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嘉
人性善與惡之間的轉換有時很簡單,有時很復雜??赡芤荒钪g,人就由“善”變“惡”,而當你再想從“惡”回歸“善”時,就不那么容易了,因為那次的“惡”可能會左右你一生的軌跡。電影《烈日灼心》中由鄧超扮演的“辛小豐”,一念之差,在七年前強奸了一個姑娘,同樣一念之間,為了贖罪,他收養(yǎng)了被害人的家屬,一個叫“尾巴”的小女孩……
犯罪有時是一剎那的沖動,但贖罪卻往往是一輩子的念想。近日上映的電影《烈日灼心》恰恰折射了這個道理。不同于港式警匪片的槍戰(zhàn)戲、動作戲,《烈日灼心》更著重于對人物內心活動的刻畫,給筆者的感覺更加貼近生活。影片一開始就展現了一件血淋淋的滅門慘案。一個姑娘因被辛小豐強奸而意外猝死,她的父母和外公外婆也因此被殺害。辛小豐及其同伴楊自道和陳比覺都參與了這場滅門慘案。之后,他們三人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逃跑了……七年后,三個人都已經改頭換面。辛小豐是一名協(xié)警,協(xié)助警察辦案,緝拿違法犯罪嫌疑人毫不含糊;楊自道成為一名熱心助人的出租車司機,奉公守法;陳比覺則做了一個漁夫,裝瘋賣傻掩人耳目。
該片直到結尾也沒釋明當年那場滅門慘案發(fā)生的真正原因。然而可以看到的是,三個兄弟在犯案后并未再繼續(xù)犯惡。他們想逍遙法外,想重歸正途,并力圖為當年的罪孽贖罪,可是罪孽并不容易贖!三人每天都懼怕東窗事發(fā),如同驚弓之鳥,內心經受著良知的折磨。辛小豐做了五年的協(xié)警,工作表現相當出色,卻從未想過成為一名真正的警察;楊自道開車遭遇劫匪,碰見警察都不敢求助,受了重傷也不去醫(yī)院,更不敢接受小夏對他的示愛;陳比覺更加可憐,心中的罪惡感令他整日裝秀逗,生怕別人發(fā)現過去的他。三個兄弟雖然身體逃離了犯罪現場,可是他們的心靈從未離開過犯罪現場,在逃離的每一天都接受人性“善”的懲罰。
人性的“善”與“惡”之間的轉換有時很簡單,有時很復雜??赡芤荒钪g,人就由“善”變“惡”,而當你再想從“惡”回歸“善”時,就不那么容易了!實施違法犯罪者可能基于精心的謀劃,也可能出于激情的沖動,抑或其他,然而無論上述哪一種,只要違法犯罪者是一個具有良知的人,那么違法犯罪后的害怕與擔心就是一種必然的歸宿!有些人會通過補償行為來彌補自己所犯下的罪孽,有些人則通過余生的懺悔來贖罪。這種懺悔是一種惶惶不可終日的念想,是一種永遠無法擺脫的陰霾。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也有人說:“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北M管法網未必能將所有違法犯罪者一網打盡,但是人心的審判必定將他們一網打盡。
電影源于生活,更應高于生活?!读胰兆菩摹非∏∈沁@樣一部好電影,影片中折射出的利益糾葛、矛盾沖突正反映了當下的一些價值觀念的碰撞。如同影片中警察伊谷春所言:“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總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惡,沒有對錯,這就是人。所以說,法律特別可愛。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兒。它清楚每個人心里都有那么點臟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yǎng)。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實實地告訴你,至少應該是什么樣兒。又講人情,又殘酷無情。”因此《烈日灼心》這部電影,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