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禎
有人喜愛花,它芬芳、艷麗;有人鐘情葉,它瀟灑、典雅;有人羨慕果,它豐厚、質樸。而我,卻深深崇敬植于泥土懷抱中的根,因為它博愛無私堅忍不拔,百折不撓求索向前,埋姓、埋名、埋頭在地下用功夫,支撐著地面上永遠見不到的錦繡與爛漫而無怨無悔。
《辭?!吩忈尭年P鍵詞是:根,植物吸收養(yǎng)分和賴以固定的器官,擔負著從土壤中吸收供植物生理活動需要的水分和無機鹽的職能。根是整個植物生存的基礎……毫無疑問,沒有根的辛勞,植物就不可能發(fā)芽、生長、開花、結果。
縱觀根的一生,是為大自然的絢麗多姿默默奉獻的一生。為了整個植株在地面上的生機勃發(fā),它匍伏著修長的身軀,在黃沙土丘下,在巖壁縫隙中,無懼生存條件的艱難,上下盤纏,縱橫交錯,頑強地掘進奮斗,永不停歇地拓展著自己生活的疆域。據植物學家研究表明,植物整個根系憑借它敏銳的分辨能力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源源不斷地供給整個植株,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整體的繁榮和發(fā)展。君不見,西北高原的秋天,千姿百態(tài)、五顏六色的菊花,不畏嚴寒,傲霜怒放,散發(fā)著縷縷沁人心脾的清香,直到完成它作為花的使命為止。它那凌霜綻放的風姿,不就彰顯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彩么!它那么堅韌偉岸的性格,不就象征著我們民族的尊嚴與骨氣嗎?但須知,地面讓人點贊的多姿多彩是地下的根為此付出了巨大力量和無私無畏的犧牲??!
色彩鮮艷的花,生機勃勃的葉,裝點大地,自是風流;香甜可口的果實,供人們盡情享用,煞是得意,只有根永久扎伏泥土里,從不居功自傲,從不邀功封賞,在深深的土層中吮吸著大地的營養(yǎng),哺育著花、葉、果的成長。這就是根的心愿,這就是根的品質!
根為奉獻人類,實現自身價值,攻堅奮進,永不停止。只要是有土石的地方,就有根的存在。即就是在酸堿過度的土壤中也不怕被灼傷,在積水濕地中不怕被泡朽,在干涸的曠漠中不怕被曬干。無論環(huán)境多么嚴酷,整個根系都在地下永不停歇地探索著,無所畏懼地向四周更深更遠的地方扎下去,不知有多少根須在探索中獻身,為著地面的花葉、果實竭力尋攬、輸送需要的營養(yǎng)……
據植物學家研究,一株黑麥有1400萬條小根,總長623公里,小根上長滿了根毛,約有150億條,加起來有10600公里。苜蓿的根長12米,駱駝刺15米,在非洲有一種叫巴蒲的樹,根長達30米。人們可知道,根每前進一厘米,要付出多少勞動,戰(zhàn)勝多少艱難險阻??!
矚望遙遠到一億三千萬年前的春夏秋冬,胡楊老祖的根莖已經有能力穿透20米以上虛軟漂移的流沙,植根于地層深處,以尋找沙層下生存的泥土和水源。胡楊的根,煉就了從深深的沙土中吸取和貯運水分的能力,以撐起一片生命的綠為自己神圣的使命。君不見,數千萬畝的根哺育著數千萬畝的胡楊林,與沙漠對峙,承載著西域36國繁榮昌盛的綠色使命……走近胡楊,你會發(fā)現其嫩枝上,有密生的、紫紅的披針形的花,長長的橢圓形的稀疏的果,以及片片綠葉,它伸出無聲的手臂,竭力供養(yǎng)綠葉再生。胡楊樹的根對生命意義的不懈追求,是獨立、堅強和永不退縮、矢志不渝的堅守。它深刻地詮釋著一個樹種“生下來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的宗教般的信仰!——閱讀胡楊樹根的生命歷程,不禁使人想起人類修煉《金剛經》的金剛心!
這就是胡楊精神。胡楊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居安思危、自強不息的精神!
如果你曾經生活在大西北,或是到過西北荒漠,你就會知曉,沙棗樹是西北大地上極不起眼卻生命力無與倫比的固沙植物。它無意于土地的肥沃與瘠薄,更不追逐錦繡聞達的生存環(huán)境,只是把根深深地扎進堅硬的戈壁沙灘,在根的支撐下,以驚人的毅力用自己的軀體直面干旱的九蒸九曬,抗擊風沙的千難萬磨;以堅硬的枝干編織一道道樹墻,遮護人們居住的莊院和地里的莊稼;以博愛的心胸為單調、干涸的黃色大漠生存的眾生綻放希望的花香,奉獻微酸微甜的沙棗果兒。你再瞧,沙漠邊緣的戈壁上生長著一種名叫“苦苦草”的小草,也叫沙打旺。它的根在與干涸環(huán)境的抗爭中,即使株干旱死了,根卻仍然在干涸到極限的戈壁中活著,只要老天爺落一場透雨,它就會迅速蓬勃起來,誠信地為人類奉獻沙米——一種奇特的營養(yǎng)食物。就秉性而言,扎根戈壁荒漠的沙打旺酷似創(chuàng)業(yè)人的性格,豐富著我們民族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正氣內涵,是炎黃子孫的傳統(tǒng)美德。說到此,我們不會忘記鄭板橋對生長在石崖中的竹子的贊美詞:“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薄獰o論沙打旺,無論沙棗樹,無論竹子的品格,盡管它們因時因地表現各異,但其根的品格總是一脈相承?!庵竞纹鋱詮姡诤纹鋫ゴ?!
夏去秋來,花葉凋零,寒冬一到,更是一片枯黃。唯有忠誠無畏的根,仍在封凍的泥土中蓄積著新的能量,以迎接一元復始、萬物萌動的春天的到來,向大自然無私饋贈七彩絢麗的花朵,鮮嫩滴綠的葉片,甘甜飽滿的果實,年年如此,歲歲如是。
思念著根的走向,我的思緒又回到了故鄉(xiāng),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因為根在,滿山遍野的山花璀璨爛漫,把故鄉(xiāng)的干山枯嶺裝扮得熱氣騰騰,四季分明。頓時,那滲透泥土的花香草香,朝著我的心湖潺潺而來。
——心遠夢遠,穿越時空,讓我感受到了歲月的余溫,想起了兒時的甜蜜時光。母親用心血撫育我長大,培養(yǎng)我刻苦讀書,誠實耕田,早晚向禮佛的祖母問安的往事歷歷如在眼前……
母親是集責任于一身的嚴格教育者。她以安靜、潛移默化、充滿溫暖的方式,培植我像一棵小樹般根扎泥土,守信正直,身心健康地長大成人。在求生、求學、觀世界的路上,母親盼望著的這棵小“樹”,抗擊病苦,穿越風雨如磐,終如期開花,如期結果,長得郁郁蔥蔥!
——是母親給了我營養(yǎng),給了我勇氣,給了我智慧……把她根的傳奇在我的生命歷程中從牙牙學語續(xù)寫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