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蕾 楊爽 王秀敏 高昱 張建明 紀洪 曹璋 高娜
伴急性苔蘚痘瘡樣糠疹皮損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
馬蕾 楊爽 王秀敏 高昱 張建明 紀洪 曹璋 高娜
患者男,61歲。全身出血性丘疹、伴癢2個月,于2012年1月5日來院就診?;颊?個月前先于鼻周、額頭出現散在半球形紅色丘疹,逐漸融合,伴少許脫屑、瘙癢,皮損中央出現膿皰,當地診所給予抗過敏治療(具體不詳),皮損進行性增多,累及軀干部,瘙癢加重,部分丘疹出現出血、壞死及結痂;1個月前再次于當地醫(yī)院就診,給予外用藥物治療(具體不詳),皮損逐漸增多增大,壞死性皮損明顯增多。患者自發(fā)病以來,無發(fā)熱、乏力、咳嗽、咳痰,無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無關節(jié)疼痛等不適。飲食睡眠好,二便正常,體重無明顯減輕。既往有早搏病史,近2年間斷牙痛,家族史無特殊。以急性苔蘚痘瘡樣糠疹收入院治療。
體檢:貧血貌,左下頜及鎖骨上可觸及黃豆大淋巴結,質地中等,無壓痛,下頜部淋巴結活動差,與周圍組織不易區(qū)分,頸部、腋下及腹股溝區(qū)淋巴結未捫及。各系統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皮膚科情況:額、鼻、口周、外耳道、軀干、四肢及皺褶部位基本對稱、密集或散在分布綠豆至黃豆大小的圓形丘疹,丘疹頂端可見出血、壞死及血痂,伴少許鱗屑,未見壞死性潰瘍,皮損以軀干部為著,鼻翼兩側融合成片(圖1,2)。掌跖及生殖器部位未受累。口腔上頜左側見3 cm×4 cm紫黑色斑塊,上頜前部門齒后方可見約3 cm×1 cm紫紅色水腫性斑片,邊界清楚,沿牙齦分布(圖3)。
實驗室及輔助檢查:白細胞9.10×109/L,紅細胞2.55×1012/L,血紅蛋白 68 g/L,血小板 66 × 109/L;尿蛋白+,尿潛血++;大便常規(guī)、肝腎功能、抗核抗體系列、腫瘤標志物、甲狀腺功能指標(促甲狀腺激素、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游離甲狀腺素、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和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凝血酶原時間、貧血相關指標(鐵蛋白、葉酸和維生素B12)、抗人球蛋白試驗及酸化血清溶血試驗均正常。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陰性;補體 C3 849 mg/L(900~1 800 mg/L)、免疫球蛋白G 22.80 g/L(6.80~14.45 g/L)、免疫球蛋白A 4.65 g/L(0.70~4.06 g/L);心肌酶譜示乳酸脫氫酶523.8 U/L(109~245 U/L)、α 羥丁酸脫氫酶 332.7 U/L(75~200 U/L)。腹部超聲示脾腫大,腹膜后低回聲,腫大淋巴結可能。心電圖示竇性心律、正常心電圖,胸部正側位片未見明顯異常,口腔曲面斷層無特殊改變。背部皮損組織病理檢查:表皮棘層細胞內及細胞間水腫,部分表皮變性、壞死,基底細胞空泡變性,基底膜不清,真皮淺層水腫,血管擴張充血,真皮淺層及深層淋巴細胞、組織細胞楔形浸潤并見紅細胞外溢。免疫組化:髓過氧化物酶 (MPO)、CD34、CD117、CD15、CD20 陰性,CD3、CD4、CD68陽性,CD8少數陽性。骨髓穿刺形態(tài)學示三系病態(tài)造血、原早幼粒細胞易見,中幼粒細胞比例增高,易見核質發(fā)育失衡;流式細胞儀免疫分型CD117為0.303、CD13為0.812、CD33為0.997、cytMPO為96.2%、CD38為0.996;骨髓有核細胞涂片示原始細胞0.030、淋巴細胞0.036、單核細胞0.029、粒細胞0.863、幼紅細胞0.008;早幼粒白血病基因PML/維A酸受體α融合基因(PML/RARα)及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1/ETO融合基因陰性,染色體為正常核型。
圖1 急性苔蘚痘瘡樣糠疹患者額頭、鼻、口周基本對稱分布綠豆至黃豆大小紅色出血性丘疹,鼻翼兩側融合成片 圖2 軀干部皮損,丘疹頂端可見出血、壞死及血痂 圖3 牙齦增生
診斷:急性髓系白血?。ˋML)。
治療:①IA方案化療:伊達比星(idarubicin)10 mg第1~3天,阿糖胞苷150 mg第1~7天;②甲潑尼龍30 mg/d;③輸注濃縮紅細胞對癥治療。治療期間,患者無新發(fā)皮損,陳舊性皮損色淡、干涸?;颊哂诨煹?天出現心絞痛,血象較化療前顯著下降,考慮老年白血病患者,化療耐受性差,化療5 d后結束,并給予濃縮紅細胞、血小板輸注及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治療?;颊哂诨熃Y束半個月時,白細胞計數恢復至正常范圍,但貧血無明顯改善,且血小板進行性下降至9×109/L,伴牙齦滲血,患者拒絕進一步治療,出院10 d后死亡。
討論 本例患者為老年男性,皮損表現為急性苔蘚痘瘡樣糠疹,骨髓象為AML,皮膚組織病理細胞無明顯異形性,MPO、CD34、CD117免疫組化標記均為陰性,提示為AML的非特異性皮膚損害。急性白血病以典型臨床表現就診患者診斷不難,但對于以皮膚癥狀為表現就診于皮膚科的患者來說,無論是特異性皮膚損害還是非特異性皮膚損害均不易判斷。本例患者因急性苔蘚痘瘡樣糠疹皮損就診,伴貧血及血小板減少,入院后行相關檢查確診為AML。因此,皮膚科醫(yī)師對于以非特異性皮損就診、伴有外周血異常的患者,要全面分析病情、完善相關檢查,以免漏診、誤診及延誤病情。
2014-07-16)
(本文編輯:尚淑賢)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5.06.023
256603山東,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皮膚科(馬蕾、楊爽、王秀敏、高昱、張建明),病理科(紀洪、曹璋),血液科(高娜)
馬蕾,Email:doctor_malei@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