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心(資深心理咨詢師)
他習慣了童年的不幸,所以當自己身處幸福中時,總是要反復地確定,妻子能不能接受自己最差的樣子……
他是個喜怒無常的“怪胎”
“到咱們了!你把公交卡放包里吧,老攥著它干什么?”馬友平進門前,提醒妻子。杜琳琳卻很不耐煩:“沒事兒,和掛號條攥一起呢!”
剛剛坐下,馬友平又說:“你看你的裙子!”杜琳琳低頭,看到裙角掛在了凳子上,正要起身時,馬友平彎腰利索地幫妻子弄好了。
“你丈夫蠻細心的嘛!”本想拉近與他們的距離,想不到杜琳琳卻跳著腳說:“他有??!別看現(xiàn)在挺細心,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發(fā)脾氣,間歇性‘抽風’,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p>
“你愛過不過!”馬友平突然吼了一聲,嚇了我一跳,幾秒鐘前那個體貼的丈夫消失了。
杜琳琳立刻縮回腿,轉身應戰(zhàn):“我來這兒不想和你吵架。咱們就說說你做的那些事兒,讓老師給評評理!”
杜琳琳先打開了話匣子:“結婚兩年了,我老公倒也算個暖男,不過,他太喜怒無常了,一會兒把我哄上天,下一秒就恨不得逼死我!”有一次,馬友平聽人說韓國的蘆薈膠挺好用,也給妻子買了一盒兒。杜琳琳舍不得用,一直放在梳妝臺最顯眼的地方。沒幾天,馬友平指著妻子就罵:“你有病吧?給你買了也不知道用,還不如扔了!”說罷,回手把蘆薈膠扔進了垃圾桶。
馬友平知道杜琳琳喜歡去海邊,特意預定了普吉島5日游,吃、住、行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結果,兩個人享受了幾日美好假期后,就因為候機時杜琳琳一直在機場逛街血拼、沒有搭理馬友平,他就開始處處找茬吵架。還沒下飛機,兩個人就把旅游積累起的恩愛全都耗光了?;氐郊遥脦滋於疾徽f話。
杜琳琳委屈地說:“要不是看他平時對我也有好的時候,我早受不了了!”如果真如杜琳琳描述的那樣,馬友平還真挺怪的。
妻子是丈夫的焦點
馬友平一直耷拉著腦袋,半晌,才問我:“您是不是想讓我控制一下自己的脾氣?”
我笑著反問他:“既然你早就知道自己的怪脾氣是個癥結,自己控制一下,不就能省下咨詢費啦?”
馬友平被我問笑了,隨即又嚴肅起來:“可我真的控制不住?!?/p>
看來,這副脾氣不僅嚇到了杜琳琳,也令馬友平萬分無奈。為了化解他的沮喪,我問他:“你和同事們相處得怎么樣?”
杜琳琳忍不住搶話:“好著呢!我們認識就是他同事做的媒,說他有耐心、有責任心,全是好話!可誰想,這脾氣!”馬友平憨笑一聲,算是承認。
這更奇怪,一個對人耐心、人緣又好的好好先生,為何總莫名其妙地對自己的妻子發(fā)脾氣,而且每次都會暴跳如雷?可是偏偏,他的視線又始終不肯離開妻子,連裙角、公交卡這樣的小事,都要提點一番。想到這兒,我問馬友平:“看來,你對發(fā)脾氣這件事,有雙重標準。對待同事和對待妻子,是兩回事。”
馬友平含含糊糊地答:“算是吧!”
我又問:“是不是對誰發(fā)脾氣最多,就表示對誰最不滿意?”
馬友平尋思著,很久才說:“不是,單位里有很多同事我都看不慣,但很少發(fā)脾氣?!?/p>
我試圖引導他,“你看,你也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只不過,換成了杜琳琳,你就控制不住了?!币婑R友平點頭,我追問:“是不是發(fā)了脾氣,就代表徹徹底底的討厭呢?”
這一回,馬友平立刻否認:“怎么會呢?”接著,又小聲說了一句:“有時候,發(fā)脾氣是因為關心她?!?/p>
看馬友平略有領悟,我趁熱打鐵:“我想‘關注’更準確些。你能說說,這么關注她,有什么原因嗎?”
這一次,馬友平不好意思了。一個大男人,緊緊地盯著老婆,關注她的一舉一動,自然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乎她!
丈夫的心病
人是在不斷尋找親密的動物,若這種基本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鬧毛病。馬友平這種欲拒還迎的“怪”相,恐怕也是源于這種需要,他渴望愛和親密。
我問杜琳琳:“每次他發(fā)脾氣,你都怎么應對呢?”
杜琳琳拽了拽裙角,說:“不理他,出去躲清靜,就快被他氣走了。”
我又問馬友平:“要是妻子真被氣走了,你會難受嗎?”
