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蔣興剛
光亮傳
⊙ 文/蔣興剛
蔣興剛:一九七六年出生。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青年文學》等刊,多次入選《中國詩歌年選》《中國當代漢詩年鑒》《中國年度優(yōu)秀詩歌》等選本。出版有詩集《江南》《時光的羽毛》。
這是新年,晨曦從遠處趕來
青青的苔衣
光陰之井庭院中安坐
父母安好——
老人把上灶的豆芽洗成光亮
我有一剎那的哽咽
我用竹籃再一次打水
水是密集的
裝了被燈紅酒綠遺忘的暗色
裝了我的經(jīng)年
在井里,每個人都還長著前世的面容
四十年后的新年初六
這口水井遠比我年輕
當一輛輛明亮的火車消逝在天際
又一批旅客過了安檢
等待下一趟車的出發(fā)
熙熙攘攘的大廳
不同語音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心里,誰都藏著自己的目的地
我已人到中年
此刻,多少人在迫不及待地趕路
像我一樣。在火車東站
當陌生成了謎
我不知道,你為何急于離去
就像不知道白茫茫的遠方
乍暖還寒——整個季節(jié)循環(huán)往復
一棵感嘆的樹
在努力地長出新綠
一只離去的飛鳥
回到了窗臺,教會我想象
守著容納身體的被窩
還是不愿離開
也許人到中年
當昨天的酒喝完,再也不愿起身
所有慵懶的江南都是我的三八節(jié)
我的節(jié)日
我會說,哦,我厭倦了
現(xiàn)在,我收回我全部的想象——
請給我一面鏡子和大幕
低垂的寧靜
請相信,世界不大
我的影子一直站在原地
樹上最后一片葉子落了
自然幻化沒有多少可解的秘密
大地沉默
我裹著秋風洗過的懷抱
我們都生活在低矮人間
晝夜頂著天空
承受著世界的重量
在教學中,建立關系的前提是師生之間發(fā)生交流和交往,但現(xiàn)在的許多課堂,只是單向的教師講授、學生接收。教師的注意力主要在“教”,沒有注意到在“教”的過程中與學生發(fā)生交流和交往,建立某種超越客觀知識的情感關系。我試圖強調(diào)的是,在“教”的過程“之中”發(fā)生了什么。當前,我們沒有很好地區(qū)別什么是教師關注自己的教學本身,什么是關注教學“之中”發(fā)生的事情。這個區(qū)別不是特別明顯,但同時這個區(qū)別又是巨大的。
我們用全部信心
爬上高高的地方顯示
我們時刻面對神靈教誨
心思縝密
牛毛草一樣謙卑
眼里,一條靈境之路
繞開山門和煮沸的晚霞
是唯一的光源
我們互致問候——
如光線低語
我吻它——
把手伸向它——
就像你照著鏡子
我按捺不住
我們驚詫古代的魚
在石頭里
游了多久才和我們相見
高樓閉合——
偉大的造山運動
我們再過多久
和魚在石頭里相見
所有身體都在生銹
組成的細胞走在回鄉(xiāng)路上
而情緒
用狼的目光與時間對峙
在鏡中我看到行走的陌生
體內(nèi)荒草
荊棘、悠深的灌木
延伸到幾近廢棄的祠堂
熟悉的低處在思想上方
每天
每夜在信仰的風里穿行
在低處飛翔
忘記與生俱來的憂傷
翅膀不再為無為而慚愧
向上吧 沿著初放的水仙
但我不相信 上升是人間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