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戈 孫怡夢
(武漢理工大學工業(yè)設計專業(yè),湖北武漢430000)
從兒童心理行為特征淺議兒童交互產品的設計
李玄戈 孫怡夢
(武漢理工大學工業(yè)設計專業(yè),湖北武漢430000)
本文由兒童的心理行為分析論證交互式兒童產品應該具有的幾個要素。根據兒童的心理需求,闡明了兒童交互產品設計應具備的原則,它們分別是:安全無害、外形親切、顏色鮮艷、寓教于樂、輕松簡單、互動性強等特征。
兒童;心理行為;交互兒童產品
根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中14歲以下兒童超過3億,幾乎占全國人口的25%,其中0~6歲兒童已有約1.3億人,占人口總數的約10%。根據新浪網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全國0~6歲嬰童花費占家庭總收入30%以上的家庭占21.6%。龐大的基數,穩(wěn)定的增長與更新,奠定了兒童玩具市場堅實的客戶基礎。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人們對產品的需求已經不再是傳統的本能層和功能層的需求了,越來越多的科技產物開始受到人們的追捧,這些科技產物也在逐漸取代傳統的兒童產品。新時代的兒童產品具有科技性、趣味性、互動性等等,而其中互動性發(fā)展尤為顯著,因為帶有交互性的玩具往往能帶給孩子更多的樂趣和體驗。會眨眼的洋娃娃、會走路的小狗、遙控的小汽車。這些玩具運用了并不復雜的傳感技術就讓孩子們有了魔術般的體驗,體會到互動的樂趣。
1.多動。兒童可以說是生來好動的,因此,對于家長來說,選擇一款適宜的、使兒童得到充分的運動和良好的智力發(fā)展的交互玩具非常重要,并且要安全性強,以防小孩子在多動的過程中誤傷到自己或他人。
2.喜歡模仿。兒童的模仿力是無窮的,因此,設計師在設計交互玩具時,應避免任何具有暴力等不良傾向的玩具,在玩具中融入積極向上的因素,讓孩子能在潛移默化中吸取正能量。
3.喜歡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兒童喜歡成功帶來的成就感與別人的稱贊,哪怕這種成功是微不足道的。成就感越多,自信心也就越多,做其他事也就越容易成功。因此,交互玩具應該讓兒童較容易的獲得滿足感。
4.愿意親近自然。兒童幾乎都不愿意整天悶在家中,時常出門走走玩玩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都有好處。而在兒童產品設計中,相比毫無生命力的產品外形設計,小動物、小花小草之類造型的設計往往更容易獲得兒童的青睞,只有第一眼在外形上吸引消費者,才會讓消費者有購買的欲望。
1.安全無害的設計。由于兒童生理發(fā)育不成熟,并且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在接觸交互式產品時有相當多的安全隱患。設計師要做的是即使兒童在使用產品時使用了錯誤的操作,也可以將傷害減少到最小。首先,兒童產品的外形結構得是無尖角的,不能有鋒利的邊緣,以免孩子劃破皮膚;其次,產品上的小部件一定要牢牢固定以免被兒童吞食;最后,在材料的選擇上也應安全無毒,要嚴格符合國家標準。
2.外形親切的設計。據資料顯示,三歲兒童和六歲兒童頭部的比重分別為其體重的18%和16%,而正常成人的頭部只占其體重的6%。兒童的體型普遍圓潤可愛,所以他們對造型圓潤可愛的設計好感度會大大增加,而且圓潤的造型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全的防范作用。
3.顏色鮮艷的設計。著名的“七秒鐘定律”告訴我們,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人們只需要7秒鐘,就可以確定對這些商品是否有興趣,而這7秒鐘之中,色彩的決定作用就達到了67%。由此可見,兒童產品以擁有鮮亮明快的色彩來吸睛是多么重要。
4.寓教于樂的設計。兒童最佳的學習方式是玩,而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單一功能的傳統玩具已經不能滿足兒童與家長的需求。在家長越來越注重兒童教育的今天,玩具也從單純的娛樂性向多功能轉化,一款能夠同時擁有教育性和娛樂性的產品必然是家長們的首選?!霸⒔逃跇贰笔钱a品娛樂性和教育性的完美結合,是產品使用者和購買者的契合點,符合雙方的共同要求。
5.輕松簡單的設計。設計師在設計兒童產品時,應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心理特征,兒童在面對結構復雜難懂的產品很容易失去耐心,從而轉移注意力。因此,兒童產品設計必須簡潔,也可以根據兒童熟悉的具象事物改編成更加可愛艷麗的造型,便于兒童識別和記憶,有利于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
6.互動性強的設計。所謂互動性筆者認為是指兒童與家長的互動和兒童與產品的互動。在設計兒童產品時,也要考慮到成人與孩子之間互動的方便性,良好的人性化交流與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通過兒童與產品之間的互動間接地促進孩子的大腦發(fā)育,有助于孩子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
2012“星創(chuàng)意”全國玩具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的金獎作品--“智繪蛛”,設計者以一只造型可愛的蜘蛛為媒介,操作者通過在帶有遙控技術的畫板上畫出自己想要的圖案,蜘蛛便可以在地面上同步出圖形,更有語音互動等多種玩法。整個設計充滿了童趣,想法來源于生活卻又未脫離生活,簡單易操作,很容易讓孩子愛不釋手。
結語:通過分析兒童的心理行為,得出兒童交互產品的設計原則。設計師在設計兒童交互產品時,應遵守以上的設計原則,從而設計出真正有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產品,通過兒童交互產品讓兒童形成自身能力并更好地認知客觀世界。
[1]羅仕鑒.兒童產品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
[2]盧春莉.設計心理生活[M].北京: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3.
TS958.02
A
1005-5312(2015)20-0277-01