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護理專案對降低ICU高危壓瘡患者壓瘡發(fā)生率的作用*
王麗萍①
目的:分析護理專案對降低ICU高危壓瘡患者壓瘡發(fā)生率的臨床作用。方法:選擇2012年7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ICU高危壓瘡患者54例為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選擇2013年7月-2014年6月就診的ICU高危壓瘡患者54例為觀察組,采用護理專案進行護理,比較兩組的壓瘡發(fā)生率、壓瘡風險評估準確率與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壓瘡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風險評估準確率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專案有利于降低ICU高危壓瘡患者發(fā)生壓瘡的風險,還能夠更為準確地對ICU高危壓瘡患者加以評估,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意義。
護理專案; ICU高?;颊?; 壓瘡
護理專案是近期最新提出的一種提高護理質(zhì)量的有效方法,因其良好效果而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從定義上來講,護理專案是指以護理業(yè)務中的某一主題作為目標,通過系統(tǒng)性的分析與控制,使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管理活動[1-2]。ICU患者大多存在行動受限的問題,極易成為ICU高危壓瘡患者,一旦發(fā)生壓瘡,不僅會加劇患者的生理疼痛,不利于病情康復,也會導致住院時間的延長,加重患者家庭以及社會負擔。因此有必要對降低壓瘡的有效方法加以研究。本院于2013年7月著手實施ICU高危壓瘡患者的護理專案,取得滿意效果,具體內(nèi)容整理無誤后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7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ICU高危壓瘡患者54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齡31~69歲,平均(52.98±5.02)歲;選擇2013年7月-2014年6月就診的ICU高危壓瘡患者54例為觀察組,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齡33~72歲,平均(53.50±6.2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護理專案進行護理。本院于2013年7月開始實施護理專案:(1)在現(xiàn)有科室工作人員中抽調(diào)護士長2名、專職護士5名組成專案小組,對護理方案的改善措施進行分析,并分析現(xiàn)有問題,發(fā)現(xiàn)主要存在人員、物品、護理方法以及環(huán)境四個方面的問題;(2)確定科學的護理改善主題為“降低ICU高危壓瘡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并確定改善目標為“將高危壓瘡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控制在3%以下,爭取實現(xiàn)100%風險評估準確率”;(3)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積極組織其學習有關文件與政策,使護理安全目標得到良好落實;(4)開展一定的理論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于壓瘡的重視程度以及與之相關的專業(yè)護理技能,針對當前部分護理人員對壓瘡重視不足、對并發(fā)癥認識不到位及預前控制工作欠缺等問題組織相應的理論講座,向其講解預防及護理壓瘡的重要性,從而有效增加其責任意識。此外,在每一患者的床邊桌上放置Braden評分量表,提高護理人員進行壓瘡風險評估的依從性[3-4]。指導其認真填寫高危壓瘡預報表并采取相應防護措施;(5)對上報流程加以規(guī)范,管床護士應對新入或轉(zhuǎn)入的高?;颊哌M行相應評分,并于24 h之內(nèi)完成壓瘡預報表的填寫,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并提前采取相關預防措施,上報至護士長;待護士長查看之后,加以指導并及時上報至延續(xù)護理,對護理計劃加以督促并及時記錄;在延續(xù)護理進行核查及確認后,應提出指導性意見并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延續(xù)護理確認壓瘡轉(zhuǎn)歸,將其納入至護理質(zhì)量的管理考核范圍;最后,護理部針對上報情況加以總結與分析,從而確保高危壓瘡患者的壓瘡風險得到有效控制;(6)設置高危壓瘡患者專門管理檔案:針對高危壓瘡患者,管床護士應使用Braden量表對其壓瘡風險及時進行評估,并根據(jù)評分結果填寫壓瘡報表,此報表一式兩份,其中1份交至延續(xù)護理中心,而另1份則用于留底存放至患者護理記錄中,待患者轉(zhuǎn)出、出院或者死亡之后,應對其皮膚最終情況進行填寫而后歸置于高危壓瘡預報資料相關文件夾中;(7)購置新型防壓瘡工具與新型壓瘡預防材料:通過購置新型的翻身枕與足跟壓傷預防工具,根據(jù)患者皮膚與全身營養(yǎng)情況、壓瘡風險評估選擇適當?shù)姆雷o材料,如賽膚潤有助于患者受壓部位微循環(huán)的改善,形成脂質(zhì)保護膜,從而幫助其改善皮膚營養(yǎng)。其使用方法為:向患者可能發(fā)生壓瘡及受壓處皮膚噴1~2滴,并以指腹在局部輕柔按摩1~2 min, 3~4次/d,針對受壓部位預防性使用薄膜敷料或泡沫敷料來加以保護。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均進行Braden量表評分,以評分不高于12分為高危壓瘡并做好記錄,將風險評估結果與實際情況加以對比,計算風險評估準確率[5];統(tǒng)計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同時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滿分100分,共設有20個調(diào)查項目,每一項目對應滿意、一般與不滿意3個選項,分別計分5、3、1,分數(shù)越高滿意度越高),于患者出院時調(diào)查其護理滿意度,以分數(shù)>80分為滿意,60~80分為一般,低于60分即為不滿意,總滿意=滿意+一般。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兩組患者的相關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比較采用 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壓瘡發(fā)生率與風險評估準確率比較 觀察組壓瘡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而風險評估準確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壓瘡發(fā)生率與風險評估準確率比較 例(%)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中滿意30例(55.56%),一般16例(29.63%),不滿意8例(14.81%),總滿意率為85.19%;觀察組中滿意、一般與不滿意者分別為41例(75.93%),12例(22.22%),1例(1.85%),總滿意率98.1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6.17,P<0.05)。
護理專案為護理質(zhì)量提高的科學手段,并在近些年在臺灣得以廣泛重視與運用[6]。護理專案指的是針對護理中特定主題進行系統(tǒng)控制與分析來實現(xiàn)某一特定目標的活動。主要具有以下特點:(1)以解決特定護理行政管理事件為主體;(2)有可行改善措施;(3)采取實際改善行動;(4)要實現(xiàn)特定目標[7-9]。1份護理專案的完成,既要有技術性分析,還應具有藝術層面。壓瘡為皮膚或者皮下組織因長期受到壓力或者負荷有摩擦力或剪切力而產(chǎn)生的局限性損傷,多發(fā)于骨隆突處。壓瘡既加重了患者的痛苦,還極大地增加其經(jīng)濟負擔。荷蘭約有1%衛(wèi)生保健經(jīng)費被用于壓瘡預防或者因壓瘡而產(chǎn)生的住院費用。我國于2011年在衛(wèi)生部醫(yī)院三級評審中將壓瘡作為護理質(zhì)量的衡量標準之一,將壓瘡是否發(fā)生作為是否提供符合標準護理行為的一項依據(jù)[10]。因而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來實現(xiàn)對壓瘡的有效預防與控制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對2012年7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ICU高危壓瘡患者5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護理專案對其進行護理,對其壓瘡發(fā)生情況進行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
