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懷
摘 要:學校管理中營造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是一項重要內容,堅持在學校環(huán)境建設中融入地域特色、學校文化,能更好地發(fā)揮其育人功能,尤其是讓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學校環(huán)境建設,那樣,學校文化會深深印在師生心中。
關鍵詞:學校管理;文化傳承;環(huán)境育人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9-012-2
一、學校簡介
淳化鎮(zhèn)建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距今逾千年。淳化小學始建于1932年,至今已走過83個春秋。校園占地面積40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6471平方米,綠化覆蓋率45%,綠地率42.9%?,F有班級36個,學生1600名,專任教師92人。我校為首批江蘇省編語文、數學教材實驗學校,并分別獲省教材實驗先進學校。2007創(chuàng)建為南京市實驗學校,2008年成為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教學實驗學校。2012年被評為“南京市技術裝備示范學校”、2013年被評為“江蘇省平安校園”,2014年被評為“江蘇省科學教育特色學?!焙汀叭珖嗌倌昕破战逃痉痘亍?。
學?;诘赜蛭幕?,確立“淳真”校園精神,在“以淳化人、學做真人”的教育理念下,以課程建設為抓手,提升辦學軟實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近年來,陸續(xù)建設了《弟子規(guī)》傳統(tǒng)蒙學、“少年軍校”,少年科學院,“茶鄉(xiāng)茶韻”等校本課程,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茶鄉(xiāng)茶韻”課程成為南京市小學特色文化建設項目。2014年在我校召開“江寧區(qū)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現場會”。
二、環(huán)境建設思路與實踐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校園環(huán)境育人的功能,進一步傳承“淳真”文化,學校2013年借創(chuàng)建“南京市園林式校園”之際,著手學校環(huán)境的升級改造。經過學校黨支部、校長室反復研究,通過廣泛征求全體教職工的意見,制定了《淳化中心小學創(chuàng)建“南京市園林式學?!惫ぷ鞣桨浮?,形成了“因校制宜,科學規(guī)劃;規(guī)范操作,集思廣益;精心打造,突出特色;全員參與,樂在其中”的工作思路。
(一)精心打造,突出特色
1.優(yōu)化“淳真”主題廣場?!按净?,取自“淳德教化”之簡稱。學校多年來逐漸形成“淳真”的校園文化。進校的首個景點便是“淳真”廣場,突出學校的校園精神和辦學理念——“以淳化人、學做真人”。
2.新增校園景觀墻。淳真主題廣場西邊,校門右側新增校園文化景觀墻,其與“淳真”廣場相呼應,讓人初進校園,便能對學校的歷史和文化有鮮明的印象。特別是一對活潑可愛的卡通人物:淳淳和真真,他們來自同學們之中,表達同學們的美好愿望和參與熱情。
3.精心打造“四苑”、“六園”。
依據植物的特征,命名了“梅竹苑”、“桃李苑”、“茶香苑”和“慈孝苑”等四個苑。
(1)桃李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就是陶冶,就是熏陶,是慢的工程,來不得半點浮躁和虛華。持之以恒,就會開花結果。
(2)梅竹苑:梅竹有君子之風、之品質,育人之根本,在于培養(yǎng)人以梅、竹為師為范,學做真人。
(3)慈孝苑:百善孝為先。苑中慈孝竹郁郁蔥蔥,每天師生們都要經由此處,來往于食堂和教室之間,此處無聲勝有聲,時時給人以啟迪。
(4)茶香苑:我校是南京市小學特色文化建設項目“茶香茶韻”課程基地。建好“茶香園”,讓孩子們在茶的清香中動手實踐,熱愛自然,鍛煉能力;在茶的文化中吸取營養(yǎng),陶冶性情,提高修養(yǎng)。
依據學校文化建設和育人目標,建有“善”、“知”、“美”、“志”“健”、“憩”等六園。六園的名字契合了國家教育方針的德智體美等內容,反映了學校育人是根本,教學為中心的主旨。前五個園的名字,就是我?!按菊妗毙@文化建設的五個方面,也是我校校本課程建設方案中的五個目標。在建設這些自然景觀的同時,自然地呈現我校多年來形成的《弟子規(guī)》的教育的德育校本課程、“淳真”少年科學院校本課程、“淳之鷹”少年軍校校本課程和“茶香茶韻”特色項目課程的辦學特色。
(1)善園:我校堅持以《弟子規(guī)》的學習入手,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植入善、禮這些中華文明的基因。學校涌現出一大批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學校開設“淳真”講壇,定期舉辦“為身邊的人點贊”和“我與淳小共成長”的交流活動。學校形成一套《弟子規(guī)》班會課程,長期的熏陶,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也不斷提升,校園不設垃圾桶,但校園整潔,美麗;今年有一名同學晉級南京市“儒雅少年”決賽。
(2)知園:“知識就是力量”,“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备嬖V我們要學習知識,要知行合一,在實踐中學得真知。學校多年來教育教學質量獲得區(qū)級表彰;我校以“淳真少年科學院”建設為平臺,重視科學教育,開辟小課題研究、“四?!薄⑿?chuàng)客工作室、定向越野等活動室十多個,各種社團四十個,倡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大力讓學生動手實踐,勇于探索,打造科學特色教育課程。目前已有十人獲得“中國少科學小院士稱號”。
