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梅蓮 俸燁 李良 許時高
傳媒視角下農村廣場舞的科學發(fā)展
□許梅蓮俸燁李良許時高
文本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等有關研究方法對江西省南昌縣農村廣場舞開展的現狀進行研究。研究發(fā)現,在南昌縣農村廣場舞開展存在著場地設施資源不足、設備設施較落后以及村民鍛煉意識不強等制約因素。針對上述問題,從傳媒的視角出發(fā)提出了相關建議,旨在更好地推進農村廣場舞的發(fā)展。
院農村廣場舞村民傳媒
一、研究對象。本文以江西省南昌縣管轄的鄉(xiāng)鎮(zhèn)為調查對象,依據現場調查法、媒體報道等方法為理論依據,以傳媒視角分別對南昌縣部分鄉(xiāng)鎮(zhèn)部分村落休閑主導類的廣場舞項目的開展情況進行調研。南昌縣是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2013年排名第52位,也是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雄厚的縣域經濟實力為農村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力條件,當然也為廣場舞的推廣與發(fā)展提供了土壤。多年來,廣場舞在該縣如星火燎原般得到了蓬勃發(fā)展。因此,選取該縣作為研究對象,具有較強的典型意義。
二、研究方法。(一)文獻資料法。本文作者從中國知網(CNKI)、萬維數據庫以及國家圖書館等網站查詢農村廣場舞的有關文獻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厘清我國當前農村廣場舞的發(fā)展歷史脈絡以及存在的問題。同時,對有關傳媒方向的資料進行收集,試圖尋找傳媒與農村廣場舞之間的聯系。(二)實地考察法。為了進一步深入理解南昌縣農村廣場舞的實際開展情況,本文作者深入基層調查,并與村民交流,做記錄,收集第一手事實資料。(三)專家訪談法。本文作者以實地訪談和郵件的方法與專家交流,設計訪問提綱,了解和分析農村廣場舞的開展狀況;對訪談內容以及相關理論建議進行整理歸納。
目前,廣場舞在我國農村悄然興起,但與城市廣場舞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通過實地調查發(fā)現制約農村廣場舞發(fā)展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一、場地設施資源不足。由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較差,可提供農村廣場舞鍛煉的場地也非常有限。調查發(fā)現,農村廣場舞鍛煉主要集中在一個相對較大的空曠地方或設定在該村某位農戶的大院子里。另外,與城市相比農村相對缺乏室內的鍛煉場所,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相比城市也有較大的差距,因而天氣對于農村開展廣場舞而言仍然是一個比較大的影響因素。
二、電子設備陳舊。通過實地考察發(fā)現,大多數的農村廣場舞的音樂設備比較陳舊,在練習過程中,他們大多都是通過VCD視頻學習的,而且很多群眾是站后排跟著前排人學的,所以很多廣場舞的技術動作不夠完善,且VCD視屏的清晰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阻礙農村居民對廣場舞的學習。
三、缺乏穩(wěn)定組織。農村廣場舞都是村民自發(fā)形成的,廣場舞團隊的形成是處于離散狀態(tài)的潛在體育人口和體育人口,在核心成員組織下從無序走向有序的自組織過程。主要是幾位長期進行鍛煉的村民起著帶頭的作用,慢慢的其他的村民便自發(fā)的加入,一旦這幾位核心成員有事或者其他的原因,整個廣場舞便陷入停滯的階段。因此,這種自發(fā)形成的、非營利性的組織很難在農村推動廣場舞的發(fā)展。
如何通過傳媒的力量去改變當前農村廣場舞傳播不足的困境,不同的專家學者有著不同的見解。尚志強認為:“通過體育文化傳播,可使農民對體育的功能和作用認識不斷地深化和發(fā)展,改變長期以來對體育的一些固有看法,使農民對體育運動更加了解。”①顯然,這種看法可以借鑒到農村廣場舞的推廣中,通過傳媒的推動,使村民對農村廣場舞進一步轉變認識,改變之前對廣場舞的錯誤看法。當然,隨著體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傳媒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同時,體育對傳媒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當前,“我們的體育傳媒目前僅局限于對競技體育的報道層面,一些較有深度的評述性文章也主要針對各項主要的競技運動項目。對于農村體育、群眾體育等貼近生活百姓的體育活動報道缺乏?!雹谝虼?,在媒體報道競技體育主流的環(huán)境下,傳媒對農村廣場舞報道顯然不足。另外,由于村民受眾受教育的水平不高,當地經濟發(fā)展落后,制約了媒介在農村的發(fā)展,媒介發(fā)揮自身功能能力的弱化勢必又影響當地社會政策措施的有效傳達,影響當地經濟的發(fā)展以及文化教育知識的普及。