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禎仁
【摘 要】小學生作文指導(dǎo)從何下手?這是長期以來廣大語文教師既關(guān)心又感到困惑的問題。大部分的教師都會這樣教學:首先,我們要審題立意,題目讓我們寫什么;其次,怎樣選取材料;再有,怎樣組織材料;等等。這樣教學不但教師講得枯燥無味,學生寫起來也是絞盡腦汁,仍然覺得寫不出什么來;即使寫出來了,也會流于形式,缺乏真情實感。正是這樣造成了作文難,學生學著難,教師教著更難。
【關(guān)鍵詞】小學生 ? ?作文 ? ?說 ? ? 讀 ? ? ?改
小學作文教學既能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寫作能力,又能發(fā)展他們的思維,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還能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真正提高。如何讓小學生樂意寫作文,寫出好作文,提高寫作能力呢?筆者做了以下嘗試。
一、多說
筆者發(fā)現(xiàn),平時不善于說的學生,他們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敘的事、要說的理,有條理、有中心地訴諸文字。究其根本原因,則是缺乏語言表達能力。我讓學生介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親自參加的各種活動等,在訓(xùn)練過程中,列出簡單的提綱來引導(dǎo)學生先說什么,后說什么,然后按說的順序有條理地寫下來。
在一次作文課上,我先對一位愛說話的男生說:“你給大家講講你的媽媽吧?!边@位男生先是奇怪,但還是回答了:“我媽媽三十來歲,胖墩墩的,扎著一條大辮子?!蔽尹c了點頭。他又補充說:“我媽媽會繡花,繡得可好啦!在我的一件新毛衣上還繡了一只可愛的老鼠呢!”我滿意地笑了。接著我又問了其他幾個同學,效果都不錯。于是,我走到黑板前板書了“我的媽媽”,然后我又鼓勵學生把剛才講的寫下來。這樣做,學生感到“胸有成竹”,寫起來比較順手,學生對作文感到不是太難,而是把它當成一種樂趣。
二、多讀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虼耍岸嘧x書,讀好書”。在作文教學中提倡學生多讀,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讓他們獲得各種知識,加深生活體驗,并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
在作文教學中,多讀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閱讀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也不可忽視,因為這些作文都出自年齡心理特點和生活體驗大致相同的同學之手,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啟發(fā)性,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是學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鑒。閱讀的實踐證明:有比較的閱讀,可以最有效地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吸取的東西:同齡人的習作,最容易得到立意、選材、構(gòu)思、語言等方面的啟發(fā)。
三、由易到難地寫
作文訓(xùn)練從寫句子、寫話到寫片段再到寫成篇的作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低年級主要練習寫句子、寫話,包括:用學過的詞語寫句子;觀察簡單事物或畫圖以后寫幾句話;用句子(也可以配上簡單畫圖)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自己的感受或祝福(如自制賀卡);能寫條據(jù)(如,留言條),能寫簡單的日記。低年級最重要的是“對寫話有興趣”,樂于通過寫話,表達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從什么時候開始讓小學生寫句子、寫話,既要依據(jù)教材的編排,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只要學生有這方面的愿望,就要積極引導(dǎo)。
中年級側(cè)重于引導(dǎo)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除了一般意義上的寫片段以外,素描、童話、書信的習作,應(yīng)當引起重視。素描是寫紀實作文的基本功,可以培養(yǎng)觀察事物和用語言文字描摹事物的能力。低中年級學生天真爛漫、富有想象力,喜歡讀童話,也有編童話、講童話的興趣。在培養(yǎng)想象作文能力方面,低年級可以練習編童話、講童話,中年級可以進一步練習寫童話。在應(yīng)用文方面,中年級適宜學寫書信,并鼓勵學生以書信交友,用書信和他人溝通和交流。
四、慎重改
要慎重地對待學生文章的批改工作。我最近看到一本作文教輔新書,其中一篇學生作文這樣寫道:“……他緊張的手心直冒汗……”文末指導(dǎo)教師的簡評是:“神態(tài)應(yīng)該從臉部去描寫,人們只說頭上冒汗,不說手心冒汗?!本o張的時候,只有頭冒汗,手心不冒汗嗎?恐怕不對。我們似乎都有過緊張得“手心捏著一把汗”的經(jīng)驗。不論心理學還是生理學,都承認手心會冒汗。告訴孩子“神態(tài)應(yīng)該從臉部去描寫”,似乎也不夠準確。
孩子們自有他們觀察和了解事物的獨特方式。正因如此,他們的畫圖才有一種稚拙的美,他們的語言才有天真的韻味。我們應(yīng)該鼓勵他們大膽地應(yīng)用這種方式,而不能妨礙或者扼殺了他們的天性。所以,在批改孩子們的文章時,可以只指出他們的文章有什么不妥,而不要隨便以自己的理解很自信地修改孩子們的語句。教師的隨意改動,會使學生懷疑自己原先思維的準確性和實際意義,長此以往,會影響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自信心。
五、多激怒
在作文指導(dǎo)課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發(fā)興趣,打開思路。打開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指導(dǎo)學生無拘無束地漫談這次習作都可以寫什么,進而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別想寫的內(nèi)容。
接下來,要進一步引導(dǎo)學生思考,圍繞本次習作內(nèi)容,都寫些什么,最好有新的內(nèi)容,新的角度,新的認識。比如,很多同學都寫過《介紹自己》一類的作文,我們可不可以換個角度,引導(dǎo)學生思考自己在家里和學校的不同表現(xiàn),寫寫雙重人格的“兩個我”,觸及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寫一個真實的我,促使自己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再比如,寫《我的父親》《我的母親》一類的作文,小學生往往想象一下就動手寫了,閉門造車。我們可不可以學學外國,讓學生采訪與父母關(guān)系密切的人:他們的父母、親人、同事,獲得第一手材料再動筆習作。這樣寫出的作文,內(nèi)容更具體、更真實。
小學階段的作文起步,只要堅持多說、多讀、由易到難地寫、慎重改、多激勵,多多點擊,就能使小學生順利跨進“作文大門”,作文就是一件很自然、很容易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