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真真
摘 要:書法作為師范院校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對于培養(yǎng)師范生的審美能力、書寫能力和從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小學教育師范生書法教育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有弊的一面。文章分析了高校小學教育師范生書法教育的現狀與意義。
關鍵詞:書法;高校師范生;現狀;意義
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是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師范院校無疑是書法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肩負培養(yǎng)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者的重任,尤其在小學教育中,教師的書寫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如果教師書寫潦草,經常出現筆順錯誤、錯別字,不僅會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還會誤導學生,使其養(yǎng)成不良的學習習慣。試想,如果一個教師寫在黑板上、批在作業(yè)本上的字東歪西倒,那他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可想而知。因此,書法成為高校小學教育師范生不可或缺的學習內容。
一、高校小學教育師范生書法教育現狀探析
(一)有利的一面
1.社會對有書法特長的教師需求劇增
隨著各地中小學對教育部相關通知的貫徹和落實,對有書法特長的教師需求非常大。以重慶市為例,據相關專業(yè)人員統(tǒng)計,未來五年重慶市將有五千左右的中小學書法教師需求缺口,而高校不可能在短期內培養(yǎng)出足夠的專業(yè)書法教師,因此相關部門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同時擔任書法教師。同時,由于受教師編制的影響,中小學錄用專業(yè)書法教師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有書法特長又能兼任其他科目的教師備受青睞。
2.就業(yè)壓力大,促使師范生認真訓練
現在師范生的就業(yè)壓力很大,而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每年師范生就業(yè)需經歷嚴格的筆試和面試,層層篩選,還面臨考編制的問題。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將來面對的工作對象大多是6~12歲兒童,這就決定了他們必須寫得一手規(guī)范標準的楷書。因此,許多有志于從事教育事業(yè)的師范生將壓力轉化為動力,自覺加強對書法的學習和訓練。
3.書法教學條件良好,學習氛圍濃厚
目前,師范院校均開設有書法課。以重慶市為例,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的書法教育在全市名列前茅,從新手入學起就開始進行書法教育,大一大二每天晚上均安排有書法課,而且嚴打考勤,從軟筆字到硬筆字,進行循序漸進的系統(tǒng)化教學。學校還自主編訂了書法教材,聘請專業(yè)書法老師,學校還實行嚴格的三筆字過關考試,因此整個校園書法學習氛圍非常濃厚,各類書法活動層出不窮。
(二)有弊的一面
1.急功近利,疲于應付。書法是需要修煉內功的,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與積淀,要想在短期內迅速掌握是不太現實的。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師范生心態(tài)浮躁,急于求成,很難靜下心來練習書法,更別提把一筆一劃寫得細致入微。同時部分學生過度沉迷于各種活動,無心顧及書法練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逢交書法專業(yè),便臨時抱佛腳,嚴重影響了書法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2.課時量少,課程安排不合理。由于小學教育師范生將來面對的工作對象的特殊性,他們不僅要學習專業(yè)文化知識,還要學習音樂、舞蹈、美術、鋼琴等藝術類課程,因此課程門類多,在課時緊張的情況下,雖然書法學習內容多,但每個星期只開一節(jié)課。此外,有些師范院校開設書法課較遲,大二大三才開課,學生還未完全掌握,就面臨實習期或求職期了。
3.學習目標模糊,觀念落后。大多數學生在進入師范院校前都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書法教育,因此在平時的專業(yè)練習和考試中極易表現出不良的寫字習慣,特別是在當今網絡環(huán)境下,認為學習書法已經不再重要,既然學校安排了課程,就被動地上課學習吧,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先進的學習理念。
4.脫離實踐,缺乏創(chuàng)新。書法只有真正拿起筆來寫,才能在點橫頓挫中感受其魅力,偏向理論學習,忽視實際練習,永遠不能有效提高對書法的審美力和領悟力。另外,學生滿足于對著字帖臨摹練習,缺乏科研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二、高校小學教育師范生書法教育意義分析
(一)書法教育有助于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如果教師能寫一手漂亮的中國字,這本身就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宣揚,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有助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 。在日益國際化的今天,漢文化以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中國書法藝術已不僅僅是中國的瑰寶,更是世界的瑰寶,它開始越來越多地滲透在國際交流中,成為各國人民熱愛的藝術。漢字承載著中國的歷史,也承載著民族的希望,是對外傳播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只有教師熱愛書法,精通書法,才能更好地擴大中國書法的影響范圍和影響力度,讓中國書法藝術成為當之無愧的一朵奇葩。
(二)書法教師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教師在黑板上的板書、作業(yè)本上的批語,都離不開書寫,良好的書寫能有效地架起師生聯(lián)結和共鳴的橋梁,良好的書寫能力是每一位教師都應具備的基本功。一手瀟灑美觀的粉筆字,往往能讓教師在上第一堂課時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好感,從而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尤其是在小學課堂中,規(guī)范工整的板書能提高學生接收知識的效率,讓教學更為輕松,學生對老師產生敬佩之情也在情理之中。對于剛畢業(yè)的青年教師而言,一手好字能讓自己在合格課、公開課中脫穎而出。
(三)書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師范生的綜合素質
書法教育之所以在師范院校的課程設置中有著其他院校不可比擬的特殊優(yōu)勢,這與社會對師范生綜合素質的要求有關。魯迅先生說“書法......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jié)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中國書法兼具詩、畫、樂、舞等多種表現功能,因此學習書法對于提高師范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大意義。
(四)書法教育有助于師范生克服不良情緒,緩解心理壓力
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師范生與社會的接觸面越來越廣,面對一些不公正現象,加上考試、就業(yè)的壓力,緊張、焦慮、浮躁等不良情緒隨之而來。中國書法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諸多思想,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最高體現,對學生看待、處理問題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書法欣賞和書寫體驗有利于對師范生真性情的培養(yǎng)熏陶,有利于鍛煉師范生寧靜恬淡的心態(tài),有利于克服不良情緒,緩解心理壓力。
綜上所述,當前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師范生書法教育現狀喜憂參半,任重道遠。只有加強高校師范生的書法教育,特別是小學教育師范生的書法教育,中國書法這門傳統(tǒng)文化藝術才能后繼有人,長盛不衰。
參考文獻:
[1]李默塵,書法,高校師范生不應欠缺的技能,咸寧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