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寬 袁范源 洪, 劉家勇 袁昝逢剛
甘蔗新品種Q124的引進與選育
陳學寬1袁范源洪2,劉家勇1袁昝逢剛1
(1.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開遠661699;2.云南省科學院,昆明650205)
Q124是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2000年從澳大利亞引進袁經過引種疫情檢測堯繁殖觀察堯試驗篩選和全省甘蔗品種區(qū)試及生產示范選擇而成的優(yōu)良甘蔗新品種遙該品種為中莖種袁早中熟高糖高產種遙各試驗階段表明院平均公頃產蔗81.97t袁與對照ROC22相當袁比對照桂糖11號增產16.26%;甘蔗平均含糖分15.59%袁比對照ROC22高0.52個百分點袁比桂糖11號高0.68個百分點;平均公頃含糖12.78t袁比對照ROC22增糖1.88%袁比桂糖11號增糖21.63%遙該品種經抗旱鑒定為抗旱品種袁經過黑穗病人工接種鑒定為2級抗病。
甘蔗新品種;Q124;引種選育
引種、育種并舉是甘蔗新品種選育的重要途徑,是甘蔗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實現(xiàn)甘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障[1]。通過引種進行甘蔗品種試驗篩選和全省品種區(qū)域化試驗,可為甘蔗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的依據[2-4]。ROC22號是從中國臺灣引進選育而成的甘蔗品種,是我國目前種植面積最大的甘蔗品種,為中國蔗糖產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1]。多年來,通過國際合作等途徑,云南省甘蔗研究所與世界甘蔗主產國家開展了包括甘蔗種質材料引進與交換的科技合作,促進了我國甘蔗科技創(chuàng)新。Q124是我所近年來從澳大利亞引種篩選而成的一個中產、高糖、高蔗產量與抗逆兼優(yōu)甘蔗新品種。該品種表現(xiàn)優(yōu)良,達到國家甘蔗新品種審定標準,于2014年10月通過云南省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組織的田間鑒評,已報送進行品種審定。
Q124是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2000年引自澳大利亞的甘蔗新品種,以NCo310為母本、QN54-7096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Q124引進后,嚴格按照境外引種的規(guī)定和程序進行檢疫、試驗及示范。根據國家農作物進出口檢疫要求規(guī)定,其引進后在云南昆明隔離溫室內進行了兩個生長周期隔離檢疫,經疫情檢測未發(fā)現(xiàn)病蟲檢疫對象后,2002—2004年在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開遠)先后進行了隔離種植、繁殖試驗。該品種因田間綜合表現(xiàn)優(yōu)良:中熟、中莖、有效莖多、蔗莖均勻整齊、脫葉好、錘度高等而入選升級。并于2005—2007年參加2新1宿正規(guī)品種比較試驗,由于該品種表現(xiàn)中產、高糖、種性穩(wěn)定,綜合性狀表現(xiàn)優(yōu)良,推薦參加2010年云南省第十一輪區(qū)域化預試驗,2011—2012年參加云南省第十一輪區(qū)域化試驗,并于2011年開展生產試驗。試驗結果:Q124早中熟、中產、高糖。出苗較快,出苗率好,分蘗力較強,成莖率高。前期生長較快,蔗莖均勻整齊,有效莖較多。適宜在蔗區(qū)中等以上肥力的水田、壩地和有灌溉條件的坡地、臺地種植。
2.1植物學特征
Q124,中莖,節(jié)間圓筒形,節(jié)間長度中等偏長,莖色曝光后紫紅色,節(jié)間蠟粉厚,生長帶突出,根點排列不規(guī)則,芽卵圓形,芽體大小中等,無芽溝;葉姿挺直葉尖下垂,葉片寬中等,脫葉性中等,57號毛群多,內葉耳披針形、外葉耳三角形;無氣根,無木栓,無空心,無蒲心。
2.2農藝性狀
該品種出苗快,出苗率中等,分蘗力強。前期生長較快,蔗莖均勻整齊,有效莖與ROC22相當。為中莖種。脫葉性好。株高適中(表1)。無空心、蒲心,無水裂。
2.3經濟性狀
該品種自2000年引進以來,通過所內3次、云南省區(qū)試24次及云南省生產示范5次共計32次試驗,Q124在蔗莖產量、甘蔗含糖分、含糖量等方面與ROC22號(CK1)相當,比桂糖11號(CK2)增產、增糖(表2)。
表1 Q124與對照品種主要農藝性狀比較
2.3.1蔗莖產量2008—2012年,32次試驗,Q124蔗莖產量為81.97t/hm2,比CK1減產1.56%,但比CK2增產16.26%。2011—2012年,云南省區(qū)域化試驗和生產示范試驗(共計29次試驗)結果,Q124平均蔗莖產量78.71t/hm2,比CK1減產4.5%,較CK2增產11.65%。
表2 Q124各選育階段試驗結果匯總
2.3.2甘蔗蔗糖分2008—2012年32次試驗,全期(11月至次年3月)平均糖分為15.59%,比CK1高0.52個百分點,比CK2高0.68個百分點。2011—2012年,在云南省區(qū)域化試驗和生產示范試驗29次試驗中,Q124全期平均糖分15.61%,較CK1高0.53個百分點,較CK2高0.70個百分點。11—1月平均糖分14.26%,較CK1(13.97%)高0.29個百分點,較CK2(13.81%)高0.45個百分點;12—3月平均糖分16.39%,分別較CK1(15.84%)、CK2(15.55%)高0.55和0.84個百分點。Q124在11月份甘蔗蔗糖分未達13%,而12月份達14%以上,屬中早熟高糖品種。
2.3.3甘蔗含糖量為客觀地評價甘蔗新品種,蔗莖產量與甘蔗含糖分的乘積可有效地判別甘蔗品種的優(yōu)劣[2]。2008—2012年,32次試驗,Q124蔗糖含量為12.78t/hm2,比CK1高1.88%,比CK2高21.63%。云南省區(qū)域化試驗和生產示范試驗,Q124蔗糖含量為12.30t/hm2,與CK1持平,比CK2高16.99%。
2.4抗逆性
2.4.1抗旱性云南省甘蔗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對其進行人工抗旱生理指標鑒定評價,結果表明:Q124丙二醛(MDA)含量5.25μmol/(g FW),相對質膜透性(PMP)13.1%,株高傷害率為12.1%,人工抗旱生理指標達國家甘蔗品種鑒定要求,Q124鑒定為抗旱性品種。
