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超
【摘要】課堂教學強調(diào)對學生主體性與主動性的激發(fā),導入精彩是推動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形成和積極與文本交流對話的起點。巧妙設計課堂導入語,能切實、合理、有效地奠定課堂學習的基調(diào),讓學生帶著情感、問題與思考進行自主與主動的學習。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導語設計;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導入應是課堂老師組織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導入語的設計體現(xiàn)著教師課堂教育藝術(shù)水平,彰顯著教師的智慧。精彩導入能夠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與參與,讓學生思維活躍,以較好的狀態(tài)進入學習環(huán)節(jié)。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研究導入語的設計問題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導入失效難以激發(fā)學習欲望
課堂教學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但是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習方法還是需要老師激發(fā)和引導的。有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意識到應該從導入開始,或者沒有設計導入語的意識與習慣,使得學生的學習情感與學習興趣沒有得到很好激發(fā)。
(一)缺少對導入語重要性的認識
在課堂教學中,有些老師強調(diào)學生課前預習的重要性,認為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已經(jīng)對課堂學習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學生也已明確本次學習的任務,再來設計導入語顯得累贅和造作。因而,課堂教學往往開門見山,直接指出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少了趣味和活力,也有傷語文課堂特有的詩意和浪漫。如在《沁園春·長沙》學習中,如若直接說明學習該詞的學習重點和目標,太過功利,藝術(shù)性缺失,這和“向青春舉杯”的浪漫主題也是相悖的。
(二)缺乏設計導入語有效性的思考
導入是主體教學的鋪墊,應該為后面學習活動開展做服務?,F(xiàn)代教學,資源豐富,手段先進,有些語文課堂出現(xiàn)了“形式大于內(nèi)容”的現(xiàn)象;有些課堂導入為了吸引學生,往往用多媒體畫面、音樂進行導入,花樣紛呈,讓學生的感官受到了強烈的沖擊,但是卻沒有與教學內(nèi)容做到有效銜接,讓學生無所適從。如在韓愈《師說》教學中,截取《唐詩韻》中的對韓愈詩歌寫作的介紹,一方面,導入太長,形式過于隆重,非但沒有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反而分散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關(guān)注;另一方面,也脫離了《師說》教學的重點。
還有些語文課堂,為了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詩意,課堂導入旁征博引,過于“高大上”,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境。如《林黛玉進賈府》教學,一老師如此導入:清朝著名詞人納蘭容若說“人生若只如初見”;《邊城》中翠翠第一次見到儺送,就對“小岳云”情有獨鐘。那么,絳珠仙子與神瑛侍者在賈府相見,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這樣的導入容量大,涉及的文學知識多,高一學生尚且不能充分理解這些文學知識。如此,自然也難以達到導入應有的效果。
二、以生為本精彩導入生磁力
導入語應立足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思維,快速而有效地進行課堂學習情境。因此,我們要結(jié)合學情與教學實際設計導入語。
(一)隨意交流,有的放矢,讓學習氣氛濃郁
特級教師黃厚江常在全國各地開設教學示范課。他每次面對的都是陌生的學生。黃厚江老師為了拉近師生關(guān)系,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氣氛,常常以與學生閑聊的方式導入。如他的《阿房宮賦》公開課,就先與學生隨意交流,然后指出文言文一般學習方法,之后與學生一起研究幾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自然地過渡到對“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中古今異義詞“氣候”的理解與分析。如此導入,看似隨意,實則有的放矢,學生自然有效地進入課堂學習,積極思考。
我在市公開課《春意掛上了樹梢》教學中,基于如下問題設計導入:1.借班上課,我對學生預習情況難以了解;2.本文難度較 大,沒有時間去和學生溝通預習中的問題。因此,我采用了采訪式導入:“預習了本篇散文,我們來聊一聊同學們有什么閱讀感受或者困惑”。學生的閱讀困難大多在散文主題,還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問題。這樣,在采訪交流過程中,第一,學生和我之間有了初步的交流,開啟了課堂輕松熱烈的氛圍。第二,學生在隨意交流中智慧交鋒,對課堂討論爭辯充滿期待。第三,我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學情和難點所在,即時確定基于學情的教學重點,即“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探討本文主題”。這樣,雖是借班上課,學生很快就進入了積極思考、熱情參與、激情思辨的學習狀態(tài),課堂效果反響較好。
(二)視聽結(jié)合,返璞歸真,找到切入有效角度
語文課堂,應返璞歸真,重視引導學生于樸實的文字中感受文本的文字美、情感美、哲思美。過多地使用多媒體手段會剝奪學生對文本的感受力,有傷語文課堂的樸實和本質(zhì)。但是,我們既要避免多媒體手段對語文課堂的不利沖擊,又要盡量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視聽結(jié)合、吸引力強和容量大的特點。如《林黛玉進賈府》教學中,用李玉剛的《葬花吟》歌曲導入,讓學生欣賞美妙的歌詞,讓學生說說對林黛玉的感受。這樣,就容易讓學生對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多疑敏感的性格有所感知,而這正是學習重點之一。如此,學生就能夠進入很好的閱讀情境。另外,在蘇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父親》的教學中,讓學生先觀察分析羅中立油畫《父親》導入,讓學生感知父親形象、體悟刻畫形象的方法。然后,讓他們在閱讀中,找出文中“父親”的形象,并對形象分析,獲得對父親這一人物性格的認知,達到對父子之間的深厚情感的主題把握。
當然,導入還有很多方法,比如經(jīng)典的詩詞、故事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新聞時事導入,學科滲透等等導入。只要我們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導入有效推進學生進入課堂的閱讀學習情境與積極思維活動,那么,我們的導入就應是精彩有效的。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重視導入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導入。要依據(jù)學情,切合學生實際,扣住學生的興趣點,突出導入與教學主題的無縫銜接,讓導入切實起到激活課堂學習思維的作用,引導對所學的認知,推動主動能動性學習,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黎迅.例談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J].知識窗(教師版),2014(5).
[2]黃秀英.高中語文課堂導入設計優(yōu)化策略[J].中學語文,2014(24).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