③通過總結上述文獻發(fā)現,目前我國傳媒呈整體迅速發(fā)展勢頭,主要集中在競技體育的報道,而對農村體育的報道明顯不足,當然也不能排除村民對傳媒認識不足和農村體育新聞賣點不足等方面的制約因素。因此,充分利用傳媒自身的優(yōu)勢和影響力宣傳農村廣場舞,解決農村廣場舞發(fā)展不足的困境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利用傳媒手段普及廣場舞知識。在肯定當前廣場舞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必須進一步關注我國農村廣場舞存在的狀況。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各種現代傳媒手段大力普及廣場舞健身的知識,通過多種形式、多渠道的媒體宣傳來增強農民參與體育健身的意識,讓廣大農民意識廣場舞的價值。同時需要與時俱進,促進農村廣場舞創(chuàng)新發(fā)展。要積極鼓勵創(chuàng)新活動,注重科學研究,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和活動創(chuàng)新來推動農村廣場舞的開展,使農民踴躍投身該項活動,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局面。只有當農民的思想真正上升到需要健身的時候,才有利于廣場舞的發(fā)展。
二、建立有償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機制。農村廣場舞作為公共體育服務的一部分,在農村一直都是由自發(fā)形成的,相關基礎設施以及電子設備都是村委會或者村民以個人名義組織購買的。由于相關資金難以按時到位,這為今后的設備維修更新帶來了阻礙,這不利于農村廣場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此,在農村適當建立有償的公共體育服務機制,采取村委會牽頭村民共同參與的組織形式,或者承包給私人并由村委會進行監(jiān)督的組織形式。這樣,廣場舞開展的資金來源得到了保證,相關設備的更新與維修也有了保障。建立的有償的廣場舞還可以保證教學質量以及場地設施不被輕易的占用,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農村廣場舞的順利開展。當然,政府對這種有償的供給機制需要加強監(jiān)督,防止服務價格過高而使村民望而卻步。
三、把有關傳媒設備充分運用到農村廣場舞教學中?;ヂ摼W的廣泛使用給農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信息化更是推動了城鄉(xiāng)一體化的發(fā)展,這也為傳媒推動農村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由于廣場舞受天氣影響較大,利用有關傳媒設備如電子錄音或錄像充分運用到農村廣場舞教學中,不僅可以緩解農村廣場舞之前較單調的人工教學模式,也可以有效緩解社區(qū)體育指導不足的困境。同時,也能徹底避免受天氣的干擾,即使下雨天,也可以利用相關電子設備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教學,從而保證農村居民開展廣場舞鍛煉的連續(xù)性。
四、建立農村廣場舞的比賽形式。當地政府積極建立農村廣場舞的比賽形式,即通過建立農村廣場舞的比賽形式,進一步提高村民參與廣場舞的熱情,提高村民的凝聚力,從某種意義上也契合國家對農村體育建設的需求,促進農村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對于村民和地方政府而言,都是一個雙贏的舉措。另外,通過舉辦比賽的形式,還可以發(fā)現各地方廣場舞開展水平的差距,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以提高農村廣場舞的整體水平,打造廣場舞賽事精品。政府還可以此為橋梁,宣傳當地的特色文化。
農村廣場舞作為農村開展較為普遍以及村民喜聞樂見的休閑體育項目,對于全民健身計劃有著重要的意義。利用傳媒的視角去解決目前農村廣場舞存在的問題,為后續(xù)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與參考。當然,能否把在農村廣場舞納入到民生工程來抓,事關村民的切身利益,也關系我國農村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全局?!不痦椖浚航魇◇w育局一般課題(項目編號:2015035)〕
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欄目責編:陳道生
注釋:①尚志強:《論體育文化傳播對發(fā)展新農村體育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4)。
②談群林:《北京奧運會前后我國體育傳媒的發(fā)展對策》,《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9(1)。
③黃丹:《論陜南農村傳媒生態(tài)現狀的改善》,《科技經濟市場》,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