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寫好工作總結要點面結合,統(tǒng)籌兼顧,把思想寫出來;要善于綜合,重點突出,把經(jīng)驗找出來;要敢于突破,找準角度,把特色亮出來。
關鍵詞:總結 角度 概括 點面結合
總結是人們認識客觀規(guī)律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徑。毛澤東有兩句名言,“打一仗,進一步”“吃一塹,長一智”,打一仗就自然而然地進一步嗎?吃一塹就必定要長一智嗎?不是的,這中間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總結。善于總結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總結工作是機關的一項經(jīng)常性的例行性的工作,為搞好總結,就要寫工作總結,工作總結是機關常用的文體之一,是人們對已經(jīng)完成的工作進行檢查回顧、分析研究,從中找出經(jīng)驗和教訓,引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以指導今后實踐的一種書面材料。工作總結從來就沒有一套現(xiàn)成的寫法。細心的同志可以查一查,歷屆黨的代表大會的報告,從結構、層次到主題和表達方法都不一樣。就是單位的黨委工作報告,也是一年一個樣。正所謂“文無定法”,但“定體則無,大體須有”,緣于此,郭沫若先生云:“無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后求變化”,正是由于這一原因,我們才能可能,也有必要來一起探討寫工作總結的一般規(guī)律。怎樣才能寫好工作總結呢?
一.點面結合,統(tǒng)籌兼顧,把思想寫出來
總結涉及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不能不分主次、輕重、面面俱到,必須處理好重點與一般的關系,突出重點,體現(xiàn)特點,以綱帶目,高度概括,找出工作中取得的主要經(jīng)驗,或發(fā)現(xiàn)的主要問題,或探索出來的客觀規(guī)律。
單位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工作中會出現(xiàn)各種情況和各種矛盾,總結工作決不是匯總情況,堆積材料,而是要進行大量的分析,對調(diào)查得來的情況、材料要進行分類處理,從各類情況中歸納出觀點,把能夠反映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東西留下來,加工提煉。正如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所說:“要完全地反映整個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nèi)部規(guī)律,就必須經(jīng)過思考作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必理念的系統(tǒng),就必須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p>
寫總結必須用思想把材料統(tǒng)率起來。“以綱帶目”是抓工作的方法,也是寫材料的要訣。這里所說的“綱”,指的是思想和觀點,“目”指的是材料。以綱帶目,就是用觀點統(tǒng)率材料。觀點、思想是工作總結的“眼睛”。它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從工作實踐中概括出來的。用好一個觀點,往往能省很多文字。用觀點統(tǒng)率材料,首先,觀點帶動材料。要使觀點很鮮明,使人眼前一亮,起到帶動材料的作用。其次,材料為觀點服務。材料要自然地為觀點服務,融會貫通,渾然一體,而不是機械地用材料說明觀點。更要防止“綱” “目”脫節(jié),形成“兩張皮”。最后,二者結合方式要靈活。觀點和材料的結合,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可以先亮觀點,也可以先擺材料,還可以夾敘夾議,使觀點躍然其中。寫作中可以靈活處理,不要局限于一種模式。
二.善于綜合,重點突出,把經(jīng)驗找出來
工作總結決不是材料的堆積,情況的匯總,而是要進行大量的分析,對調(diào)查得來的情況、材料要進行分類處理,從各類情況中歸納出觀點,把能夠反映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東西留下來,加工提煉。工作中會出現(xiàn)各種情況和各種矛盾,如何篩選材料,要“牽牛鼻子”,圍繞重點來歸納,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主要情況、主要事件、主要成績、主要問題,進行深刻、全面的剖析,過濾尋珠,善于從不同的具體情況中找出共同的因果關系,抓準問題,找對原因,引出規(guī)律性的觀點,只有想得深,才能謀得實、看得遠,得出科學的結論。
