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發(fā)
一、在朗讀中識字
一年級的課文朗讀性很強,我在講課時,有時放課文錄音,讓學生聽。然后隨著音樂讀課文?;蛘呗犂蠋熇首x,學生跟讀,帶表情,帶動作地讀,到前面表演著讀, 你想怎樣讀都行。讀著讀著,字在腦海中就有了記憶,加上跟老師學習課文,理解字詞的意思,也就加深了字的印象,在教寫字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填拼音,更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印象。通過讀字詞卡片也就牢牢地記住了。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識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活動去識字,效果也很好。比如學習《自選商場》一課,我舉辦小學生超市,讓學生拿著學具人民幣到超市里去買東西。必須認識超市里的字詞才能買到東西。生字是重點,重點的字要會寫筆順才可以買到東西。學生們的興趣很高,識字也就不是難點了?!恫藞@里》一課,我在黑板上畫上各種蔬菜的圖,再在黑板的前面擺放上各種蔬菜,把教室布置得像菜園一樣。上課時,我請學生走出座位,看一看、摸一摸、認一認,熟悉蔬菜后,再給這些蔬菜貼上標簽。貼標簽就必須要認字,這樣自然地認字,學生就好象在菜園里勞動一樣,識字也就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了。
三、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興趣是激發(fā)兒童學習的動力。別看一年級學生年紀小,可是,創(chuàng)新意識很強,表現(xiàn)欲望很高。交給他們識字方法后,讓他們自己去識字,他們很高興。有的學生把字編兒歌,如:“ 土”字,有的學生編,十下一橫便是土;木上有撇便是“禾”。還有的學生玩猜字謎,如:房子上有一點是什么,是寶蓋頭。還有的用熟字加偏旁記生字或者用熟字換偏旁。如“工”字加三點水就是長江的“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激發(fā)起來以后,他們會主動認字,識字的積極性很高,識字也就變得容易了,效果還很好。
四、課外識字
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借。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盡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課本上幾次出現(xiàn),但絕大部分仍達不到讓學生形成永久記憶的次數(shù)。至于生字的多義性,要在有限的課本中多次體現(xiàn),更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我引導學生把教材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生活中接觸到的廣告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志都成為學生識字的好材料。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并茂的“識字課本”。把收集到的“課本”拿到學校展覽,看誰認得字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體會收集、整理、編排的創(chuàng)造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同時增大了學生的識字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識字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而且識字量比較大,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采用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學生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促進學生識記效果的提高。總之,我們只有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地選擇恰當?shù)淖R字方法,才能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