。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參與不同的冰雪運動項目,不僅表明了群眾冰雪體育活動的多樣化,同時也反應了各類人群的冰雪體育行為趨向。
從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中冰雪運動項目的選擇來看:雖然當前以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冰球、花樣滑冰、越野滑雪等為代表的固有體育項目依然是群眾性冰雪體育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但以冰壺、單板滑雪、極限滑雪、自由式滑雪、冰橇等為代表的新型冰雪體育項目已經(jīng)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并形成了穩(wěn)定的參與人群[8]。此外,在調(diào)查中還發(fā)現(xiàn)雖然以冰壺、單板滑雪、極限滑雪等為代表的小眾冰雪體育運動在黑龍江生開展的時間并不長,但也已經(jīng)形成了一批穩(wěn)定的參與者。這表明,當前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運動的主流依然是固有的大眾項目,但新型的小眾冰雪體育所具有的價值和功能已經(jīng)獲得了少數(shù)人群的認可,并成為黑龍江省城市人群冰雪體育運動的新選擇[9]。此外,從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雖然以冰球、速度滑冰、雪地足球等為代表的同場對抗項目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但自我表現(xiàn)難美類的冰雪體育項目參與的人數(shù)增長明顯。這說明,當代社會人群在體育運動中更加重視冰雪體育運動的文化性與藝術(shù)性。城市人群在運動中,通過合理的選擇體育項目一方面實現(xiàn)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目標,另一方面,通過體驗運動的競爭與對抗實現(xiàn)愉悅身心的目標。
從對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的分析來看,當前影響黑龍江省城市群眾冰雪體育行為的因素雖然較多,但目前主要還是集中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水平、興趣愛好、行為目標和場地設(shè)施等四個方面。
3.1 經(jīng)濟水平
“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對經(jīng)濟資料的占有不僅成為當代社會階層劃分的重要標準,同時也是促使黑龍江省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存在明顯差異的主要原因[10]。首先,受經(jīng)濟水平的影響,黑龍江省城市社會中下層及下層人群只能選擇體育消費水平較低的諸如速度滑冰、花樣滑冰等冰雪運動項目。這主要源于冰鞋等冰雪體育器材一般使用期限較長、損耗較低[11]。雖然從調(diào)查的情況來看,黑龍江省城市中上層、中上層人群中也有從事速度滑冰、花樣滑冰等冰雪體育活動的群體,但其消費水平卻存在較大差異。如,社會中上層人群在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球、冰壺等運動中,平均每月一般要花費1 000~2 000元;而社會中下層人群在這些運動中的消費,平均每月花銷只有100~300元;其次,要表現(xiàn)為社會中下階層人群的體育活動時空受限明顯。社會中下層選擇免費的、距離家或工作地較近的公共冰雪運動場地,其空間活動范圍一般在5 km以內(nèi),其活動時間的選擇一般在早晚的空閑時段。而社會中上層及上層人群,在體育運動中其空間活動范圍可以達到30 km以上,其活動時間的選擇一般在休閑、娛樂的黃金時段。這表明,社會上層人群可以用更多的經(jīng)濟資源來換取所需的冰雪體育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而社會下層人群可用于換取冰雪體育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的經(jīng)濟資源十分有限,這不僅直接體現(xiàn)了群眾性冰雪體育活動的消費水平,也闡釋了社會各類人群的冰雪體育消費特征,即經(jīng)濟資源對社會不同階層人群冰雪體育活動時空的選擇制約明顯。
3.2 興趣愛好
黑龍江省城市不同人群冰雪體育行為活動雖然受經(jīng)濟的制約明顯,但從調(diào)研過程來看,即便是社會底層人群也有機會參加消費水平較高的冰雪運動項目,而社會上層人群也沒有完全摒棄消費水平較低的冰雪體育活動。這說明,雖然對經(jīng)濟資料占有的多少,有助于社會上層人群選擇更多、更好的冰雪體育項目體驗冰雪運動樂趣,但經(jīng)濟因素并沒有完全阻礙社會不同階層人群參與不同種類冰雪運動項目的路徑。
首先,社會不同階層人群參加冰雪體育運動在于滿足身心的自我需求,而這種需求的出發(fā)點就在于對冰雪運動的興趣愛好。只有喜歡某項冰雪體育運動,人們在從事這項運動中才能體驗到冰雪運動的樂趣,實現(xiàn)心情舒暢與精神上的滿足[12]。因此,黑龍江省城市人群的冰雪體育行為,是建立在人們參與冰雪運動項目基礎(chǔ)上的,而這種參與又是以人們對其冰雪項目的認可為基礎(chǔ)。其次,不同人群的工作和生活習慣推動了冰雪體育興趣愛好的形成,并進而影響冰雪體育行為方式。如,社會底層人群由于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付出較多的體力勞動。因此,在冰雪體育運動中就比較喜歡以速度滑冰、雪地足球、冰球等為代表的體能主導類項目。而社會中上層人群,由于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付出的是較多的腦力勞動。因此,在體育運動中就比較喜歡以冰壺、花樣滑冰、單板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等技能主導類項目,意在以智慧結(jié)合體能的方式,體驗冰雪運動的樂趣。第三,冰雪體育運動多樣化和時尚化發(fā)展提升了人們的認知,使得人們對冰雪運動項目的選擇更加以滿足自我的性格為主。如,在冰雪體育運動項目匱乏的時代,人們只能從事速度滑冰、花樣滑冰或冰球等少數(shù)運動項目。這種有限的冰雪運動參與選擇權(quán),使得人們往往從事了自己不太喜歡的冰雪運動項目[13]。但隨著冰雪體育運動資料的日益豐富,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也就出現(xiàn)了更加頻繁的冰雪運動項目轉(zhuǎn)換和參加多個冰雪運動項目的現(xiàn)象。因此說,對不同冰雪運動項目興趣愛好,也是當前社會不同人群冰雪體育行為既有差異又趨于相同的特征之一。
