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林
(遼寧省丹東市第三醫(yī)院精神四科,遼寧 丹東 118003)
焦慮癥與抑郁癥患者心理防御方式社會支持和家庭功能研究
趙春林
(遼寧省丹東市第三醫(yī)院精神四科,遼寧 丹東 118003)
目的 分析與研究焦慮癥與抑郁癥患者心理防御方式、社會支持以及家庭功能的特征。方法 對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焦慮癥患者與60例抑郁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另選取60名正常人作為對照組,均采用社會支持量表、防御方式問卷進行調(diào)查,焦慮組與抑郁組的測試均采用家庭環(huán)境量表。結(jié)果 焦慮組、抑郁組患者的主客觀設(shè)計支持以及支持總分高于對照組,支持利用度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焦慮組、抑郁組不成熟防御方式、投射、軀體化、成熟防御方式、抱怨均高于對照組,幽默因子、壓抑得分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抑郁癥患者與焦慮癥患者在防御方式方面具有不成熟傾向,家庭功能具有一定的缺陷;同時,社會支持系統(tǒng)比較差。
焦慮癥;抑郁癥;心理防御方式;社會支持;家庭功能
防御機制,實質(zhì)上就是在面對沖突時產(chǎn)生的一種潛意識反應,是個體在應對一系列挫折的時候,為了緩解焦慮等多種精神壓力而選取的習慣性適應行為。心理防御方式與社會支持在焦慮癥、抑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預后階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本文主要針對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60例焦慮癥患者與60例抑郁癥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選取60名正常人作為對照組,對比焦慮組、抑郁組以及對照組的各項指標,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60例焦慮癥患者與60例抑郁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選取60名正常人作為對照組。抑郁組60例患者,年齡在19~58歲,平均年齡為(37.5±9.2)歲,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3例,受教育年限4~16年,平均(13.8±2.1)年;7例離婚,38例已婚,15例未婚;病程0.4~4.6年,平均(3.1±1.3)年;均符合CCMD-3-R抑郁癥標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分。焦慮組60例患者,年齡在18~58歲,平均年齡為(36.7± 8.2)歲;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受教育年限5~17年,平均(12.8±2.9)年,9例離婚,35例已婚,16例未婚;病程0.5~5.2年,平均(3.7±1.2)年。對照組60例患者,年齡在18~54歲,平均年齡為(37.8±9.1)歲,男34例,女26例;受教育年限7~18年,平均(13.1 ±4.5)年;6例離婚,37例已婚,17例未婚。焦慮組、抑郁組、對照組在婚姻狀況、性別以及年齡等多個方面均無顯著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一般方法:采用社會支持量表、防御方式問卷對抑郁組、焦慮組進行調(diào)查,焦慮組與抑郁組的測試均采用家庭環(huán)境量表。量表評定:①調(diào)查一般資料:主要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姓名、職業(yè)、起病年齡以及病程等;由檢查人員向患者詢問,然后記錄。②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③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④社會支持量表(SSRS)。⑤防御方式問卷(DSQ)。共有88個項目,評分采用9級評選方式,主要包括四個分量表,即掩飾防御方式、中間型防御方式、成熟防御方式以及不成熟防御方式。
1.3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17.0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表示計量資料,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社會支持評分對比情況:見表1所示,焦慮組、抑郁組患者的主客觀設(shè)計支持以及支持總分高于對照組,支持利用度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3組社會支持評分對比分析()
表1 3組社會支持評分對比分析()
組別 例數(shù) 支持利用度 主觀支持 客觀支持 SSRS總分焦慮組 60 6.19±1.86 22.86±4.78 11.62±2.60 41.26±6.43抑郁組 60 6.91±1.94 22.53±4.14 11.78±2.89 40.87±6.18對照組 60 8.01±2.01 20.07±5.32 9.06±3.13 37.18±7.89
2.2心理防御機制對比情況:見表2所示,焦慮組與抑郁組不成熟防御方式、投射、軀體化、中間型防御方式、成熟防御方式、均高于對照組,幽默因子、壓抑得分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患者的HAMA評分與HAMD評分分別與一系列防御方式的相關(guān)性,抑郁組漢密頓交流量表評分與隔離呈負相關(guān),與交往傾向以及投射呈正相關(guān);焦慮組HAMD評分與理想化、反作用形成呈負相關(guān),與否認、軀體化呈正相關(guān)。
精神疾病與防御機制之間的關(guān)系非常復雜,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一些防御機制的出現(xiàn)時間可能會出現(xiàn)在特定精神障礙之前;另一方面,精神障礙可能會增加不成熟防御方式的使用。
本組研究中,焦慮組、抑郁組患者的主客觀設(shè)計支持以及支持總分高于對照組,支持利用度低于對照組;焦慮組、抑郁組不成熟防御方式、投射、軀體化、成熟防御方式、抱怨均高于對照組,幽默因子、壓抑得分低于對照組,兩組各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郭艷梅[1-3]等的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抑郁癥患者與焦慮癥患者在防御方式方面具有不成熟傾向,家庭功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社會支持系統(tǒng)比較差。
[1] 郭艷梅,史彥彥.焦慮與抑郁癥患者社會支持及心理防御方式的研究[J].河北醫(yī)藥,2009,31(15):1993-1994.
[2] 王陽.抑郁、焦慮性患者的心理社會功能比較研究[D].南京:南京醫(yī)科大學,2012.
[3] 金瓊.神經(jīng)癥、抑郁癥患者家庭功能特點及患者與父母間家庭功能的知覺差異[D].合肥: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
表2 3組防御方式得分對比分析()
表2 3組防御方式得分對比分析()
組別 例數(shù) 不成熟防御方式 投射 軀體化 中間型防御方式 成熟防御方式 幽默因子 壓抑得分抑郁組 60 4.13±0.72 3.07±1.24 5.35±1.62 4.58±0.53 5.16±0.79 4.02±1.13 5.62±1.25焦慮組 60 4.26±0.81 3.19±1.01 5.23±1.05 4.79±0.84 5.31±1.02 3.89±1.18 5.29±1.02對照組 60 3.26±0.75 2.47±0.98 4.22±0.94 4.56±0.63 5.08±1.12 5.12±1.18 6.62±1.36
R749.4+1
B
1671-8194(2015)34-0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