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隨著我國教改的不斷深入,把CIPP評價模式運用到高校教學實踐中,能對教學方案的形成、實施、結果等實踐活動做出具有全面性的評價。CIPP評價模式可對教學實踐方案進行系統(tǒng)的解釋,增強教學的可操作性,同時也是教學評價的理論依據之一,增強評價的科學性。作者就CIPP評價模式進行深入分析,就如何將其運用在涉海高校大學英語藍色拓展課程中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CIPP評價模式 ? ? 涉海高校 ? ?藍色拓展 ? ? 大學英語 ? ? 課程
1 前言
涉海高校大學英語藍色拓展是在新教改過程中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傳統(tǒng)教學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變革,是基于學生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之上,對學生的英語知識進行拓展性的訓練。而對拓展訓練的成果在評價模式上一直困擾著教育工作者。因此,自20世紀后期提出CIPP評價模式以來,其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為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2 CIPP評價模式概論
CIPP評價模式又被稱為改革導向或決策導向,主要由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即背景、輸入、過程與成果,英文縮寫為CIPP。
2.1 背景評價
背景評價是指在特定的情景中,評估所有的需求、存在問題、有利的條件以及機會。需求是為了實現目標的必需的事物;問題指為達到需求而要克服的困難;有利條件指運用一切的知識與服務;機會是指時機,也就是滿足需求與解決困難的切入點。其主要需要回答的問題包括:背景情況、受益者、需求、問題、障礙、資源與時機、評價方案、目標的明確性,其功能是輔助決策。
2.2 輸入評價
輸入評價是指評價的備選方案、服務或者計劃策略以及開展計劃、執(zhí)行計劃所進行的預算。需要回答的問題內容包括:多種方案的比較與選擇、方案選擇后的可行性與合理性、成功概率,同時要充分對方案所需要的物力、人力及財力進行合理分配,最終形成最具可行性的方案,有效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和評價成效。
2.3 過程評價
過程評價是指對方案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的監(jiān)督、記錄與反饋,并進行調整、改進。所需要回答的問題內容包括:方案實施的實際情況、實施過程中的事件與問題、費用、評價之后的信息反饋、改進與調整方案,這也是與目標評價模式本質上的不同,注重對過程的評價,通過對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調整與改進實現目標。
2.4 成果評價
成果評價是指對方案的實施結果的實用性評價,注重受益者的長久利益關系。其回答問題的主要內容包括:方案實施的結果所產生的利弊、對受益者產生的效果、同類方案的成效比較、鑒別方案的實用性等。
3 CIPP評價模式大學英語藍色拓展課程中的應用
運用CIPP評價模式主要目的在于改進,而大學英語藍色拓展課程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同時又與英語相關,學生可進行自主選擇拓展的內容與主題。英語藍色拓展活動是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活動的形式。
3.1 涉海高校大學英語藍色拓展的背景評價
根據背景評價的特點,在大學英語藍色拓展活動的實施是由學生、社會以及英語發(fā)展之需要而決定的,如活動方案要對學生、社會、英語學科的發(fā)展存在價值,也就是對活動開展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涉海高校大學英語藍色拓展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如涉海高校對英語藍色拓展缺乏認識,不重視活動的開展,拓展課的教師專業(yè)知識與綜合能力不強等。而在活動的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條件、時機、專家、資源與經費。因而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回答如下問題:學生、英語學科、社會對英語藍色拓展活動的需求率、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與物質資源以及經費條件等。
3.2 涉海高校大學英語藍色拓展的輸入評價
包括對英語藍色拓展的設計方案、評價目標(認知、技能、情感)的維度,活動的主題與學生的生活與社會活動是否貼近,活動的方式具不具有多樣性,其結果評價方法的編制等。英語藍色拓展活動評價需要回答的問題內容包括:拓展活動的方案(目標、方法、內容以及結果評價設計)合理性、多種方案的最佳選擇、輸入的資源充足性等。
3.3 涉海高校大學英語藍色拓展的過程評價
在涉海高校大學英語藍色拓展活動過程的評價中,需要評價者對拓展實踐活動的過程進行監(jiān)督與記錄,對發(fā)現的問題及時地進行信息反饋,并提出改進策略。其回答問題的主要內容包括:實踐活動的課時比例、導師的指導程度、方案的實施情況、評價過程中的反饋信息、需要的改進與調整情況等。
3.4 涉海高校大學英語藍色拓展的成效評價
大學英語藍色拓展對于學校、老師以及學生產生了怎樣的實質性變化,是成效評價研究的重點課題。其回答問題的主要內容有:教師與學生對活動方案好壞做出的分析、活動方案所產生的影響深度與廣度、活動方案目標的實現情況、與其他方案的成效進行比較。大學英語藍色拓展主要強調活動的適用性,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為目的。因此,大學英語藍色拓展活動的成效評價要把握好拓展活動課程的實踐精髓。
3.5 涉海高校大學英語藍色拓展的可持續(xù)性與可推廣性
藍色拓展活動方案的成功實施,是否是一個可循環(huán)使用模式,是每個實踐活動老師與專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如果具有循環(huán)使用功能,就能使大學英語藍色拓展走向常態(tài)化,對大學英語藍色拓展的發(fā)展具有可持續(xù)性,值得在各大高校進行大力的推廣應用。
4 結束語
由此可見,大學英語藍色拓展活動實施難,對其進行評價更難,這是實施課程活動研究者的共同的感悟。運用CIPP評價模式,可對拓展實踐活動方案進行綜合的解釋,增強了藍色拓展活動評價的可操作性,還為拓展成效評價提供了理論依據,增強了實踐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李景奇,韓錫斌,楊娟,等.基于CIPP模式的網絡學習跟蹤與評價系統(tǒng)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09(07).
[2]朱丹.CIPP評價模式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