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小佩
(作者系美國波士頓大學學生)
學校的圖書館門口,常年放著一臺鋼琴。鋼琴上面寫著:“play me,I’m yours.”(彈奏我,我是你的。)時不時就會看到有同學停下來,少則幾分鐘,多則一個小時,任意彈奏著自己喜歡的樂曲。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是鋼琴家,有時候也會有像我一樣的“亂彈琴愛好者”,東敲敲西敲敲,聽著叮咚散落的幾個音符也覺得愉悅。有一次路過圖書館,正巧聽到有人在彈琴。那是一首非常小眾的法國電影的插曲。竟然有人會彈這首曲子!我走到鋼琴旁靜靜地聽了幾分鐘。彈鋼琴的是一個棕色卷發(fā)的眼鏡小哥,對著我笑了一下,又繼續(xù)搖頭晃腦地彈起來。等他彈完,我不禁給他鼓掌,贊道:“彈得太好了!沒想到還有人會彈這么小眾的曲子,這是不是一部法國電影的插曲?”他也驚訝道:“你也看過那部電影嗎?是的,這就是那部電影里面的曲子,我還以為沒有人知道呢!”我們又接著聊了喜歡的電影和插曲,我們說到哪首曲子,他就能順手彈出來,我一邊鼓掌一邊問他:“你肯定是學音樂的吧?”
“ 噢,不,我是學生物的?!?/p>
“???那你鋼琴彈得這么棒,是從小開始學的嗎?”
“也沒有,就是剛進大學的時候,覺得鋼琴好聽,就自己開始玩兒了?!?/p>
“所以你沒有請老師?”
“沒有,我就是喜歡,然后彈著玩。如果喜歡的話,你有一萬種方式學會它,不是嗎?”小哥靦腆地笑了。
“那你是用什么方式?”我問道。
“我會看看網(wǎng)上有人錄制的教學視頻,或者有時候叫我朋友彈給我看看。多數(shù)時候,就是自己彈著玩,每天十五分鐘,幾年下來也好像彈的不錯了?!?/p>
他的一席話讓我非常驚訝?;叵胄r候學琴時,老師每節(jié)課會強調指法和各種技巧。練習曲也需要循序漸進,從音階練到能考級的曲子,才能一級一級往上考。彈出來的樂曲雖然是美的,但從手指放到琴鍵上的時刻起,便仿佛有了個目的,就是一點點提高技術,以便最后可以堂堂正正地說“我是會彈琴的,你看,我有證書?!?/p>
但在眼鏡小哥這里,彈鋼琴就是玩。是因為想玩,喜歡,所以愿意花時間練習一首喜歡的曲子。什么音階,指法練習,只是幫助他彈好曲子的工具而已。他不用考任何證書,只是享受音樂,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他不用給別人證明他會不會彈琴。做一件事情,難道不是為了讓自己快樂才去做的嗎?如果彈琴是為了除了感受快樂以外的原因去做,那還有什么意義呢?
那天下午陽光明媚。眼鏡小哥離開后,不一會兒又有人彈起了新的樂曲。我被陽光和音樂環(huán)繞,突然感到了藝術的真實存在。藝術并不僅僅是在金碧輝煌的音樂廳,布置精巧的博物館,也在圖書館門口,街邊,地鐵站。那些席地而坐彈著吉他的人,那些在教學樓中間跳著舞的人,從他們臉上愉悅的表情可以看到,他們做藝術僅僅是因為,喜歡;能夠做這件事情,就是快樂。
王爾德在《社會主義下人的靈魂》中說:如果機器取代了體力勞動和毫無創(chuàng)造力的任務,人在各方面得到滿足時想要活得暢快有趣,就會去創(chuàng)造美的事物。雖然王爾德假設的理想社會并不容易實現(xiàn),但卻指出了藝術在人類生活中的位置。人類本性中有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在表達和創(chuàng)造美的事物的時候,那淋漓盡致的暢快尤甚。尼采說,音樂就是情感。人生而有情,展現(xiàn)喜怒哀樂是我們的本能。藝術作為情感的表達,本應該如同呼吸一樣自然,是生命的一部分。
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在《神譜》中寫到,詩歌本是天上的謬斯吟唱的贊頌天神的歌謠。她們把這歌謠教給詩人,這歌謠就像香甜的蜜一樣從詩人口中流出。所以詩歌,如同所有的藝術一樣,是神性的愛與美借由人類的表達自由流動的結果。
我繼而想到了在大學里上的一門油畫課。我們的老師是一位有自己畫廊的,當了二十幾年藝術家的女士。第一節(jié)課她簡單教了一下色彩后,讓我們每人在畫冊里選一幅著名的油畫臨摹。我當時就傻了眼,對于這樣的零基礎課程,難道都不講講如何構圖,要不要用鉛筆勾輪廓,以及各種基礎的繪畫知識嗎?我遲遲下不了筆,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問她,她笑著說:“I t’s all up to you how you finish this painting.Just relax,and enjoy the fun!”(要怎樣開始這幅畫由你自己做主,放輕松,享受這個有趣的過程?。┰谒磥恚绾萎嫯嬍菦]有定律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式去完成一幅畫。畫畫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這個觀點對于當時剛剛大一,習慣了國內有條理的教育的我來說,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最終我還是把這幅圖給臨摹下來了,用了一個近乎機械的方式:我量了原畫中人物的所有尺寸,把它在打好格子的畫布上同比放大,所以臨摹效果非常精確。在作品展出的時候,我心中暗暗得意,認為我的臨摹肯定是完成得最好的。沒想到老師在我的作品面前稍作停留,夸獎了我的準確性之后,就去欣賞下一幅去了。那幅作品我本來是不看好的,覺得跟原畫差距太遠了,但是老師卻對那幅畫表示非常欣賞,她說:“這幅畫臨摹得不是特別準確,但是卻非常非常有趣。每個人的作品都有其特點,但是藝術就是讓人不自覺地駐足停留,覺得非常有趣的東西?!?/p>
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跟藝術的關系變得如此緊張對立,好像在進入藝術這個領域前,需要不斷通關取得資格。這曲折的道路把藝術與生活隔離開來。就像我根深蒂固地認為,我沒有學過油畫的基本技法,所以連一點點的自由創(chuàng)造都不敢給自己機會去嘗試。然而藝術的本質卻并不在遙遠的彼岸。它起源于美和人性中天生對美的熱愛,它應該被毫無阻礙地表達出來。不是只有閱盡群書才可以寫作,不是只有學了素描才能畫畫,不是只有上過聲樂課,才敢開口唱歌。藝術就是隨時隨地情感的表達,只因它讓生命真實,生動地有趣起來。
我的朋友貝卡是個小提琴手,她最近剛剛退出了學校的樂團。我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她說:“我的下巴很疼。從頭至尾,他們都不在意你這個人,只想怎樣讓你演奏難度更大的樂曲。我覺得音樂不應該是這樣?!弊蛱熵惪ńo我打電話說,她和她的朋友準備周日下午去哈佛廣場的街邊表演?!拔也挪唤橐馐裁醇挤?!我要帶上電子小提琴,我要去演奏搖滾!哈哈!”
叔本華說,藝術是生命意志的體現(xiàn)。這樣自由的,暢快的,隨性而至的,是藝術,也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