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摘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任何脫離生活的教學都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要想讓學生對數學真正發(fā)生學習興趣,且提高其學習效果,教者必須將知識生活化,且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感悟,另外,還需有效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關鍵詞】數學教學;聾生;學習興趣;能力培養(yǎng)中圖分類號:G40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這樣反問自己:這個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寫作業(yè)且非??炭?,為什么他的成績老是沒有進步或跟不上其他同學呢?為什么有些同學只是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僅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沒有做其他題目,成績卻一直很好。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多數老師和家長都曾反問過自己,我也曾多次問過自己。今天聽了李老師的這節(jié)數學課,我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在此,我摘錄李老師教學中的幾個片斷加以詮釋。
片段一:(由復習到新授)
師: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應該吃什么呀?生:月餅。師:現(xiàn)在,中秋節(jié)快到了,我們要準備一些食物分給小朋友吃。
(教師出示課件讓學生看)
師:4個蘋果分給2個小朋友,應該怎么分呢?為了公平,怎么分?生:平均分。師:(出示課件)把兩個菠蘿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生:(學生說出圖意)師:(出示課件)把一塊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呢?
片段二:(由練習到課堂小結)師:我們能從生活中找找分數嗎?生:(學生舉例)師:生活中的分數很多很多,我們下課以后再去找一找,比一比,看誰找得多。 片段三: 師:(出示三分之一的圖)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嗎?生:不可以師:為什么不可以呢?那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呢?生:三分之一。師:分數有很多很多,那我們能不能自己創(chuàng)造分數呢?生:能師:(教師分發(fā)各種形狀的紙)同學們自己創(chuàng)造分數,然后用水彩筆涂上顏色,表示這樣的幾分之一。 【簡析】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崩罾蠋熡脤W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中秋吃月餅”導入新課,既容易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吸引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大量的教育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興趣是學好一切知識的動力。只有興趣來源于學生生活經驗,學生才能真正感悟、理解學習內容。李老師這節(jié)課之所以教學效果較好,是因為她走進了學生心靈深處,關注到了學生樂學的因素。一、關注了生活:課堂與生活緊密結合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也處處有數學,數學知識與數學活動都離不開學生生活實踐。李老師在教學中能緊緊抓住這一思想,設計教學內容。如:她在課始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中秋節(jié)吃月餅,然后立即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讓學生的思維隨著老師的多媒體課件而走,一步一步,逐層深入地引入教學主題:在全課小結的時候,再次提到生活中的分數有很多很多,我們下課以后再去找一找。這樣既做到了課首尾呼應,又能使整個課堂圍繞著生活而教學,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二、注重了感悟. 關注知識發(fā)生過程中學生的感悟 新課程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對學生知識、能力、智力等多方面的培養(yǎng),而不是以前只注重學生知識的接受。兒童的天性就是什么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嘗一嘗。教學中,李老師把紙片分發(fā)給學生由學生創(chuàng)造分數,正是利用兒童這種對事物的好奇心理,大膽放手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學生充當知識的探索者,激發(fā)他們求知欲。這樣做,既呵護了學生們的自信心,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更培植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三、減輕了學業(yè): 練習及時.課業(yè)負擔得到徹底減輕 練習是每節(jié)課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適當的練習可以及時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同時也是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有效做法。當堂問題、作業(yè)當堂解決,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真實有效做法。以前的老師包括現(xiàn)在的部分老師,課后,仍留有大量的練習給學生做,這不但起不到很好的效果,還會影響到學生多方面的健康發(fā)展。本堂課練習設計合理,練習及時,分量適中,學生能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完成,能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教學效果顯著,教學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