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琴
班主任在學生的成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好的班主任不僅教給學生知識,啟迪學生智慧,而且更會深深影響學生的整個人生。
對學生要張弛有度地進行管理。班主任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引導學生,現(xiàn)在的孩子都討厭說教,卻喜歡說一些和他們生活相貼近的事情,時刻掌握學生的心態(tài),這就需要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有很多種,但是如何切實有效地溝通則是我們必須進行探究的一個長久的命題。怎樣溝通,以一種什么樣的形式溝通,溝通之后應當達到什么效果,這種效果又體現(xiàn)在哪里等一系列的問題都讓我們深思著。班主任也一樣,必須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但是許多班主任卻走不出那個“說教”和“責罵”的怪圈,我也一樣。
記得本學期第三周的班會課主題是“兩評一承諾”,重點是科任老師對一學年的工作計劃、目標任務、措施辦法、預期效果向?qū)W生作公開的承諾。本來幾分鐘可以交代清楚的問題,但為了我們的承諾能夠很好地出現(xiàn)預期的效果,必須要每個同學的共同努力才行,所以我們兩位老師從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以前的成績、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及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苦口婆心、將近一節(jié)課的說教工作。學生貌似聽得很認真,該講的都講了,沒講到的會后又做了充分的補充,我們自己感覺效果不錯,想必同學們也會有很深的感觸吧。課后語文老師布置給同學們一篇日記:寫寫本節(jié)課的感受與收獲。誰知第二天語文老師反映,全班52名同學,仍有十多個人沒寫,其他交了的同學也只有寥寥幾個人寫出了比較清晰的想法,大部分同學都沒弄清楚老師說了什么,只記得老師要自己好好學習,三言兩語總結(jié)了老師一節(jié)課的苦口婆心。
這件事讓我感觸很深,說明這節(jié)課我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表達我們的思想,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愿意聽,喜歡聽,聽進去了多少,只是自說自話,所以才會有那樣的效果。于是我就想怎樣避免老師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聽,這樣既沒成效,而且雙方都會很累,甚至出現(xiàn)師生間的敵對、抵觸情緒越來越強的局面。這就需要老師學會與學生溝通。
班級工作的好壞,教學成果的顯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和學生溝通的效果。和學生進行一次卓有成效地溝通,既可以了解學習和思想狀況,又可以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溝通不是言語的簡單交流,而是心靈的溫暖與感動。
一、溝通的關鍵是要交心
跟孩子談心交流,老師對自己要有個適當定位,要有個平常的心態(tài),還要有個恰當?shù)那腥朦c,更要想方設法營造一個隨心所欲、自然和諧的氛圍。要隨意一些,不要表現(xiàn)出明顯的目的性。班主任要利用一切機會多與學生交流,處處做個“有心人”和“知心人”,從而達到師生心靈相融、思想相通。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扇大門上掛著一把鎖,鐵棒連撬帶砸,也不能把鎖打開。而鑰匙伸進鎖孔里,輕輕一轉(zhuǎn),鎖就開了。鐵棒問:“為什么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打開,而你卻能輕易打開?”鑰匙回答說:“這是因為我能深入它的內(nèi)心?!?/p>
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笨梢娭品皇钦嬲慕逃嬲慕逃龖切撵`的對話。事實告訴我們,民主、平等、和諧是現(xiàn)代師生關系的核心要求。學生不按班主任的規(guī)章辦事是常有的事,怎么可能所有學生都是老師說什么就聽什么。這個時候我們不能惱火,要學會用方法和他們溝通,而這個方法并不是適用于所有學生的……一句話就是,你要把學生當朋友,而不是心中一直存有等級制,而且不要逮到學生犯錯就批評,有時候不批評比批評效果更好。
二、溝通的問題要具體化
老師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地教育人,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為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這樣就比較容易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比如“你今天的作業(yè)寫得挺認真,進步較大,老師很喜歡”等,談他們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引導他們在談話中找到成功的感覺。和問題學生溝通,最關鍵的是找他的閃光點。平時,他們沒有受表揚的機會,也沒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如果能夠找到這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他就會在溝通中找到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愛。
三、溝通的策略是要學會傾聽
班主任在溝通交流過程中還要善于詢問與傾聽,尤其是在學生行為退縮、默不作聲或欲言又止時,班主任要坦誠相見,了解學生目前最擔心的問題,并且運用積極傾聽的方式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了解他們的立場、需求及感受。在傾聽的時候,注意運用同感,讓學生理解你的寬容和善解人意,為以后進一步地溝通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感到老師是可信任的,值得與老師交流、談心。工作中,班主任要實事求是地反映學生的表現(xiàn),做到不夸大、不縮小。通常應先講學生的優(yōu)點,再提缺點,最后提出幫助和教育學生的建議和措施,使學生易于接受。
總之,我覺得既然擔任班主任,就該努力和孩子們打好關系,能融入他們的生活,同時又能樹立班主任的威信。孩子們雖有時會叛逆,但還是會喜歡那些真心對他們好的老師。所以,既為人師,就該盡自己的一份力,真誠面對學生,用心走進學生,多與學生交流,讓他們健康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