馬友平耷拉著腦袋,坦誠地說:“好幾次,我都怕她出去了就不回來??墒撬换貋恚矣秩滩蛔≌f實話了?!?/p>
我說:“我想不是實話吧,實話應該是你的關心或者你想尋求親密,你想表達這樣的意思,卻說了另外一種話?!甭犖疫@么說,馬友平忽然把頭扭向別處,雖然看不清他的表情,但顯然他很受觸動。
杜琳琳卻有些迷茫了:“如果是這樣,我反而不知該怎么辦了?!痹掚m如此,但知道老公的粗暴是出于關心和需要后,她的表情還是緩和了很多。之前,馬友平發(fā)脾氣時,杜琳琳多是出去躲清靜或是不作回應,孰不知,她的主動疏遠反而增加了丈夫的焦慮。他越覺得妻子不在乎他,越是要步步緊逼,事事計較。
我問杜琳琳:“那你知不知道,他最害怕的是什么?”
杜琳琳搖了搖頭。
我說:“其實他很渴望親密關系,所以特別害怕失去你,只是他不懂得直接表達需要?!蔽肄D問馬友平:“你裝作很厲害,是害怕她不理你對嗎?”
馬友平沉默了一會兒,點點頭說:“我得確認,她不會離開我。”
一起給幸福蓋個戳兒
談話進行了3次,這對夫妻終于看到了一些希望。如果只談丈夫的怪脾氣,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把丈夫的“喜怒無常”理解成“尋求親密”,頓時茅塞頓開。馬友平的粗暴,一方面來自于界限感不清楚—整日把妻子放在顯微鏡下觀看,誰都會有一身毛?。涣硪环矫?,馬友平矛盾的行為,來自于他內心的掙扎—他不確定自己是否握住了幸福。結果,他反復確認,卻把到手的幸福搞砸了。
我問馬友平:“現(xiàn)在我們明白了,發(fā)脾氣,只是因為你珍視和妻子的關系,對嗎?”
馬友平認真地點了點頭。他說,自己從小目睹了父母的不和,心中一直對父親心懷怨恨,害怕自己的婚姻變成父母那樣。也正是因為這份緊張放大了婚姻中的正常摩擦,兩人意見不和、習慣不同,甚至于對方一個微小的疏忽,他都要拿來吵一吵。
杜琳琳問:“童年的事兒,和現(xiàn)在有什么關系?”
馬友平說:“我說不清楚,反正,我總覺得咱們的幸福挺不真實的……”
我追問他:“你的意思是,你習慣了童年的不幸,所以自己身處于幸福中時,總想后退?”
這一回,馬友平無處可退,終于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我只是想確定,她能不能接受我最差的樣子。然后,我就好好對她……”
原來,馬友平曾經有過太多的傷痛,內心十分渴望美好??墒牵斆篮谜娴膩砼R時,他需要保持一點距離,審視這份美好的真實性。他所有周期性的發(fā)作,其實都是一種“試探”,他要確定這份幸福不會跑走。這種心態(tài)本沒什么,錯就錯在他的反復確認。每反復確認一次,就好像在兩個人的關系中壘砌了一座高墻,伴侶必須花費更多的力氣才能沖破阻礙,與他繼續(xù)保持親密。于是,他們維持親密的成本越來越高。那么,為什么馬友平確認一次、兩次還不夠?這恐怕就要從杜琳琳身上找答案了。
杜琳琳性格獨立、很有主見,教得一手好書,人緣也好。這樣一個受歡迎的女孩兒,往往有一個問題:“她在別人面前怎么樣,在我面前就怎么樣,完全沒覺得我需要特別對待?!瘪R友平郁悶地說,“而且,她也從不撒嬌。”女為悅己者容,妻子卻“一視同仁”。
對于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丈夫而言,這樣的行為讓他頗感不安。這其中,也涉及了“夫妻認同”,也就是對方如何做,才能感覺擁有彼此。
我讓馬友平夫婦當場做一個練習,寫下對方破壞“夫妻情感”的做法。杜琳琳寫得很快,主要集中在“罵人”行為上。馬友平回憶了兩件事:第一件,是杜琳琳被學生家長無理投訴,他很想幫忙,她卻只顧著和妹妹傾訴;第二件事,是學校建宿舍樓,要集資,她第一個想到的是和媽媽商量。
至此,我想杜琳琳已經明白了丈夫到底需要什么。她說:“很多事情都是習慣,嫁給他一時沒改過來。誰知道他那么性急,如果他不總是那么兇,我會改變的……”的確,馬友平越粗暴,杜琳琳越有所保留。
最后,我們談論了一些能夠加強歸屬感的做法。馬友平總結了兩個策略:第一,無論對哪邊的親戚,發(fā)表的意見都要代表雙方的意思;第二,有事先內部解決,解決不了再向外部求助。
“我答應你,但你不許總發(fā)脾氣了!”杜琳琳嬌羞地說。
“老婆,別生我氣了!我再也不會身在福中不知福了。”馬友平溫柔地摟過妻子。
咨詢手記: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沒有完全的好行為,也沒有完全的壞行為。馬友平的 “喜怒無常”的確不對,但隱藏在這古怪之下的卻是對親密的渴望和他內心無法擺脫的不安。作為妻子,如果能從積極的角度重新定義丈夫的行為,配合丈夫一起調整夫妻關系,那么脆弱的丈夫也就沒有“暴躁”下去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