3.3 活動目標
體育活動目標,是人們參加體育運動目的性的根本指向[14]。體育活動目標不僅反映了社會人群體育行為的內(nèi)在動力,同時也體現(xiàn)了其外在表征。對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的分析來看,其冰雪體育活動目標多樣性的選擇不僅詮釋了不同人群的體育行為特征,同時也對不同人群的冰雪體育行為產(chǎn)生著重要影響。
首先,從不同人群冰雪體育活動目標的選擇來看。中上層及上層人群,對冰雪體育運動強健身心、溝通交流和休閑娛樂的目標,使得這一階層的冰雪體育行為更多的體現(xiàn)為活動中人群的小群體性、運動項目的高消費性、運動強度的中等性和活動時空的隨意性特征。中層人群,對冰雪體育運動強健身心、階層流動和休閑娛樂的目標,使得這一階層人群的冰雪體育行為更多的體現(xiàn)為活動中人群的聚合性、運動過程的高對抗性和高強度、活動時空的固定特征和冰雪運動項目的高技巧性[15]。中下層及下層人群,對冰雪體育運動強健身心、階層流動的目標,使得這一階層人群的冰雪體育行為更多的體現(xiàn)為個體性、運動項目的低消費性、運動的高強度性和活動時空的空閑性特征。其次,從不同人群冰雪體育活動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看。社會中上層及上層人群,在實施過程中核心的動力在于小群體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xiàn)在商業(yè)上的協(xié)作,然后才是健身和娛樂休閑;社會中層人群,在實施過程中核心的動力在于階層間的流動,意在通過冰雪體育運動實現(xiàn)社會階層的轉(zhuǎn)換,然后才是健身和社會溝通;社會中下層及下層人群,在實施過程中核心的動力在于強健身心,然后才是階層流動和娛樂休閑。第三,從群眾性冰雪體育活動的結(jié)果來看。雖然各類人群都基本達到了健身目標,但在各類人群冰雪體育行為的核心目標實現(xiàn)上卻有所差異。如,社會中上層及上層人群,溝通交流的體育活動目標基本實現(xiàn);而社會中層人群,階層流動的目標實現(xiàn)較為有限,不足參與體育人數(shù)的1 %;社會中下層及下層人群,強身健體的目標能基本實現(xiàn)。這表明,冰雪體育活動目標不僅影響著各類人群的冰雪體育行為,還推動著冰雪體育的社會化發(fā)展。
3.4 冰雪體育器材與場地設(shè)施
冰雪體育器材與場地設(shè)施,是社會冰雪體育活動開展的基礎(chǔ)[16]。從對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的分析來看,受各類人群對經(jīng)濟資源占有的影響,其對冰雪體育器材與場地設(shè)施占有的不同,導致其冰雪體育行為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首先,從各類人群對冰雪體育器材與場地設(shè)施等資源占有情況來看。社會中上層及上層人群,由于占有了大量經(jīng)濟資源,使其能夠以經(jīng)濟資源轉(zhuǎn)換成高品質(zhì)的冰雪體育器材與場地設(shè)施資源,并利用所擁有的體育資源進行諸如冰球、冰壺、單板滑雪、極限滑雪、高山滑雪等冰雪體育運動,以此實現(xiàn)這一階層的冰雪體育行為目標。如,在冰雪體育器材和冰雪體育場地設(shè)施的消費上一般在10 000元以上。而社會中層人群,由于只占有部分經(jīng)濟資源,所以在冰雪體育運動中其體育器材與場地設(shè)施資源的選擇就較為有限,一般會選擇消費水平較為一般的體育器材與場地設(shè)施進行活動。如,雖然選擇了冰球、單板滑雪、花樣滑冰、高山滑雪、冰壺運動,但冰雪體育器材的消費一般僅局限于1 000~3 000元左右。而社會中下層及下層人群受經(jīng)濟條件的影響,在冰雪運動中多選擇公共冰雪體育場地和低檔次的冰雪體育器材,這不僅使得冰雪體育消費水平較低而且在冰雪運動項目的選擇上也受到較大限制[17]。其次,從對冰雪體育器材與場地設(shè)施等資源的使用頻率來看。社會上層和社會下層人群冰雪體育器材和場地資源使用頻率最高,而社會中上層、中層和中下層人群冰雪體育器材和場地資源使用頻率相對與前者較低。其中,上層人群大都選擇了更完善的冰雪體育設(shè)施,社會下層則基本選擇在免費的公共冰雪體育設(shè)施中進行各類體育活動,而其他社會階層則以公共冰雪體育設(shè)施和收費較低的冰雪體育設(shè)施的選擇為主要特征。這說明,受各類人群對經(jīng)濟占有的影響,不同人群在冰雪體育器材與場地設(shè)施上的不同選擇,不僅直接導致了其冰雪體育行為的差異,同時也彰顯了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需求。
1.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主要體現(xiàn)在參與性、時空性和多樣性三方面,其冰雪體育需求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休閑娛樂、強健身心向人與人的溝通交流、社會階層的流動和運動體驗方向發(fā)展。這種新的行為特征說明,不同社會階層對冰雪體育的需求已經(jīng)隨社會的發(fā)展步入新的階段,并呈現(xiàn)了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
2. 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不僅與經(jīng)濟水平、興趣愛好、行為目標息息相關(guān),同時也受到黑龍江省城市冰雪體育場地設(shè)施的影響。這些因素不僅直接導致了黑龍江省城市人群冰雪體育行為的差異,同時也彰顯了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的需求特征。
3. 黑龍江省城市群眾性冰雪體育行為和體育需求差異化的發(fā)展現(xiàn)狀,不僅說明城市人群對冰雪體育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同時也表明黑龍江省城市現(xiàn)有公共冰雪體育服務(wù)的不足,而這不僅制約了群眾冰雪體育運動的發(fā)展,同時也是城市不同社會階層冰雪體育需求矛盾產(chǎn)生的根本。