結合已有文獻研究資料與本院的實際情況,可知導致ICU高危壓瘡患者發(fā)生壓瘡的原因主要有:護理人員未對床頭交接班引起重視[11-13],對壓瘡的針對性護理缺乏連貫性,未達到預防控制效果;低年資護士對于高危壓瘡的評估工具與方法認知不夠,無法及時對高危壓瘡加以匯報;床單等外部環(huán)境的整潔程度不夠,也是增大壓瘡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此,應深刻落實護理專案,強化床頭交接班,同時對高危壓瘡患者設置科學、全面的管理檔案,并引入新型的防壓瘡工具,嚴格按照說明使用;與此同時還可正確使用賽膚潤等涂抹型藥物,對可能發(fā)生壓瘡的部位進行按摩,以便更好預防壓瘡[14]。本研究顯示,本院在2013年 7月引入護理專案后,ICU高危壓瘡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僅為1.85%,較前期的12.96%有顯著下降,而觀察組的風險評估發(fā)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實護理專案在降低ICU高危壓瘡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方面有明顯優(yōu)勢,與李瑞霞[1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臨床上在預防ICU高危壓瘡患者發(fā)生壓瘡時,可正確應用護理專案,護理效果確切,針對性強,值得推廣使用。
[1]單妙航,盧婉嫻.護理專案改善降低ICU高危壓瘡患者壓瘡發(fā)生率[A]//廣東省護理學會.奉獻天使心、共筑護理夢:廣東省2013年護理學術年會(第三會場)論文集[C].廣州:廣東省護理學會,2013:5.
[2]馬智群,田蕓,王君,等.臨床壓瘡預防管理模式的質(zhì)性量性綜合性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0,15(13):2847-2852.
[3]唐志紅,田永明,劉光娣.品管圈活動在降低外科重癥監(jiān)護高?;颊邏函彴l(fā)生率中的作用[J]. 華西醫(yī)學,2012,9(10):1401-1402.
[4]李敬,張學杰,曾萍.品管圈活動在降低ICU壓瘡發(fā)生率中的應用[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4,12(1):68.
[5]魏蘭濤,魏萬宏,崔嬿嬿,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呼吸與重癥監(jiān)護病房監(jiān)護高?;颊邏函彴l(fā)生率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256-257.
[6]關風光.赴臺灣海峽兩岸護理專案管理研習的啟示[J].福建中醫(yī)藥,2013,44(2):6-7.
[7]徐玲,蔣琪霞.我國12所醫(yī)院壓瘡現(xiàn)患率和醫(yī)院內(nèi)獲得性壓瘡發(fā)生率調(diào)研[J].護理學報,2012,19(15A):9-12.
[8]朱勝春.壓瘡高?;颊吲R床特征及危險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0,17(3A):73.
[9]王小玲,王輝明.ICU壓瘡的誘因分析與預防措施[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1):100.
[10]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47-48.
[11] Wann-Hansson C,Hagell P,Willman A.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hospital-acquired and pre-existing pressure ulcers in an acute care hospital[J].J Clin Nurs,2008,17(13):1718-1725.
[12]何海燕,陳斌,王玉蓮,等.專人皮膚管理在ICU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4,17(3):106.
[13]諶莉.護理干預在重癥醫(yī)學科高危壓瘡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10(11):194-195.
[14]郭瑞玲.優(yōu)化護理干預對降低內(nèi)科高?;颊邏函彴l(fā)生率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28(18):199-201.
[15]李瑞霞.加強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及預防管理的對策[J].中外醫(yī)療,2009,24(16):127-128.
Effect of Nursing Project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Pressure Ulcer in ICU
WANG Li-p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36):085-087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project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in ICU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pressure ulcer.Method:54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pressure ul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2 to June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y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54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pressure ul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y received the nursing of nursing project.The occurrence rate of pressure ulcer,the accuracy rate of risk assessment for pressure ulcer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incidence rate of pressure ulc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accuracy rate of risk assess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Nursing project is conducive to reduce the risk of pressure sores in ICU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pressure ulcer,it can evaluate ICU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pressure ulcer more accurately.It has a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Nursing project; High risk patients in ICU; Pressure ulcer
10.3969/j.issn.1674-4985.2015.36.028
2015-10-02) (本文編輯:王利)
2013年江西省衛(wèi)生廳科研計劃(普通)課題(2013A206)
①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王麗萍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 iujiang City,J iujiang 332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