2.4.2抗病性在云南省甘蔗新品種區(qū)域試驗、生產示范試驗中,8個試點累計29次試驗除德宏水田在宿根時發(fā)現(xiàn)輕度花葉病外,其它均未發(fā)現(xiàn)黑穗病、花葉病和黃葉綜合癥和梢腐病等甘蔗主要病害。云南省甘蔗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進行人工接種鑒定結果,Q124抗性級別為2級,抗性反應型為抗病。
通過多年多點省甘蔗品種區(qū)域化試驗和生產試驗,Q124不僅種性穩(wěn)定,同時表現(xiàn)出較好的適應性,適宜在蔗區(qū)中等以上肥力的水田、壩地和有灌溉條件的坡地、臺地種植。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該品種分蘗率好,有效莖多,應適當加大種植行距,以1.0~1.2m為宜,下芽量8000芽/667m2為宜;(2)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以滿足其前期生長快的需要,同時加強中耕管理;(3)旱坡地種植應采用深溝槽植板土栽培以有效利用土壤深層水分,冬植或早春植需要地膜覆蓋栽培;(4)中早熟高糖品種,宜在12月份以后收獲入榨,充分利用高糖的優(yōu)良特性;(5)加強宿根管理,前季蔗砍收后,應及時清理蔗田,有灌溉條件時做到早灌水、早松蔸,地膜覆蓋促進早發(fā)株、多發(fā)株,苗齊、苗壯,保證宿根蔗豐收。旱坡地甘蔗砍收后不要松蔸,直接用蔗葉或地膜履蓋,以充分利用土壤水分、促進蔗株萌發(fā)。
Q124為高糖、中產、中早熟品種。蔗莖產量與CK1相當,比CK2高16.26%,甘蔗含糖量與CK1相當,比CK2高21.63%。該品種出苗快,分蘗力強,前期生長較快,蔗莖均勻整齊,有效莖較多,脫葉性好。自然條件下田間未發(fā)現(xiàn)黑穗病,經人工生理抗旱鑒定和抗黑穗病鑒定,Q124屬抗旱和抗病品種。該品種經多年多點選育而成,遺傳性狀穩(wěn)定,品種形態(tài)特征和生物學特性一致,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均符合《全國農作物(甘蔗)品種鑒定標準》要求,適宜在蔗區(qū)中等以上肥力的水田、壩地和有灌溉條件的坡地、臺地種植。水肥條件較好的蔗區(qū),更具增產增糖潛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如凱,等.現(xiàn)代甘蔗育種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2]陳學寬,符菊芬.云南省甘蔗品種區(qū)域化試驗栽培與管理[J].云南農業(yè)科技,2002(6):56-59
[3]陳學寬,范源洪,吳才文,等.甘蔗新品種Sp71-6180的引種試驗初報[J].四川農業(yè)大學學報,2006(1):97-100
[4]陳學寬,范源洪,楊洪昌,等.品種穩(wěn)定性參數和高穩(wěn)系數在甘蔗區(qū)試中的應用和分析[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4(17):241-245
Introduction and Breeding of a New Sugarcane Variety Q124
CHEN Xue-kuan1,FAN Yuan-hong2,LIU Jia-yong1,ZAN Feng-gang1
(1.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aiyuan 661699; 2.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nming 650231)
Q124 was a new sugarcane variety introduced from Australia in 2000 and bred by Yunnan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via harmful organism epidemic test after introduction,propagation,screening and regional trial in Yunnan.It was characterized with medium stem,early-middle maturing,high sucrose and middle yield.The trai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yield was 81.97 t/ha,16.26%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K variety GT11 and similar to ROC22;the mean sucrose contents was 15.59%,increased by 0.68%and 0.52%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K variety GT11and ROC22 respectively;the mean sugar yield was 12.78 t/ha,increased by 21.63%and 1.88%compared tothat of the CK variety GT11 and ROC22 respectively.Q124 has the broad adaptation ability, resistant to smut and drought.Artificial inoculation of smut fungi showed 2 grade resistance.
new sugarcane;Q124;introduction and breeding
S566.103
院A
1007-2624(2015)05-0001-02
10.13570/j.cnki.scc.2015.05.001
2015-06-05
云南省高端人才引進項目(2012HA001);云南省重點新產品開發(fā)項目(2012BB014);云南省現(xiàn)代農業(yè)甘蔗產業(yè)體系崗位專家。
陳學寬(1964-),男,云南曲靖人,研究員,研究方向:甘蔗新品種選育與示范推廣。Email:chxk_ysr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