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志偉
(南京體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4)
新時期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途徑的幾點思考
卓志偉
(南京體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4)
當下高校體育課程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取得了許多教學成果和教學經(jīng)驗,然而高校學生體質與高校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滿意度卻令人大跌眼鏡:自1985年至今的6次學生體質調查中均反映高校學生體質情況在下降;筆者隨機對南京市8所高校120名學生進行了隨機抽訪,對于體育課程達到滿意的學生僅占32.5%,也就是當前高校體育課程還不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要。
健美操又名有氧健身操,綜合音樂、舞蹈以及體操動作為一體的體育運動,主要功能是增強學生體質和塑造形體,由于不受場地、器械、人群的限制,在高校以及社會上接觸人群比較多。
1.1 高校基本普及但以女生為主
筆者走訪調研了南京市8所高校,均開設有健美操課程,但是開課老師表示每個班最多2~5個男生,普遍以女生上課為主;老師時有抱怨班上有男生,更傾向于只給女生上課,究其原因主要有:(1)女生上課認真,比較聽話,能夠積極完成老師的上課任務;(2)女生協(xié)調、柔韌、樂感較好,學習速度快,掌握動作標準,能夠很快與音樂合拍練習,自主性較強;(3)而與女生相反的是,男生普遍厭學是第一因素,反映出上課不積極不愿參加集體練習和自主性學習,特別是出勤率不高更造成了男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課程學習;(4)男生由于自身原因在協(xié)調、柔韌、樂感方面比較差,跟不上上課節(jié)奏和動作質量完成不高,導致男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差。
1.2 以傳統(tǒng)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為主,難以滿足學生上課要求
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8所學校中有7所學校的健美操教學內容和考核內容全部或大部分是《大眾鍛煉標準》規(guī)定動作,只有1所學校規(guī)定動作與創(chuàng)編動作相結合的教學與考核,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上課積極性,由于年復一年、課復一課地重復這些動作練習,很多學生表示覺得上了健美操課沒有什么意義,只是拿到了學分而已,其中55.0%的女生和80.6%的男生都有此評論,明顯證明當前的健美操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1.3 教學場地、教學環(huán)境、教學組織方法基本達到要求
對于8所學校的教學場地調研,其中有6所學校的教學場地是室內木質地板或塑膠地面,教學環(huán)境比較舒適,而且或多或少都安裝了壁鏡方便教學和學習,其中2所學校由于場地設施有限,擁擠在狹小的地下室空間內,環(huán)境比較差,與此同時由于多數(shù)健美操老師為女性,并且身體形態(tài)較好,在教學中能夠寓教于樂,學生對于教學組織方法比較滿意。
1.4 健美操項目推廣較差,學生認可度不高
8所學校中只有1所學校每年舉行健美操比賽,其余學校雖然每年運動會大都會安排團體操表演但也都是健美操教學班級披掛上陣,這與學?;顒又袑W生經(jīng)常會自主穿插簡短的健美操表演形成較大反差,一方面是項目推廣力度小,另一方面是學生自主表演有需求;而根據(jù)隨機的選課調研中,大部分學生表示之所以選擇健美操是因為該項目是室內課,可以避免風吹日曬,只有一部分學生表示是喜歡該項目或者喜歡該老師的課程,說明該課程在學生中認可度不高,需要引起重視,積極推廣項目價值。
1.5 健美操價值認知匱乏,鍛煉效果不明顯
隨機調查部分非健美操班學生的健美操知識,基本只能回答出大眾健美操鍛煉標準,甚至有的學生只知道健美操課就是跳跳操,不知為何物,更不用提及健美操的價值認識,所以學生的健美操認知有待提高和進一步的學習;8所學校中其中5所學校的健美操課每節(jié)課學習動作2~4個,學生練習密度較低,基本沒有出汗和充分活動,根本達不到鍛煉身體的效果,另外3所學校由于教師的積極引導和組織有序,練習密度和強度比較理想。
2.1 高校健美操課程改革的必要性、緊迫性
結合當前高校健美操教學現(xiàn)狀的調研與分析可知,當前在新時期高校健美操課程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必須要將其納入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而且當前新時期下,學生已經(jīng)是“95后”,他們對于新生事物和健身健美的要求及認識已經(jīng)遠遠高于“80”后一代人的觀念,他們更加注重自身的良好發(fā)展,而且體育改革的步伐也要求健美操課程能夠適應時代的緊迫性,積極改革自身的滯后現(xiàn)象,把健美操課程辦成學生喜愛的新興休閑課程。
由于健美操課程的開課學校非常普及,如果該課程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也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和學校體育的開展,高校作為學生與社會對接的轉折點,承擔著更加重要的歷史使命,因此該項目的改革勢在必行,并且要積極趕超其他項目的改革。
2.2 “教”的更新
2.2.1 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與教學內容的特殊性,積極組織教學,當前“95后”大學生的身心特點是:(1)對于新生事物好奇心強、對于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他們普遍容易受到感染和多種形式的傳播;(2)學習較為浮躁、耐性較差,難以持之以恒,也是他們很少能夠很長時間專注于同一件事情;(3)自我意識強、不容易接受他人的批評教育,獨立意識較強;(4)身體條件較差、活動能力欠缺。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起重視,積極參與教育學的進修和指導或者教研活動了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真正將教學思想與時代同步,教學理念與現(xiàn)實情況同軌。
2.2.2 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由于當前學生的自主性、專注度較低,應積極加強引導和交流,促進學生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并且注重興趣化學習,讓學生發(fā)揮個人特長積極參與到教與學中,成為課堂中重要的一份子,讓他們體驗到健美操教學的樂趣和價值,才能夠保持學生能夠長久的參與學習,持續(xù)性的高標準要求自己達到健美操課程鍛煉的效果。