參考文獻:
[1] 李強.轉(zhuǎn)型時期中國社會分層[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4:212–214.
[2] 白冰,魏玉存,趙燁.我國冰雪運動表演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研究[J].冰雪運動,2013,35(5):32–35.
[3] 湯國杰.不同社會階層居民體育鍛煉行為影響要素的特征分析例[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35(9):16–20.
[4] 李京城.身體鍛煉行為的理論模式[J].體育科學 ,1999,19(2):44–47.
[5] 吳啟焰.大城市居住空間分異研究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4.
[6] 王毅.江漢平原農(nóng)戶休閑活動時空間結(jié)構(gòu)研究:以洪湖市螺山鎮(zhèn)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7] 李鴻彬,朱成.對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發(fā)展的若干思考[J].冰雪運動,2005(3):77–78.
[8] 鞠海明.黑龍江省冬季休閑體育發(fā)展與對策[J].冰雪運動,2011,33(2):53–56.
[9] 張宇.我國冬季群眾休閑體育理論研究現(xiàn)狀分析[J].冰雪運動,2011,33(3):69–71,79.
[10] 左從現(xiàn),方新普.試論體育需求和體育供給[J].體育科學,2000,20(6):19–21.
[11] 宋 琳,劉志良.黑龍江省冬季體育運動發(fā)展的制約因素與對策[J].冰雪運動,2010,32(4):59–62.
[12] 李忠堂.我國冰雪運動社會化功能分析[J].冰雪運動,2007,29(3):90–92.
[13] 胡佳哲.論我國北方冬季群眾體育的冰雪效應[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03,21(3):20–21.
[14] 李豐祥.轉(zhuǎn)型期中國體育需求特征、成因及未來發(fā)展對策[J].體育科學,2004,24(7):5–9.
[15] 劉春元.和諧社會構(gòu)建視角下的我國北方社區(qū)冰雪運動發(fā)展模式[J].冰雪運動,2006(6):82–83.
[16] 張良祥,王誠民,崔哲雄.黑龍江冰雪運動器材產(chǎn)業(yè)發(fā)展如何面對入世后的機遇與挑戰(zhàn)[J].冰雪運動,2005(2):69–70.
[17] 趙金龍.黑龍江省冬季社區(qū)體育開展現(xiàn)狀與發(fā)展[J].冰雪運動,2010,32(3):89–92.
中圖分類號:G80–0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488(2015)06–0047–05
收稿日期:2015–08–09;修回日期:2015–08–29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青年項目(12C047)。
第一作者簡介:張弛(1980–),男,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訓練。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s of Urban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G Chi,TONG Tie-yi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 Chin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haviors of urban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haviors of urban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mainly refl ected in participation space and diversity, the requirements of ice and snow sports has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sports,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fi tness to people communication, social classifi cation mobility and sports experience. This new developing trend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economy, interests and behaviors, and also infl uenced by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facilities in the ci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n this side, it means that the demand for the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On the other side, it also shows that there is a shortage of the existing public ice and snow sports servic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restricted the requirements of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urban population; ice and snow sports; sports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