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仁紅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正在蓬勃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對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健康,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有重大促進作用,對大眾體育和全民健康也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在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也可以增加體育活動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參加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關鍵詞 陽光體育 高校 健康
我國普通高校大學生都經(jīng)歷了高考的洗禮,在高中階段飽經(jīng)升學壓力,偏重文化課學習,體育鍛煉機會相對較少。進入大學后,他們在短時間內也很難形成早就應該具備的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率低,從而導致肥胖增多,近視率居高不下,身體素質普遍下降。為此,2006年12月,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下發(fā)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從2007年開始,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面實施,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培養(yǎng)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陽光體育運動”的啟動和繼續(xù)實施,充分體現(xiàn)出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和學校體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增強全民族體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陽光體育的內涵
陽光體育,就是在陽光下的體育運動,重點實施對象是青少年,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習慣,提高終身體育意識,有效提高學生健康體質水平?!瓣柟怏w育運動”要求用三年時間使85%以上的學校能全面實施《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使85%以上的學生能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及格等級以上,掌握至少兩項日常鍛煉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同時,陽光體育運動是一項國家領導、社會支持、全民參與、有目標、有任務、有措施的體育健身計劃,是與建設和諧社會相配套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和戰(zhàn)略規(guī)劃。
二、陽光體育在高校的作用
(一)增強學生身體健康
在高校進行“陽光體育運動”,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個人喜好和實際條件,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快步行走、慢跑、騎車、爬山、太極拳、健身操、跳舞等,通過各種運動可以使心血管功能增強,攝氧量增加,肌耐力和肌力增加,骨密度增加,從而降低肥胖、糖尿病、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危險性。并且,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使身材勻稱,體型健美。堅持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有利于血壓下降,提高心肺功能,減少精神壓力。
(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體育鍛煉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高校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因此、通過體育運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于培養(yǎng)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培養(yǎng)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參加體育課各種課外文娛活動,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能起到積極作用。體育運動能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培養(yǎng)良好的情緒和意志品質,形成優(yōu)良的性格特征。
(三)增進學生社會交往
高校大學生都是脫離了父母照顧和呵護,開始獨立生活,人際交往發(fā)生變化,使一些比較內向的學生很難適應新的人際關系。而體育運動多是在伙伴的相互交往、合作中完成的,比如各種比賽及活動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交往比較頻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四)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陽光體育在實現(xiàn)基本目標的基礎上,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將這種改革理念貫徹到參與體育課程的每一個人身上,將課內與課外統(tǒng)籌規(guī)劃,形成立體化,多層次的課程體系,使大學體育課程逐漸趨于多樣化與綜合化。其次,陽光體育運動強調以人為本,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生個體的人性、人生、人權、價值的尊重、認同和重視,重在發(fā)展個性。
(五)促進基礎設施建設
陽光體育運動是國家出臺的政策,在開展活動的同時,必然會在財政經(jīng)費投入上有所增加,緩解高校體育經(jīng)費緊張的壓力,這樣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高校體育基礎設施不足的情況,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為學生更好的體育鍛煉提供更多的可利用資源和機會。
三、總結
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一個國家繁榮富強的基礎,是一個民族昌盛的重要特征。高校體育工作必須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這個中心,以“健康第一”的理念為指導思想,在陽光體育運動推動下,通過積極開展體育鍛煉,促進大學生體質的不斷增強,為祖國的繁榮和富強鍛煉出強健的體魄,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N].中國教育報.2007.05.25(01).
[2] 陳至立.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精神,努力開創(chuàng)青少年體育工作新局面[N].中國教育報.2007.05.26(01).
[3] 都菊英.“陽光體育”語境下高校公共體育課改革的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5):454-455.
[4] 劉海元,袁國英.關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7(8).
[5] 王月華.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與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11).
[6] 喻妙華.對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研究[J].科技資訊.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