工作總結最怕綜合不起來,照顧不到“面”;但又最忌面面俱到、平分秋色、沒有重點。所以,有的同志說,寫總結,第一考驗我們的綜合能力,第二考驗我們的概括能力。高度的概括能力,取決于對全局和事物內(nèi)在規(guī)律的認識、把握,認識得越深,把握得越好,概括能力就越強。所謂成績要說夠,問題要點透,經(jīng)驗要找準,任務要講明,不是說得越多越好,而是對成績、問題、經(jīng)驗和任務進行高度綜合、高度概括。成績要說夠,是指對成績的估價要有足夠的分量,不是篇幅越長越好;問題要點透,指對薄弱環(huán)節(jié)要有充分的認識,把要害的和傾向性的問題指出來,而不是點得越全越好;經(jīng)驗要找準,是指總結出符合自身實際的、指導性最強的經(jīng)驗體會,而不是越高越好;任務要講明,是指把工作思路和重點工作講清楚,而不是不加區(qū)別地把各項工作都擺出來。要全面衡量,著眼全局,區(qū)別主次,分清輕重緩急,把重點工作突出出來,把主要問題突出出來。
三.敢于突破,找準角度,把特色亮出來
特色,是區(qū)別于他事物的屬性。許多情況從不同角度看會提煉出不同的觀點,如杜甫的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說多讀書有好處。而鄭板橋的“讀過萬卷書,胸中無適主”,是說讀書多而無所適從,失去主見,反而有害。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指廣泛閱讀,重點講的是知識的積累與寫作的關系,它是必要的。鄭板橋的“讀過萬卷書,胸中無適主”,談的是讀書后的思考問題,如何學以致用,兩個人的角度不同,結論大相徑庭。
工作總結經(jīng)常寫、年年寫,什么單位都要寫,漸漸形成了一些套路。有的同志認為工作總結是例行公事,思想上不夠重視。滿足于“過得去”、“差不多”。有的甚至把上一年的總結搬出來,保留原有結構和觀點,填上新數(shù)據(jù),換上新事例,修修補補一番便完活交差。這樣的總結沒有特點,缺乏新意,這個單位跟那個單位差不多,今年和去年差不多。導致總結“一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工作一般化,沒有特色,反映在總結上必然流于一般,但更多的是由于沒有找準角度,抓住特點,把個性化的東西突出出來。形勢在不斷地發(fā)展,單位建設的背景和工作對象、任務每年都有很大變化,工作思路和重點更是各不相同,總結的內(nèi)容不可能千篇一律,是我們不善于發(fā)現(xiàn)、不善于分析,缺乏對工作的認識和對經(jīng)驗的提煉。
要使工作總結具有較強的指導性、思想性,必須注意抓特色、抓亮點,軍隊是高度集中統(tǒng)一的,各個單位都在上級的統(tǒng)一領導之下,各項工作的開展都是根據(jù)上級的統(tǒng)一部署和安排進行的,所以,各單位工作有很多共性。但是,由于各自的具體情況不同,在認識、做法和效果上必然有所不同。在眾多的做法和經(jīng)驗中抓住比較突出的有特色的東西,把最有新意、最能體現(xiàn)本身特色的東西“亮”出來,寫實、寫精、寫透。比如,同樣是抓安全管理,但抓法各有特色。有的側重于樹立科學管理理念,有的著重提高基層干部的管理能力,有的狠抓干部的責任意識培養(yǎng),有的從建章立制入手建立健全各種規(guī)章制度,有的深入扎實搞好教育整頓,有的重視營造文化氛圍促進正規(guī)化管理,有的動員社會、家庭的力量進行綜合治理。總結工作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突出獨特的東西,敢于走出工作總結的老套套,研究和尋找總結寫作的新角度、新視點、新方法。尤其是專項總結,更要從多個角度分析事物,提煉觀點和經(jīng)驗。擬寫者要以極大的敏銳性去尋找本單位的新事物、新情況、新變化、新問題,多角度多層次地研究和思考本單位的工作。
一篇好的工作總結要有充實、正確的內(nèi)容,反映工作既要全面,又要有重點。語言表達要準確,條理要清晰。提高公文寫作水平是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要想寫好工作總結,必須要吃透上情,摸準下情;要站在領導的角度、把握全局的高度、著眼執(zhí)行層面抓住重點,展現(xiàn)工作特色,這樣,就一定能寫出高水平、高層次的工作總結。
參考文獻
[1]馬金生.抓典型的方法與藝術[M].海潮出版社.2008.
[2]馬金生.大型文字材料寫作技法詳解[M].海潮出版社.2010.
(作者介紹:李醍,武警警種學院基礎部文化教研室副教授,主要從事公文寫作、大學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