2.2.3 教學內容、考核標準的多元化健美操教學不僅僅是一套大眾鍛煉標準的學習,更應該注重有氧操的多元化教學,有氧操中的有氧拉丁、搏擊操、踏板舞、全面健身操等等都是極為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更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和興趣,全面認識健美操的鍛煉價值;考核標準也不能僅僅是考一套操草草了事,更應該注重學以致用,將所學內容能夠自我創(chuàng)編和應用。
2.3 “學”的更新
2.3.1 教與學同步由于健美操的教學實踐性更強,學生可以一邊學一邊練習,這樣學生的統(tǒng)一學習效果比較好,而且通過不斷地模仿和配合,學生進步較大,對于學習的動作技能掌握的更快更好,真正的實現(xiàn)教與學的同步進行,這些有別于其他的項目教學,值得提倡和發(fā)揮。
2.3.2 學與做共同提高改變以往單純以模仿練習為主的教學方式,積極組織表演和競賽,讓學生的學習在不斷的做中得到加強,并且將這些效應反哺到教學中,形成良好的循環(huán)提高,而避免一味地做做動作跳跳操的枯燥學習,讓學生明白自身的缺陷在哪里,應該用什么方法去解決,而不是教師一直在叮囑。
2.3.3 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健美操的功能價值是促進學生的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只有真正融入到健美操的環(huán)境中才能體會到其帶來的身心價值,學生的學習才真正實現(xiàn)了意義,否則單純的技能學習必然會受到學生的抱怨與傳統(tǒng)教學的詬病,而難以引起學生對于健美操的認知和理解。
3.4 教師業(yè)務能力的提高
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利用好課余時間積極參加業(yè)務進修和交流,真正做到一名合格教師所需要的技能,將這些發(fā)揮到教與學中。并且積極接受新事物,能夠與學生在一個“頻道”上交流,走下神圣的講臺與學生面對面地交流,體會健美操的魅力所在。
4.1 男女分班上課、同等人數(shù)上課
就健美操的價值而言,男生不弱于女生甚至男生更應該參加健美操的學習,彰顯力量與美的結合,塑造良好的形體和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鑒于男女生的學習差異,可以分別安排班級上課,有利于不同教學形式、不同教學進度、不同教學內容的安排,以便適應男女生的不同需要。
男女同等人數(shù)上課有利于互相搭配和學習,而避免一部分男生混跡于女生中時常羞羞答答,不能安心上課,男女生同等人數(shù)的搭配起到了互相支撐的作用,利用好大學生青春期的心里、生理特點積極開展好教學班級的安排,促進教學改革的進行。
4.2 進行表演、競賽,促進推廣力度
可以通過組隊、俱樂部等形式積極吸納健美操愛好者,通過不同層次的學習,將這些愛好者組織起來形成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真正將健美操與學生生活相結合,讓所以的愛好者真正體驗到健美操帶來的意義,并且通過不同形式的創(chuàng)編,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4.3 改革教學模式
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自我特長、展現(xiàn)自我魅力,將原來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教師角色的轉變由以教為主向以引導為主,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適應新時期教學模式改革的需要。
高校作為學生與社會的對接點承載著無比重要的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未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將以此為起點,獲得新的生命力。高校健美操課程的特殊作用是其他任何課程也無法代替的,所以要緊抓學生身心特點和未來終身體育的要求,切實做好健美操課程的教學與安排,對于學校體育的傳承有無比重要的作用,更好地發(fā)揮學校體育在學生的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中的重任,對于學生在學校中的生活有極其重要的健康引導作用,并重新認識自己的形體與機能,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個體的健康成長,對于學生走向社會后的獨立鍛煉意識有重要的啟蒙作用,為學生在終身體育中的發(fā)展起到奠定基礎的作用。
綜上所述,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是一場必行的改革,符合當前國家對于體育行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是更好地解讀國家政策導向的新觀點;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符合高校體育教學日趨完善和良性發(fā)展的需要,并逐步建立系統(tǒng)的改革機制,促進學校體育的長青;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是對大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的適應;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對于教師隊伍是一場新的洗禮,體育教師應該把握新時期的教學改革機遇,積極服務于國家、學校、學生的需要,積極投身于教育事業(yè)的長期、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之中,以更熱情、朝氣的心態(tài)面對新時代大學生的體育健康需求。
[ 1 ] 劉遠花.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 J ].當代體育科技,2013,3(4):1-3.
[ 2 ] 李琳,季瀏.健美操運動對中小學生人格發(fā)展的影響[ J ].中國體育科技,2009,45(5):116-121.
[ 3 ] 吳翌暉.我國普通高校關于健美操研究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16(1):35-37.
[ 4 ] 鄧彥玲.普通高校大學生學習健美操現(xiàn)狀分析[ J ].黑河學刊,2014,209(12):129-133.
[ 5 ] 楊琳.創(chuàng)新教育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實踐[ J ].當代體育科技,2014,4(31):90-92.
G831.1
A
1674-151X(2015)08-091-03
2015-07-08
卓志偉(1973 ~),講師,本科。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