(3)美園:“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泵鎸νづ_樓閣,小橋流水,徜徉長廊古詩中,目賞綠蘿紫葡萄。學習之余,徜徉其間,一定會給人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學校重視藝體教育,學生的合唱、陶笛、啦啦操等均在全區(qū)保持良好的成績;學校的兒童畫、七巧科技繪畫等在市、省乃至全國多次獲獎。
(4)志園:人無志不立。有志者事竟成!從小學習、鍛煉,做有志之人,長大報效祖國。我校堅持國防教育多年,南京軍區(qū)原副政委張玉華將軍曾是我校校外輔導員,于2008年成立南京軍區(qū)防化團淳化中心小學“淳之鷹”少年軍校。每年的軍訓生活,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既訓練了形體,又培養(yǎng)了意志。
(5)健園。涵蓋整個運動區(qū)域,是全體師生運動、健身的場所。沒有好的身體,就不能更好地工作;沒有好的體質,就不能更好的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學校長期重視學生健康,不僅運動場館一應俱全,體育教師配備規(guī)范,而且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一直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多次在區(qū)級體育競賽中獲得好成績。
(6)憩園:憩,休息之意。在激烈運動之后,有一塊清涼的綠蔭,有幾方酣坐的長椅,定是愜意的事情!動靜有度,孕育活力。
4.樓名。依照校園精神,以淳字開頭,分別是“淳德樓、淳知樓、淳美樓、淳慧樓、淳樂樓、淳健樓。”寓意師生們在其間快樂的工作和學習,做到身心得到全面愉悅,健康的生活和成長。
5.路名。結合校園文化和校園布局特點,四條主干道分別以“真、善、美、健”命名,即至真路、至善路、至美路、至健路,健康是基礎,真善美是靈魂。它們正好與相應的園區(qū)對應,便于記憶,也形成系列。
6.采取“調、增、改、換”的措施,將校園內的植物進行合理布局,整體達到四季常綠,環(huán)境優(yōu)雅的效果。學校目前有七十種樹木,大多配掛名牌進行介紹,我們對十二種比較名貴和或數量多的樹木用木質銘牌進行專門介紹,在介紹樹木的自然屬性時與校園精神結合起來,進而使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互輝映,育人與育樹相結合。
(1)調整移植原有品種,使其協(xié)調合理。2013年下半年,在專家指導下,調整移植桂花、香樟、紅梅、雪松、白玉蘭、銀杏、垂柳等共計76棵,移植金邊黃楊、海桐、法青等約320平米。人工平整場地近500平米。
(2)增加高品質景觀植物,使校園植物更優(yōu)。新種香樟、廣玉蘭、欒樹、櫻花、紅楓、梨樹、枇杷、石榴、紅葉石蘭球等共計240株,新種蔥蘭、毛娟、南天竹等210平米。安置千層石、太湖石、石竹筍7組景觀石。2014年上半年經請示教育局和接管領導,在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更換了長勢差、不成形的102株法桐樹,重新種植常綠、鮮艷的紅葉舌蘭樹124棵。
(3)增補塑膠運動場與籃球場之間八棵高大的廣玉蘭,校園氣象站一帶,種植三百多株月季花,形成景觀點。
7.結合學校文化特色,設計若干景點,增加亮點。如茶香苑,利用社區(qū)拆遷改造,移植茶樹近千株。國防教育園,結合學校原有“淳之鷹”少年軍校,開辟國防教育園,使其與學校園林景觀融為一體。運動場及校園的園路之中,增加木質長椅,便于師生休息,更顯人性化。
(二)全員參與,樂在其中
1.校園吉祥物的征集。不僅學生參與,而且家長積極行動。學校德育處向全校學生發(fā)出倡議,在各班上報的的九十六幅作品中,德育處請有關老師遴選出三十七幅進行展示,然后由學生投票,選出最佳設計方案,經過學校請相關領導和專家指導,確定吉祥物標志——“淳淳”和“真真”。其寓意和我們的校園文化、和我們的育人方針相契合。
2.校園愛綠護綠標語的征集。發(fā)動全校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寫出愛綠護綠的口號,學校經過挑選,制作成學生姓名落款的牌子,置于園中。親切又溫情,既讓他人注意,又使自己幸福。
3.校園的樓名、園名、路名以及“美園”亭子名稱、對聯(lián)的征集和書寫。采取向全體教師說明方案,在教師中進行征集和征求意見。經過幾輪研討,確定下來。如亭子的名字和對聯(lián),就來自我們教師的創(chuàng)意,然后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領導小組做修改而形成,由我們的老師書寫。
4.校園各園的管護的小志愿者招募。少先隊大隊部號召各中隊招募小志愿者,對學校的綠地、植物和景觀進行認養(yǎng)活動,為了更有效地開展活動,由少先大隊倡議,十二個班級通過招募小志愿者,成立愛綠護綠小隊。大隊部舉行隆重的認養(yǎng)儀式,把校園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植物都作為教育的資源。
5.發(fā)動師生開展“愛我校園,寫我校園,我與學校同成長”征文活動。通過征文,師生進一步認識自己生活的校園,深入體驗學校的建設與變化與自己的關系,增強了主人意識,更愛自己的校園。
6.制作了《秉承淳真文化,打造優(yōu)美校園》環(huán)境教育校本教材。既有優(yōu)美的景觀圖片,又有師生參與的多彩生活;既有學校優(yōu)秀教師活動剪影,又有眾多學生參與各類活動的風采;既可以做對外宣傳,又可以作為循環(huán)校本教材,讓學生認識、品味我們的校園文化,為校園添光彩。
學校環(huán)境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動態(tài)的過程,是學校實現自身的文化傳承,不斷提升學校內涵,更好地促進教師發(fā)展和學生成長的過程,我們將會繼續(xù)努力,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